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雪松

作品数:92 被引量:358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2篇关节
  • 32篇髋关节
  • 30篇全髋
  • 29篇关节置换
  • 25篇置换术
  • 25篇全髋关节
  • 23篇髋关节置换
  • 2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6篇膝关节
  • 15篇髋关节置换术
  • 13篇全髋关节置换...
  • 13篇假体
  • 11篇骨折
  • 11篇股骨
  • 10篇韧带
  • 10篇手术
  • 10篇翻修
  • 9篇关节成形术
  • 8篇髋臼
  • 8篇交叉韧带

机构

  • 92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金华职业技术...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92篇戴雪松
  • 54篇严世贵
  • 51篇吴立东
  • 45篇何荣新
  • 43篇王祥华
  • 18篇吴浩波
  • 12篇潘志军
  • 11篇黄宗坚
  • 10篇蔡迅梓
  • 10篇熊炎
  • 8篇俞学中
  • 8篇徐侃
  • 7篇蔡友治
  • 7篇余新宁
  • 5篇朱苏南
  • 4篇陈根强
  • 4篇宋红云
  • 3篇沈炜亮
  • 3篇朱家骏
  • 3篇张浩

传媒

  • 9篇中华骨科杂志
  • 6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浙江医学
  • 4篇2004年浙...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中国骨伤
  • 3篇2005年浙...
  • 3篇2007年浙...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2006年浙...
  • 2篇2008年浙...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医正骨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组装式人工髋关节假体在高位CDH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组装式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经验。 方法:总结2003年6月至2007年3月17例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例双侧,共计18髋,行高组装式S-ROM假体人工...
严世贵蔡迅梓何荣新吴立东王祥华戴雪松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人工关节置换术坐骨神经损伤钢丝环扎
文献传递
一种生物标志物GSDME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标志物GSDME的应用。包括生物标志物GSDME蛋白在用于制备诊断骨关节炎OA亚型的试剂盒上的用途,试剂盒中放置有用于检测生物标志物GSDME蛋白的表达水平的检测试剂和检测用具,试剂盒还用于对骨关节炎...
潘宗友欧阳宏伟戴雪松沈炜亮沈皓天郑强强徐凯望黄冠睿裘凯杰
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介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合并膝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随访1998—2007年经治的19例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2001年前韧带损伤采用的是切开韧带修补重建和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方法,2001年后开始应用关节镜技术重建交叉韧带,并同时修补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及内、外侧复合体损伤。重建材料选择自体或异体肌腱,以界面螺钉固定。观察不同方法修复或重建的术后疗效,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来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19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0.5—3.5年,平均1.4年,手术平均等待时间为1.2个月。在最近一次随访中,开放重建患者Lysholm评分平均57分(44—80分),关节镜下重建患者平均71分(54—89分)(P〈0.05)。关节镜手术组术后关节活动度均超过90°,内外翻试验正常或接近正常,4例患者在屈70°时Lachman试验阳性,前后总移位达6—10mm,患者无自觉症状,X线平片显示胫骨隧道扩大,但关节内外间隙对称。结论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多发损伤应首选关节镜下Ⅰ期重建;重建材料最好选择异体肌腱或健侧肌腱,以保证移植物强度和防止供区稳定性受影响;术后积极功能锻炼,若发生粘连则在3个月内在关节镜下行粘连松解。
戴雪松赵新华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关节镜
三维平行胶原支架促进肌腱样胞外基质形成的作用
2016年
目的:探讨三维平行胶原支架对肌腱来源干细胞形态、排列及细胞外基质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单向冰冻技术制备三维平行胶原支架,应用传统冻干技术制备三维紊乱胶原支架。通过体外种植肌腱来源干细胞及皮下支架种植,观察不同三维结构对细胞形态、排列及细胞外基质形成的影响。结果:三维平行胶原支架呈现出三维平行的结构。种植在三维平行胶原支架上的细胞显示出纺锤样的肌腱细胞形态,同时细胞沿着胶原支架纤维方向排列,在第七天时形成了致密的细胞层;三维紊乱胶原支架上的细胞显示出多形性,随意分布在各个胶原支架片上。皮下种植实验中,2周后均有来自宿主的成纤维样细胞迁移进入支架,三维平行胶原支架中主要为细长的成纤维样细胞,细胞沿着支架方向排列;而在三维紊乱支架的细胞大多为椭圆形的,且分布没有一定的方向性。结论:平行的三维结构诱导细胞变得细长,促进细胞平行排列,同时促使形成的细胞外基质沿平行方向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理想的肌腱组织修复的支架构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郑泽峰沈炜亮乐辉辉戴雪松欧阳宏伟陈维善
关键词:胶原细胞外基质细胞
基于三维打印的钙化层重建生物活性支架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16年
