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拓苏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离子
  • 2篇离子液
  • 2篇离子液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缔合
  • 1篇三嵌段
  • 1篇三嵌段共聚物
  • 1篇牛血清蛋白
  • 1篇嵌段
  • 1篇嵌段共聚
  • 1篇嵌段共聚物
  • 1篇共聚
  • 1篇共聚物
  • 1篇白质

机构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篇郭荣
  • 2篇戴拓苏
  • 2篇丁元华
  • 1篇崔健

传媒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两亲三嵌段共聚物/离子液体溶液的流变行为研究
<正>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两亲三嵌段共聚物F127和P123在离子液体Bmim[PF6]中形成的溶液的流变学行为。实验发现,室温下两种表面活性剂的离子液体浓溶液均属于牛顿流体,在一定的剪切应
戴拓苏丁元华郭荣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离子液体
文献传递
咪唑型离子液体与牛血清蛋白的缔合特性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谱、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负染-透射电镜、等温滴定微量热等实验方法系统地探讨了咪唑型离子液体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缔合特性。结果发现,离子液体[Bmim]Cl的加入使得BSA的紫外吸收强度增加,同时也会导致其荧光猝灭,并且这种猝灭是静态猝灭。同步荧光的研究结果表明,[Bmim]Cl分子可与蛋白质中接近色氨酸残基的区域发生相互作用,使蛋白质的构象和内部的疏水结构发生改变;负染色法透射电镜直观地显示了加入离子液体后形成的蛋白质-离子液体复合物结构逐渐变大;圆二色谱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表明:在离子液体与BSA缔合过程中,离子液体的加入使得BSA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和β-折叠的含量降低,从而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表面张力法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法进一步证实上述缔合作用为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离子液体的烷基链与BSA疏水内腔之间的疏水作用是离子液体与BSA缔合的主要驱动力。
丁元华崔健戴拓苏郭荣
关键词:离子液体蛋白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