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海峰

作品数:29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消费者
  • 5篇中国消费者
  • 4篇偏好
  • 3篇断裂带
  • 3篇营销
  • 3篇人际
  • 3篇自我效能
  • 3篇文化
  • 3篇裂带
  • 3篇高管
  • 2篇心理
  • 2篇中国人
  • 2篇企业
  • 2篇权力
  • 2篇自我
  • 2篇作用机制研究
  • 2篇象征性消费
  • 2篇绩效
  • 2篇广告
  • 2篇国企

机构

  • 29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作者

  • 29篇戚海峰
  • 10篇费鸿萍
  • 3篇林明
  • 2篇郑玉香
  • 2篇吴少华
  • 1篇李兴森
  • 1篇鞠芳辉
  • 1篇董必荣

传媒

  • 2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财经论丛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现代市场营销
  • 1篇商业时代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科研管理
  • 1篇财贸研究
  • 1篇预测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管理学报
  • 1篇现代商业
  • 1篇营销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归因风格对象征性消费决策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本文从象征性消费与归因行为之间内在联系的角度出发,依据前期归因理论的研究对归因风格的内在结构进行定义,并依据归因风格的两个维度进行了类型的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就归因风格对中国人象征性消费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
戚海峰
关键词:归因归因风格象征性消费
中国人消费行为中的面子问题探究被引量:22
2009年
中国人消费行为中面子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消费过程中相关群体对自身的评价与相关社会行为规范所固有的高度敏感性。中国人的认同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关系自我的外在性客观认同管理,该认同管理模式的重心在于认同的外在与客观层面上,重视获得社会与他人对自身的积极评价,注重借助有形物品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认同并传递认同感。此类认同管理模式是导致中国人消费过程中出现面子问题的主要因素。商品与消费活动是中国人开展关系导向型认同管理的重要工具与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与中国人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中国人认同管理的特点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但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导向特征的存在决定了面子问题仍是影响中国人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戚海峰
关键词:面子
象征性消费行为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文章以存在主义心理学为基本理论,对象征性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象征性消费行为是现代社会中个体的人获得存在感的一种重要手段。
戚海峰
关键词:象征性消费存在主义心理学分析
利己/利他公益广告诉求对亲社会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前消费者在面对公益广告时,态度与行为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本文从态度-行为差异视角分析利己/利他导向的公益广告诉求对个体亲社会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自我控制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利己导向的广告诉求对个体态度的影响要弱于利他导向的广告诉求,但对于个体行为倾向的影响却强于利他导向的广告;利他导向广告诉求背景下被试的自我控制水平明显弱于利己导向的广告诉求背景下的被试,但是自我控制对个体亲社会性消费的态度与行为未产生显著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未得到证实,表明公益广告在激发个体自觉性方面未能产生理想效果。文章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公益广告管理的建议。
戚海峰费鸿萍郑玉香
关键词:广告诉求自我控制
虚假共识效应与消费行为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5年
在系统回顾虚假共识效应及其影响消费行为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虚假共识效应的概念、产生机制,然后从个体感知与社会互动的角度深入探讨虚假共识效应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讨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
戚海峰费鸿萍
角色规范影响敏感性对中国消费者独特品牌决策意向的影响——以公众场合角色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文化的背景对Fishbein行为意向理论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设想,对涉及的消费者自信、社会规范影响等相关研究做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研究采用调查法并选择角色规范中的面子规范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证明,角色规范影响敏感性对中国消费者独特品牌购买行为的决策意向具有负面影响,中国消费者的个体结果自信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制角色规范影响敏感性的作用,但影响力有限。相比之下,社会结果自信在角色规范影响敏感性的影响下会对消费者的决策意向会产生负面影响。
戚海峰费鸿萍
人际间影响敏感性对中国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以本土消费者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就消费者的人际间影响敏感性与独特性需求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从总体来看本土消费者对人际间影响所持有的敏感性对独特性需求产生了促进作用,这种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从众、攀比、好面子等独特现象的产生机理。
戚海峰
中国消费者独特消费品偏好形成机制分析:基于控制欲望视角
本文对有关控制欲望和独特消费品及独特消费者欲望的相关研究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本土消费者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就控制欲望对消费者的独特消费品欲望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到,从总体来看本土消...
戚海峰
关键词:自我效能
文献传递
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对独特产品/品牌偏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有关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相关研究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就该需求对消费者独特产品/品牌偏好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到本土消费者在对独特性需求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产生与中国文化的集体导向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处于转型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独特产品/品牌的偏好。
戚海峰
中国消费者独特消费品偏好形成机制分析:基于控制欲望视角
本文对有关控制欲望和独特消费品及独特消费者欲望的相关研究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本土消费者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就控制欲望对消费者的独特消费品欲望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到,从总体来看本土消...
戚海峰
关键词:自我效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