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鑫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巩膜
  • 3篇玻璃体
  • 2篇形觉剥夺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人工晶体
  • 2篇晶状体
  • 2篇后极部
  • 2篇后极部巩膜
  • 2篇玻璃体切除
  • 2篇玻璃体切除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眼内
  • 1篇植入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体腔

机构

  • 6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彭鑫
  • 6篇杨蓓
  • 3篇张文一
  • 3篇刘桂香
  • 3篇王静
  • 2篇高岩
  • 2篇王玲
  • 1篇牟丽丽
  • 1篇韩明磊
  • 1篇宋晓红

传媒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脱位晶状体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粉碎术治疗脱位晶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晶状体脱位46例(46只眼)。其中晶状体不全脱位28只眼中单纯超声乳化12只眼,前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5只眼,前玻璃体切除11只眼,均植入人工晶体;晶状体全脱位18只眼均采用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粉碎术,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12只眼。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脱位的晶状体根据程度选择单纯超声乳化或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粉碎、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彭鑫张文一王静杨蓓
关键词: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切除术人工晶体
豚鼠形觉剥夺早期后极部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动态表达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ation myopia,FDM)早期后极部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TIMP-2)mRNA的表达。方法4周龄三色豚鼠5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5只,实验组又随机分为5组,单眼形觉剥夺(monocular deprivation,MD)右眼1、4、7、14、21 d制备FDM动物模型,未遮盖眼为自身对照组。各组豚鼠进行检影验光和A超测量眼轴长度。提取后极部巩膜总RNA,二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后极部巩膜MMP-2及TIMP-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除1 d外,各组MD后极部巩膜MMP-2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自身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IMP-2 mRNA的表达则逐渐下降。各自身对照组MMP-2、TIMP-2 mRNA的表达与MD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结论MMP-2/TIMP-2之间动态平衡失调可能是启动豚鼠FDM巩膜细胞外基质早期主动重塑的重要因素。
刘桂香王玲彭鑫杨蓓高岩
关键词:近视形觉剥夺基质金属蛋白酶2
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评价标准三通道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对晶体后囊缺损或悬韧带断裂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不适合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35例病人(35只眼)进行标准三通道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切除包括玻璃体基底部在内的前部玻璃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固定术。对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体偏位情况和眼底表现随访观察。结果病人裸眼视力均提高,其中0.04-0.1者6只眼,0.2-0.3者18只眼,0.4-0.6者5只眼,大于0.6者6只眼。术后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是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最佳补救措施,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杨蓓张文一王静彭鑫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处理脱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及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粉碎处理脱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脱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行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脉冲式高负压超声乳化粉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结果术后病人随访1-20个月,平均5.5个月。术后视力均提高,矫正视力0.5-0.8者11眼,1.0者5眼,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脱位入玻璃体腔内的晶状体采用超声乳化粉碎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彭鑫张文一王静宋晓红杨蓓
关键词:晶状体后脱位玻璃体切割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年龄、双眼视功能状态手术前后变化,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将5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手术时年龄≤5岁、5-9岁和≥9岁分为A、B、C三组,再根据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及远或近立体视分组,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手术前后眼位、双眼视功能变化,以及手术前后融合功能变化、远或近立体视功能变化。结果术后眼位正位率A组77.8%、B组91.7%、C组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率A组88.9%、B组87.5%、c组50.O%,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组术后正位率优于A组,但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却A组优于B组。术前具有融合点及融合范围者,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率高。近立体视丧失、远立体视保存者术后远立体视锐度恢复好,术后立体视的恢复由远立体视开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应根据病人眼位、年龄、融合状态及立体视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
牟丽丽刘桂香韩明磊彭鑫杨蓓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
豚鼠形觉剥夺早期后极部巩膜MMP-2及其抑制剂动态表达
刘桂香王玲彭鑫杨蓓高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