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智平

作品数:74 被引量:505H指数:12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仝小林教授
  • 24篇验案
  • 13篇糖尿
  • 13篇糖尿病
  • 11篇煮散
  • 10篇举隅
  • 10篇辨治
  • 8篇验案举隅
  • 8篇中药
  • 8篇黄连
  • 6篇煎煮
  • 5篇药理
  • 5篇药理作用
  • 5篇医经
  • 5篇综合征
  • 5篇疗效
  • 5篇名医
  • 5篇名医经验
  • 5篇黄芩
  • 4篇血压

机构

  • 70篇中国中医科学...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哈尔滨市急救...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浙江省食品药...

作者

  • 74篇彭智平
  • 48篇周强
  • 37篇逄冰
  • 36篇赵锡艳
  • 18篇仝小林
  • 13篇郭允
  • 12篇刘起华
  • 9篇文谨
  • 7篇刘文科
  • 7篇赵林华
  • 6篇焦拥政
  • 4篇张家成
  • 4篇刘阳
  • 4篇章军
  • 4篇闫韶花
  • 4篇王松
  • 3篇张岩
  • 3篇张琳琳
  • 3篇刘峰
  • 3篇王佳

传媒

  • 6篇环球中医药
  • 5篇中医杂志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吉林中医药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世界中西医结...
  • 3篇新中医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第四次方药量...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37篇2013
  • 23篇201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仝小林应用大乌头煎验案举隅被引量:6
2013年
大乌头煎是《金匮要略》中治疗寒疝腹痛的方剂,仝小林教授经过大量总结,运用证-症-病结合的诊疗思路与药物的现代药理学作用相结合,将此方扩大应用。他认为凡是辨证属寒凝血瘀的证候,临床上以疼痛、发凉为主症,即使西医所辨之病不同,也可"异病同治",以大乌头煎为基础方加减。并列举三则病案,以大乌头煎治疗腰椎间盘术后、雷诺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例进行阐述,以供同道参考。
逄冰赵锡艳彭智平周强
关键词:腰椎间盘术后雷诺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仝小林因方施量策略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仝小林根据多年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用量策略,其中因方施量乃是整体用量策略之一。因方施量策略具体包括根据制方大小决定用量和根据处方剂型决定用量,并由此提出了精方与围方的概念。因方施量策略总体而言:以制方大小而论,精方用量偏大,围方用量平和;以处方剂型而论,汤剂用量最大,煮散用量相当于汤剂的1/2~1/3,丸、散(服散)、膏、丹剂型的用量相当于汤剂的1/10。制方大小与处方剂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共同决定着处方的合理用量。
彭智平周强刘文科郭允赵林华
仝小林教授糖尿病心脏病诊治验案一则
孟某,女,66岁。2012年10月24日初诊。主诉:胸闷、胸痛、大汗3天。患者于2011年10月1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以急诊收入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ECG见: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心功能IV级,检查:...
逄冰赵锡艳彭智平周强
文献传递
仝小林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代谢性疾病验案解析被引量:36
2012年
本文通过举例并分析仝小林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脂肪肝、肥胖症、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案5则,阐述仝小林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经验。同时通过病案分析,阐述仝小林教授临床症-证-病结合的辨治策略,以及仝小林教授将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将经方运用于现代疾病、扩大经方的临床运用的经验。
周强赵锡艳逄冰彭智平赵林华
关键词:大柴胡汤代谢综合征高血脂
仝小林教授运用大剂量葛根芩连汤治疗直肠炎验案解析
本文以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直肠炎为例阐述仝小林教授“症-证-病”结合的辨治策略,及经方新用、重剂起沉疴的用药用量经验。
周强逄冰彭智平赵锡艳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直肠炎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仝小林教授活用小柴胡汤辨治杂病举隅被引量:9
2012年
杂病在临床表现中症状繁多,仝小林教授运用抓主症、辨汤证和审疾病三者相结合的临床特色,常能执简驭繁。在辨治杂病过程中,采取分阶段论治,逐个击破,处方用药注重"症、证、病"结合。
彭智平
关键词:小柴胡汤桥本甲状腺炎少阳病
加水量对中药汤剂质量的影响
李时珍谓:"凡服汤药,需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足见医之大家对煎药方法的重视。影响煎煮的主要因素有药材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器具、火候等,本文试从吸水量、煎煮过...
彭智平刘起华郭允
关键词:蒸发量
文献传递
仝小林教授因病施量策略刍议被引量:8
2012年
因病施量是仝小林教授诸多用药策略中的一部分,包括因病种施量和因病势施量。处方中单味药物的剂量或整方药物的剂量因药物功效及所治病种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变化,即为因病种施量;临证中病势急、病情重,方药用量宜大,病势缓、病情轻,用量宜小,即为因病势施量。因病种施量和因病势施量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决定着方药的合理用量。因病施量策略其实早已散见于古今名家的论述及医案中,仝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明确提出了此概念,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如何运用好中药的剂量。
彭智平刘文科郭允赵锡艳赵林华
仝小林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被引量:9
2013年
仝小林教授以传统中医理论并结合自身临床辨治模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且以古方九分散专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再结合煎服方法,巧妙地施治于临床,故能收到满意疗效。
彭智平周强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黄芪桂枝五物汤九分散《金匮要略》
仝小林教授从脉辨治高血压经验介绍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笔者以脉法辨证,从火、水、肥病机论治,其脉主要表现为弦数、弦细、洪而浮、洪而沉、洪而涩、弦滑数、沉细弱,此7种脉分别为对应了高血压的7个主要证型,分别为肝经实热、肝阳上亢、肺气失宣、肾气不化、血水不...
周强逄冰彭智平王佳
关键词:高血压中药治疗病理机制疗效评价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