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镇
- 作品数:21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远期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评价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7年3月—2002年1月间施行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远期功能进行评价,采用Lazareff肌张力分级标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16例17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0~9.7年,平均8.6年。手术方式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全根切断10侧,部分切断2侧,高选择性分束切断5侧;其中切断神经根为颈_63次,颈_816次。术后远期疗效优3例,有效5例,无效8例9侧。结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远期大多数疗效下降和无效,但术前严格选择痉挛较局限的病例、术中进行高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分束切断、术后坚持长期康复训练仍然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 王万宏侯春林夏平光郑宪友钟贵彬徐镇王剑火
- 关键词:臂丛脑性瘫痪肌痉挛随访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大鼠脊髓损伤后膀胱生理反射弧重建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建立大鼠人工生理膀胱反射弧动物模型,同时修复重建膀胱的感觉与运动功能,为观测该反射通路重建排尿功能的修复效果奠定基础。方法选用20只体重280~300g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A组为L6前、后根分别与S2前、后根端端吻合造模;B组为L6神经根总干与S2神经根总干端端吻合造模。术中显微解剖测量各神经根的外径,L6与S2脊神经根间的距离及L6的可分离长度。术后观察大鼠排尿情况及下肢活动情况,并行BBB评分。术后2周取材对各神经根行Fast Blue染色,行神经纤维计数。结果于L6椎体平面,L6神经根总干及其前、后根外径分别为(1.54±0.33)、(0.68±0.13)、(0.88±0.10)mm;S2神经根总干及其前、后根外径分别为(1.39±0.42)、(0.62±0.08)、(0.79±0.14)mm。L6神经根可分离长度为(10.76±2.11)mm;L5、L6神经合干处与S2椎间孔间的距离为(14.21±1.95)mm。两组模型均可无张力吻合。各组大鼠均存活,术后排尿、排便与术前无异。A组术前、术后BBB评分为(20.20±0.35)(、19.80±0.23)分;B组为(20.20±0.35)(、19.20±0.3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6、S2神经根总干的神经纤维为(892±32)、(788±29)根;L6、S2脊神经前、后根神经纤维分别为(354±26)、(532±17)、(325±19)、(478±22)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大鼠L6前、后根分别与S2前、后根端端吻合造模,操作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好,且能重建完整的人工膀胱反射弧,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生理反射弧重建的动物模型。
- 郑宪友侯春林陈爱民徐镇王剑火林浩东
- 关键词:弛缓性膀胱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人工反射弧
-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治疗失误一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患者 男,59岁。晨起锻炼时突然感到肩部无力不适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行断腱修复术,术后症状改善。但术后3个月,无明显外伤情况下再次出现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术中探查见肌腱断端退变,无法修复,遂将肌腱固定在肱骨结节间沟,以恢复屈肘功能,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肌腱呈明显退行性变。术后3个月患者因肩部疼痛不愈再次来我院就诊,
- 徐镇侯春林
- 关键词:术后病理检查肩部疼痛症状改善术中探查
- 地磁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影响(系列2)
- <正>目的:探讨地磁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模拟试验测量地磁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影响。结果:当体位使报警仪的中心支轴与地磁场平行时,地磁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监测结果没有影响;...
- 王剑火侯春林张伟郑宪友徐镇王万宏林浩东
-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地磁场脊髓损伤
- 文献传递
- 新型壳聚糖衍生物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羟丁基壳聚糖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2%羟丁基壳聚糖组(A组)、3%羟丁基壳聚糖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12只。三组大鼠行L2椎板切除术后,A、B组于硬脊膜外分别注入2ml浓度为2%、3%羟丁基壳聚糖溶液,C组旷置,然后缝合切口。术后6周取材,大体观察硬膜外粘连情况,进行Rydell分级;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计算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切片行HE染色,观察硬膜外瘢痕增生情况,并行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术后6周A组及B组硬膜外粘连程度均较C组轻,Rydell评分差异显著(P<0.05),而A、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硬膜外瘢痕组织中Hyp含量分别为0.284±0.065μg/mg、0.302±0.109μg/mg、0.963±0.188μg/mg,A、B组含量均较C组少,差异显著(P<0.05),而A、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见A组及B组与C组比较硬脊膜外胶原增生较少,瘢痕组织结构疏松,但三组成纤维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丁基壳聚糖能够有效阻隔大鼠硬膜外瘢痕组织,明显减少胶原组织增生,具有良好的预防硬膜外粘连的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防粘连生物医学材料。
- 刘双利侯春林魏长征郭兴锋尹刚徐镇
-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硬膜外粘连
- 利用正常腰骶神经根重建迟缓性膀胱功能实验与临床研究
- 大鼠正常单根腰骶神经根切断动物模型的探讨研究目的:对大鼠的骶丛神经根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同时分析其对下肢各肌群的支配权重,并通过对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大鼠切断单根腰骶神经根的理想模型。
研究方法:1、雄...
