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经济增长
  • 5篇经济增长率
  • 5篇GDP
  • 3篇第三产业
  • 3篇第三产业比重
  • 3篇政府
  • 3篇内生
  • 3篇金融
  • 3篇国内生产总值
  • 3篇财政
  • 2篇金融机构
  • 2篇经济发展
  • 1篇贷款
  • 1篇导因
  • 1篇地区GDP
  • 1篇地区生产总值
  • 1篇对外贸易
  • 1篇增幅
  • 1篇政府部门
  • 1篇政府经济

机构

  • 20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0篇彭志龙
  • 1篇齐舒畅
  • 1篇武央
  • 1篇李强
  • 1篇吴优
  • 1篇王海燕

传媒

  • 9篇统计研究
  • 2篇北京统计
  • 1篇政策与管理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中国统计
  • 1篇宏观经济管理
  • 1篇中国经济快讯
  • 1篇中国经济周刊
  • 1篇中国总会计师
  • 1篇金融博览
  • 1篇天然气技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居民金融资产与国民经济发展——当前居民金融资产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0
1998年
居民金融资产与国民经济发展——当前居民金融资产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彭志龙ABSTRACTUsingtherecentestnationaleconomicaccountingdata,thispapercalculatesresidents’...
彭志龙
关键词:金融资产经济发展
GDP指标目前“无可替代”
2010年
简单地讲,GDP反映的是生产成果。如果是国家的GDP就是全国的生产成果;如果是一个地区,比如北京市.那么就是全北京市的生产成果。反映生产成果的价值量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总产值。另一个是增加值。GDP对应的是增加值。所有生产者(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体生产者等)创造的增加值之和就是GDP。
彭志龙
关键词:GDP指标金融机构总产值
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是否应该逐年上升?被引量:10
2009年
从长期看,第三产业比重应呈上升趋势。但是,某一时期(比如5年或更长一点)第三产业比重回落也是可能的。第三产业比重与最终使用结构有很大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最终使用结构决定着它的第三产业比重,这一关系可以借助投入产出模型进行量化。我国的最终使用结构比较特殊,一定程度地制约了我国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
彭志龙
关键词:第三产业GDP
提高1个百分点的消费率可以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26个百分点被引量:6
2007年
理论与实践都表明,提高消费率会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本文根据最新编制的全国投入产出表,具体测算出一个因果关系,即提高1个百分点的消费率可以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26个百分点。此外,本文还得出其他几个重要结论,包括:影响第三产业比重的因素除了消费率外,还有产业分工、消费结构、投资结构等;与日本相比,我国在生产消耗和最终消费中对第三产业需求比例明显偏低;但投资中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例高于日本水平;不能简单地把第三产业比重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
彭志龙
关键词:消费率第三产业消费结构
资金大投入——GDP高增长的导因
2004年
彭志龙
关键词:GDP金融机构贷款财政支出
对当前资金需求在哪里?
2002年
当经济回归到正常水平后,年度资金总量增幅以14%-15%为宜。如果经济需要提速,由冷转稳,那么,资金投放的速度就应适当加快。去年资金总量增长6.0%,属偏低水平。受资金总量投放不足的影响,去年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企业经济效益等多项指标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对于今年的资金形势,可以从供需两个方面分析。即使资金总量增长率达不到14%-15%,也不宜低于12%。
彭志龙
关键词:增幅经济增长率
如何确定和安排1999年的资金规模
1999年
资金是经济运行的血液,适量的资金投放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资金投放不足,其后果必然导致经济增长放慢,甚至下降,这一基本事实已被各国的经济实践所证明。既然如此,把握资金状况,特别是资金规模及其变化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了。目前,对资金状况...
彭志龙
关键词:经济增长
从一季度投资率上升看宏观经济的冷热
2003年
近来,有关中国投资率过高的问题,特别是今年一季度投资率继续呈高增长态势,再次受到管理层关注。按过去经验,过高的投资率总是伴随着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目前,投资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甚至超过了经济过热年份。那么,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处在过热状态?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的彭志龙先生按第三种口径的投资率(投资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100%),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做了简要的实症分析,并归纳出一个经验性的判别标准。这就是:当投资率持续在高位上,且伴随着较高的消费增长率时,宏观经济很有可能处在偏热或过热状态。1984~1988年和1992~1996年大体属于这种状况,当时既有较高的投资率,又有较快的消费增长速度。1998年以来,虽然投资率持续上升,并达到历史上的高点,但消费增长速度不快,因此,宏观经济没有出现全局性的过热。那么,多高的投资率为"高位"?要准确给出这个数量界限非常难。从历史情况看,这个"高位"也在变化。1984~1988年的"高位"约为31%,1992~1996年的"高位"约为35%,1998年以来的投资率都在35%以上,去年突破了39%。彭志龙先生认为,中国目前形势下的"高位投资率"宜定在38%以上。对今年一季度我国投资率的高增长,彭志龙先生在分析了其原因后,指出其负面影响不容轻视,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应对措施。
彭志龙
关键词:宏观经济投资率通货膨胀经济统计扩大内需
2002年经济增长为何明显快于预期
2003年
2002年,我国经济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引导下,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率持续攀升,明显好于年初预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超乎预料的局面呢?本文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彭志龙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就业工作财政工作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乘数分析被引量:9
1998年
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产业部门间、生产与使用间存在着互为条件、彼此制约的紧密关系,任何一个部门脱离了其他部门的配合都难以正常发展。因此,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产业部门的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的波及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所要分析的内容是:当把居...
彭志龙齐舒畅
关键词:乘数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