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宁

作品数:173 被引量:410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3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5篇龙眼
  • 49篇荔枝
  • 19篇果实
  • 16篇四季蜜
  • 16篇种质
  • 14篇四季蜜龙眼
  • 13篇葡萄
  • 13篇种质资源
  • 12篇果树
  • 11篇栽培
  • 10篇花粉
  • 9篇杂交
  • 9篇嫁接
  • 8篇栽培技术
  • 8篇酿酒葡萄
  • 8篇坐果
  • 8篇酒葡萄
  • 8篇换种
  • 7篇性状
  • 7篇酿酒

机构

  • 107篇广西农业科学...
  • 66篇广西壮族自治...
  • 40篇广西大学
  • 11篇广西作物遗传...
  • 7篇华侨农场
  • 4篇华侨林场
  • 3篇广西特色作物...
  • 2篇广西药用植物...
  • 2篇荔浦县科学技...
  • 1篇钦州市水果局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益谱检测...

作者

  • 173篇徐宁
  • 147篇朱建华
  • 133篇彭宏祥
  • 114篇李冬波
  • 114篇秦献泉
  • 105篇李鸿莉
  • 65篇黄凤珠
  • 52篇陆贵锋
  • 28篇廖惠红
  • 26篇黎光旺
  • 19篇侯延杰
  • 17篇侯延杰
  • 15篇张树伟
  • 15篇黄宏明
  • 15篇张树伟
  • 11篇王茜
  • 11篇丁峰
  • 10篇欧世金
  • 9篇陆贵峰
  • 9篇何全光