- 徐镇
- 文献传递
-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生物相容性(系列3)
- <正>目的研究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所采用的硅胶包埋的永磁铁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本研究委托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按国家标准 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要求对硅胶包埋的永磁铁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致敏试验、皮内...
- 王剑火侯春林张伟王万宏郑宪友徐镇
-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磁场生物相容性脊髓损伤硅胶
- 文献传递
- 静电纺纳米聚乳酸己内酮共聚物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乳酸己内酮共聚物[Poly(l-lactide-co-epsilon-caprolactone),P(LLA-CL)]导管,移植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先造成坐骨神经1.5cm缺损段,然后分别采用P(LLA-CL)导管桥接(A组)、硅胶管桥接(B组)、自体神经逆行原位移植(c组)。分别在术后4、8、12周对大鼠进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肌肉湿重、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电镜观察,评价各组神经再生。结果术后4周时A组再生神经已部分生长到导管的中部;8周时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但再生的神经纤细;12周时再生神经粘连较轻,直径较粗。A组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肌肉湿重和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均略差于C组,但明显优于B组。结论纳米聚乳酸己内酮神经导管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 刘勇侯春林林浩东徐镇莫秀梅
-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再生动物实验
-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采用硅胶包埋永磁铁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要求对硅胶包埋的永磁铁进行细胞毒性实验、致敏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采用琼脂扩散法计算永磁铁作用24h后L929细胞的褪色指数和溶解指数,评价样品细胞毒性。使用样品浸提液对30只雄性豚鼠进行常规诱导和激发,24、48h观察豚鼠腹侧皮肤的红斑水肿反应等级,评价样品的致敏性。观察2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兔皮内注射浸提液后24、48及72h局部组织的红斑水肿反应等级,评价样品的皮内刺激作用。观察1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经尾静脉注射浸提液后4、24、48及72h一般状态、毒性表现和死亡动物数,评价样品的急性毒性反应。将永磁铁固定在3条犬的膀胱前壁后2、4及8周,观察犬一般反应和局部病理变化。结果硅胶包埋的永磁铁具有轻微细胞毒性作用,无致敏作用、皮内刺激作用和急性全身毒性作用。永磁铁植入后,犬耐受性好,精神、食欲及二便无明显异常,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术后2、4周犬大网膜与膀胱壁在永磁铁周围发生粘连,8周犬下腹壁与膀胱壁在永磁铁周围发生粘连。永磁铁周围的纤维囊壁薄,其下方的膀胱壁增厚,膀胱黏膜面正常。镜下见膀胱壁各层均有不同程度充血和水肿,从浆膜层到黏膜层逐渐减轻。在浆膜层内可见大量的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充血明显,肌层明显增厚,肌间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轻度充血。结论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所采用的永磁铁经硅胶包埋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 王剑火侯春林王万宏郑宪友徐镇
-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硅胶磁场生物相容性
- 几丁糖复合聚乙烯醇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几丁糖复合聚乙烯醇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27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分别用几丁糖复合聚乙烯醇神经导管桥接、硅胶管和自体神经逆行原位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在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肌肉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组织学观察和神经示踪检查评价神经再生。结果术后12周时:A组再生神经已通过1.5cm的缺损且再生神经直径较粗,达到正常神经的直径。肌肉湿重和肌细胞截面积: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A组和C组神经纤维数目多、大小均匀、成熟良好,B组神经纤维数目少、不均匀、髓鞘发育较差。神经示踪观察结果显示:A、B、C三组在L4~L6节段脊髓前角和背根节均可见到真蓝标记的神经元细胞,其中A组脊髓前角真蓝标记的神经元数目和C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丁糖复合聚乙烯醇神经导管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 刘勇侯春林林浩东徐镇魏长征
- 关键词:坐骨神经神经再生神经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