目的:初步构建基于软骨钙化层损伤重建的有机—无机复合组织工程支架,探究掺镁硅灰石含量与支架抗压性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质量分数分别为1%、3%、5%的高生物活性钙镁硅酸盐超细颗粒复合Ⅰ型胶原-透明质酸钠进行三维打印,经海藻酸钠-氯化钙气雾交联成型,电镜下观察表面孔隙、孔径、无机相分布,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抗压性能,并计算支架孔隙率。结果:支架表面平均孔径(212.3±34.2)μm,平均孔隙率(48.3±5.9)%,不同质量分数的高生物活性钙镁硅酸盐超细颗粒复合Ⅰ型胶原-透明质酸钠支架压缩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压缩模量(7.2±1.2)MPa,介于软骨和软骨下骨之间。结论:利用三维打印技术成功构建出多孔钙化层仿生重建支架,可为今后研制多层次复合支架治疗骨-软骨损伤奠定基础。
余新宁方晶华骆建洋杨贤燕何冬霜苟中入戴雪松
关键词:钙化合物透明质酸海藻酸钠
髁限制性假体LCCK在全膝关节置换及翻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髁限制性假体 LCCK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对 2002年1月~2007年6月间应用髁限制性假体 LCCK 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21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8岁(...
吴立东严世贵何荣新王祥华戴雪松
文献传递
全涂层表面微孔股骨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价全涂层股骨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的X线表现和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15例患者15髋采用全涂层表面微孔股骨柄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男6例,女9例;年龄58~82岁,平均66岁。翻修原因:无菌性假体松动10例,感染性松动2例,假体松动、股骨骨折2例,股骨假体位置不良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手术前、术后定期X线评价。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3年。术前平均Harris评分为42分,最后随访时增加至89分。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后完全负重,原有髋关节疼痛缓解。在最后随访时,有14例股骨柄假体获得骨长入固定,有1例获得稳定的纤维固定。并发症包括股骨干骨折2例,其中1例为股骨柄尖端处无移位骨裂,1例为股骨假体柄远端穿出股骨皮质,术后脱位1例。本组中无假体固定失败的患者。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结论全涂层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是髋关节翻修股骨侧的良好选择,近期X线和临床效果满意,对个子矮小的患者选用加长翻修柄应慎重。
吴立东熊炎严世贵王祥华戴雪松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翻修股骨假体涂层股骨柄假体人工髋关节翻修
活动与固定平台的单髁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 比较活动与固定平台的单髁假体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并探讨单髁置换术的手术指征、假体选择及手术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43例(45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资料.其中17膝采用活动平台假体,男7例(7膝),女9例(10膝);年龄54~82岁,平均64.1岁.28膝采用固定平台假体,男10例(10膝),女17例(18膝),年龄43~79岁,平均62.2岁.所有患者均有关节内侧间室狭窄、内侧压痛和负重时疼痛.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关节力线、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等,其中2例行前十字韧带重建的患者同时行Tegner-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21.1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移位、脱位等并发症.活动平台组KSS评分术前为(56.11±9.51)分,术后为(92.23±5.46)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固定平台组KSS评分术前为(57.11±9.56)分,术后为(93.69±6.37)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平台组和固定平台组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在术后的短期随访中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假体之间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
戴雪松宓云峰熊炎章淼锋祝磊波朱苏南蒋立锋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
Inlay技术同期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以及后外侧角损伤技术要素(病例报道合并述评)
目的结合同期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Inlay式单束重建PCL,单束环绕重建PLC手术的技术,探讨该技术的技术要点.方法本组5例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后外侧角,采用异体带骨块跟腱组织,将跟腱编织成分别为直径8mm,9mm,长...
吴浩波戴雪松吴立东严世贵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
文献传递
全涂层表面微孔股骨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全涂层股骨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的X线表现和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3年2月对15例15髋采用全涂层表面微孔股骨假体进行人工全髋关节股骨侧翻修术。翻修时平均年龄为68岁(55-82岁)。男性6...
吴立东严世贵何荣新王祥华戴雪松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