传媒

  • 24篇中国南方果树
  • 13篇西南农业学报
  • 13篇南方农业学报
  • 9篇农业研究与应...
  • 8篇南方园艺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园艺学报
  • 5篇亚热带植物科...
  • 5篇中国热带农业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福建果树
  • 3篇果树学报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果农之友
  • 2篇广西农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广西园艺
  • 1篇种子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7篇2023
  • 12篇2022
  • 5篇2021
  • 12篇2020
  • 7篇2019
  • 12篇2018
  • 17篇2017
  • 12篇2016
  • 14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15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6篇2006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粉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粉干燥装置,包括:多个置物层,其上端和下端均为开口状,所述置物层内中下部覆设有第一筛网,多个置物层上下依次套装以构成置物架;抽风层,其下端为开口状,所述抽风层顶部套设于所述置物架底部内,所述抽风层内...
徐宁朱建华廖惠红彭宏祥李鸿莉李冬波秦献泉邱宏业
’禾荔’优质晚熟突变体’GLL-1’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LcUFGT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GLL-1’为’禾荔’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晚熟芽变新种质。为探讨’GLL-1’果实成熟期延迟的遗传基础,该研究以’禾荔’和’GLL-1’为实验材料,克隆花色素苷合成途径结构基因LcUFGT,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分析,同时通过qRT-PCR对LcUFGT基因在果实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进行研究,分析LcUFGT的表达对突变体果实发育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LcUFGT基因ORF长1359 bp,编码453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量约为50.16 kD。(2)序列比对发现所编码蛋白与’禾荔’等荔枝品种高度保守,在蛋白的C端具有PSPG盒。(3)在果实发育成熟进程中,’禾荔’和’GLL-1’果皮逐渐退绿转红,两者LcUFGT基因的表达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趋势,然而,’禾荔’LcUFGT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后56 d显著增加,突变体’GLL-1’LcUFGT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后67 d显著增加,LcUFGT基因在突变体’GLL-1’中显著上升表达的时间比’禾荔’延迟,且与果实发育延迟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表明,LcUFGT基因在荔枝果皮着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果实着色的关键基因之一,突变体’GLL-1’中的延迟表达是引起突变体晚熟的原因之一。
张树伟彭宏祥潘介春李鸿莉秦献泉朱建华李冬波徐宁侯延杰邱宏业李平王金英丁峰
关键词:果实发育
果树幼苗树干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果树幼苗树干保护套,包括:薄板,其为矩形且黑色不透明,所述薄板的一对相对的边缘可拆卸连接,并围成一设置在果树幼苗树干外围的多边形套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果树幼苗树干保护套能防止树干萌蘖较少,减少人工除萌...
廖惠红徐宁王茜陈东奎朱建华黄宏明彭宏祥刘福平秦献泉李冬波
文献传递
鸡嘴荔保果试验
2015年
对高接换种后的鸡嘴荔初结果树采用不同的保花保果措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花期环剥等处理有利于提高坐果率,主干螺旋环剥处理与对照的相对坐果率提高了12.6%,对减少鸡嘴荔落果有较大作用。
黄荣春秦献泉徐宁黄春亮
关键词:鸡嘴荔保果坐果率
不同荔枝品种结果母枝与果实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调查和分析了不同荔枝品种结果母枝性状与果实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结果母枝的培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枝条粗度对果实性状的影响最大;枝条长度、复叶数、小叶数和总叶面积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不同品种的荔枝表现各不相同,大丁香的枝条长度与果实性状相关性显著,三月红和草莓荔的复叶数、小叶数及叶面积与果实性状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结果母枝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徐宁朱建华彭宏祥欧世金黄凤珠李冬波李鸿莉陆贵锋
关键词:荔枝结果母枝果实性状
黑叶荔枝高接换种改良试验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进行黑叶荔枝高接换种改良试验,为广西荔枝品质改良及产期调节提供最佳砧穗组合。【方法】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选择13年生黑叶荔枝结果树进行重回缩修剪,用妃子笑、贵妃红、草莓荔等12个荔枝品种接穗在其回缩更新枝条上进行高位嫁接改良,对嫁接后砧穗组合的成活率、生长量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是妃子笑(86.6%),其次是桂花香和贵妃红,成活率分别为74.6%和71.3%,英山红和鸡嘴荔嫁接成活率最低,仅26.1%和17.1%。嫁接后桂味、无核荔、钦州红荔和禾荔(优选单株)嫁接口出现不同程度粗大,生长弱,叶片有黄化现象,不能正常结果。而贵妃红、草莓荔、桂糯、英山红、桂花香、鸡嘴荔、妃子笑、蜜荔8个品种生长正常,能正常结果,嫁接后第4年的单株平均产量在15.0~49.5 kg,其中妃子笑单株产量最高为49.5 kg,贵妃红单株产量40.6 kg。【结论】以妃子笑、贵妃红、草莓荔和鸡嘴荔作接穗与黑叶荔枝高接换种表现亲和力较强,是最佳的砧穗组合。
秦献泉杨万清李春李云昌陆贵锋徐宁朱建华陶功庆彭宏祥
关键词:高接换种砧穗组合
葡萄与黑痘病菌互作叶片细胞结构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对葡萄与黑痘病菌互作过程的叶片细胞结构变化进行观察,探讨葡萄对黑痘病的细胞学抗性机制。以感黑痘病葡萄品种"粉红玫瑰"及抗黑痘病葡萄品种"凌丰"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粉红玫瑰"及"凌丰"葡萄与黑痘病菌互作过程的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粉红玫瑰"和"凌丰"两品种葡萄叶片的气孔均分布于下表皮;叶片接种96 h后"凌丰"和"粉红玫瑰"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均有菌丝分布,但菌丝的密度"粉红玫瑰"高于"凌丰",同一品种中下表皮的高于上表皮。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叶片接种96 h后,"凌丰"和"粉红玫瑰"在与黑痘病菌互作过程中,"凌丰"葡萄叶绿体基粒片层模糊,"粉红玫瑰"叶绿体溶解且空泡较多。抗黑痘病葡萄品种和感黑痘病葡萄品种的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明显区别,感黑痘病葡萄品种叶绿体受破坏较严重。
徐宁廖惠红覃丽萍黄凤珠黄羽彭宏祥
关键词:黑痘病细胞结构
一次成型环剥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环剥刀,包括:第一手柄,其包括第一握持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握持部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其中,贯穿所述第一握持部设有第一螺纹孔,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平行于所述第一手柄所在平...
徐宁谢创平朱建华彭宏祥李鸿莉廖惠红秦献泉李冬波邱宏业
文献传递
南方酿酒葡萄新品种“桂葡1号”叶面积回归测以及两茬果叶果比研究
本试验以南方酿酒葡萄新品种“桂葡1号”为试材,在南方产区进行葡萄叶面积的科学测算方法,同时进行该品种两茬果(夏果和冬果)不同叶果比与产量和果实品质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用叶宽或叶长x叶宽叶形特征值与单叶面积的相关关系,建...
彭宏样黄凤珠李鸿莉李冬波徐宁
关键词:酿酒葡萄葡萄栽培葡萄品质
文献传递
广西荔枝资源花粉形态观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测广西荔枝资源花粉形态和大小,为进一步研究野生、半野生荔枝及荔枝栽培品种的遗传演化提供参考。【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广西野生荔枝、半野生荔枝及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计算花粉极轴长与赤道轴长比例P/E及内部差异大小(标准差)。【结果】广西野生荔枝、半野生荔枝及荔枝栽培品种的共同特征是:花粉粒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具三孔沟,三沟在极面分离;野生荔枝花粉P/E显著大于半野生荔枝和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P/E(P<0.05),而半野生荔枝和荔枝栽培品种花粉P/E差异不显著(P>0.05);荔枝栽培品种花粉P/E与单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方程式为y=-74.553x+82.004。【结论】根据荔枝花粉P/E大小推测广西荔枝栽培品种是由野生类群和半野生类群向栽培品种发展而来。花粉形态不宜作为区分广西野生荔枝、半野生荔枝和荔枝栽培品种的依据。
朱建华刘冰浩陆贵锋徐宁李鸿莉李冬波秦献泉黄凤珠彭宏祥
关键词:荔枝花粉形态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