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瑞云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肠癌
  • 3篇免疫
  • 3篇MCM4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胆管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直肠
  • 2篇逆行
  • 2篇逆行胰胆管
  • 2篇逆行胰胆管造...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腺癌
  • 2篇腺癌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内镜

机构

  • 6篇承德医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徐瑞云
  • 5篇郑纪宁
  • 3篇严晓丽
  • 2篇廉蕊
  • 2篇胡占锋
  • 2篇李能平
  • 2篇严鹏
  • 2篇孔雷
  • 1篇陆一凡
  • 1篇刘娟
  • 1篇石建芹
  • 1篇吴卫泽
  • 1篇詹维伟
  • 1篇杨志芳
  • 1篇王建承
  • 1篇陈慧
  • 1篇陈胜
  • 1篇刘文慧
  • 1篇姜美娇

传媒

  • 3篇承德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MDR机制影响大肠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大城市有更快的增幅,并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化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可能是其唯一治疗手段。自20世纪60年代Rosenberg首次观察到铂类化合物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以来,铂类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肿瘤化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类药物。
徐瑞云廉蕊严晓丽郑纪宁
关键词:MDRERCC1大肠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胰管支架表面括约肌预切开在ERCP困难胆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表面括约肌预切开(PPDS)在ERCP困难胆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所有ERCP术病例资料,将在ERCP操作过程中导丝意外进入胰管的困难胆管插管者,根据术中选择插管方法,分为两组:(1)PPDS组,(2)双导丝或经胰管括约肌切开(DGW/TPS)组。分析比较两组的胆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880例ERCP术中,共85例符合入选标准,其中PPDS组37例,DGW/TPS组4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术前胆总管直径、血清总胆红素、病因构成等基本情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PPDS组胆管插管成功率为94.6%(35/37),无ERCP术后胰腺炎(PEP)、出血、穿孔并发症发生。DGW/TPS组胆管插管成功率为83.3%(40/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10/48),其中PEP 9例,出血2例(1例既有PEP又有出血),无穿孔病例。两组胆管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55,P=0.18),但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8.74,P=0.003)。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PPDS法成功率高,能显著降低ERC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该法安全、简便。
李谦益姚文飞祁洋姚伟孔雷徐瑞云陆一凡陈胜王建承吴卫泽李能平
Bmi-1和hTERT在结直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Bmi-1和h TERT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mi-1蛋白和h TERT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Bmi-1和h TERT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P<0.05)。Bmi-1、h TERT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Bmi-1和h TERT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Bmi-1和h TERT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二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胡占锋李淑全严鹏徐瑞云郑纪宁
关键词:结直肠癌BMI-1HTER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DC7和MCM4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中CDC7和MCM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标本140例,其中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100例,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C7和MCM4的表达情况。结果 CDC7和MCM4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织(P<0.05),二者的表达与浸润肌壁深度、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无关(P>0.05),且二者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呈正协同作用(r=0.330,P<0.05)。结论 CDC7和MCM4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二者异常的蛋白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腺癌发病的重要环节。
徐瑞云严晓丽石建芹严鹏郑纪宁
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MCM4免疫组化
女性低位肠道肿瘤的超声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对女性低位肠道肿瘤的超声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术前定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拟诊盆腔肿块收入妇产科、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肠道肿瘤的18例患者的资料,针对术前超声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超声提示12例肿瘤为妇科来源,6例未提示来源。15例肿块呈囊实性混合回声,2例呈低回声,1例呈无回声。术中探查发现,所有患者的肿块均来自小肠,即与外科医师配合行小肠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小肠间质瘤16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肠重复畸形1例。结论:女性复杂盆腔肿块有肠道来源可能,易误诊为子宫附件来源肿瘤,需着重扫查肿块与子宫附件间的关系及血供来源,超声检查可作为鉴别首选。
姜美娇詹维伟陈慧徐瑞云杨志芳刘娟
关键词:低位直肠肿瘤超声小肠
RT-PCR检测子宫内膜腺癌中CDC7和MCM4的表达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DC7)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两者mRNA在子宫内膜腺癌及正常子宫内膜之间的差异性表达,并探讨CDC7和MCM4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新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40例,新鲜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100例,以β-actin为内参,运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CDC7和MCM4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CDC7和MCM4的mRNA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mRNA的表达与浸润肌壁深度、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P<0.05),但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 CDC7和MCM4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的基因表达可能与异常细胞周期有关。
徐瑞云严晓丽廉蕊刘文慧郑纪宁
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MCM4RT-PCR
不同插管方法在ERCP困难胆管插管的效果:系统评价和网状荟萃分析
2023年
目的:应用网状荟萃分析,比较不同插管方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困难胆管插管时的效果。方法:选取英文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ERCP困难胆管插管时所采用的不同插管方法(早期或晚期针刀切开法、胰腺导丝辅助法、胰腺支架辅助法、经胰腺括约肌切开法、持续常规插管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胆管插管成功率以及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对不同插管方法的效果进行成对和网状荟萃分析,并根据累积排名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进行排名。结果:18项研究符合要求,共2033例病人。经胰腺括约肌切开法的胆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持续常规插管法(RR=1.34,95%CI:1.02~1.77)、胰腺导丝辅助法(RR=1.26,95%CI:1.00~1.60)。根据SUCRA评分排名,经胰腺括约肌切开法胆道插管成功率最高,其次为早期针刀切开法。与持续常规插管法相比,只有早期针刀切开法可显著降低PEP发生率(RR=0.53,95%CI:0.30~0.94)。与胰腺导丝辅助法相比,早期针刀切开法(RR=0.41,95%CI:0.17~0.99)、经胰腺括约肌切开法(RR=0.49,95%CI:0.25~0.96)的PEP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根据SUCRA评分排名,早期针刀切开法对降低PEP发生率效果最显著,其次为经胰腺括约肌切开法。结论:经胰腺括约肌切开法可提高ERCP困难胆管插管时的胆管插管成功率;早期针刀切开法、经胰腺括约肌切开法可降低PEP发生率,可作为ERCP困难胆道插管时的选择方法。
祁洋姚文飞李谦益姚伟孔雷徐瑞云吴宇权李能平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CDC7、MCM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CRC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相互作用形成的,其与细胞增殖和信号转导等密切相关。CRC和多数的恶性肿瘤...
徐瑞云
关键词:大肠癌细胞周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
Bmi-1、端粒酶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2014年
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是人类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受基因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并呈阶段性发展。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处于全部肿瘤的第2位,在我国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死亡率也上升到第4位[1],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对大肠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药物等的研究显得日益迫切。最新研究显示,Bmi-1基因及端粒酶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分期关系密切,有望成为大肠癌诊断、治疗的新靶点。现将它们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胡占锋徐瑞云郑纪宁
关键词:大肠癌BMI-1基因端粒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