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远瞩

作品数:25 被引量:151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岩溶
  • 5篇土壤
  • 4篇地下河
  • 4篇地下水
  • 4篇岩溶区
  • 4篇重庆金佛山
  • 3篇岩溶地下
  • 3篇植被
  • 3篇CO_2浓度
  • 2篇岩溶地下水
  • 2篇岩溶泉
  • 2篇演替
  • 2篇引种
  • 2篇植被演替
  • 2篇生态
  • 2篇石漠化
  • 2篇适应性
  • 2篇土壤侵蚀
  • 2篇甾醇
  • 2篇温度

机构

  • 13篇西南大学
  • 12篇西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重庆市人民政...

作者

  • 25篇张远瞩
  • 12篇况明生
  • 11篇蒋勇军
  • 8篇李林立
  • 8篇谢世友
  • 5篇李勇
  • 4篇贺秋芳
  • 4篇刘玉
  • 3篇孙艳丽
  • 3篇段逸凡
  • 3篇沈立成
  • 3篇孙玉川
  • 3篇廖昱
  • 3篇张弘
  • 2篇李元庆
  • 2篇冯绍国
  • 2篇吴威
  • 2篇曾艳
  • 2篇刘子琦
  • 2篇魏秉铎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岩溶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中学地理教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表层岩溶泉水短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规律被引量:18
2006年
通过多功能自动化监测记录仪CTDP300,对金佛山表层岩溶泉碧潭泉物理化学性质的昼夜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短时间尺度监测表明,岩溶动力系统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响应及时,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昼夜动态变化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不同表现。在无雨条件下,水温的变化与气温基本一致,电导率峰值区滞后温度数小时,这可能与植被从光合作用向呼吸作用转变导致大气CO2浓度产生较大的梯度变化有关,而这种梯度十分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但由于植被覆盖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差异,滞后时间有较大不同;在暴雨期间,虽有植被和土壤的阻挡和调蓄作用,降雨对碧潭泉岩溶水还是有较强的稀释作用,但开始降雨后数小时左右,表层岩溶带高裂隙率和渗透性开始发挥作用,水动力作用和CO2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
李林立况明生张远瞩王建力谢世友蒋勇军刘玉
关键词:表层岩溶带岩溶泉
重庆南山表层岩溶泉与地下河三氮运移及氮通量估算被引量:12
2016年
岩溶区特殊的地质构造使地下水系统存在多重水流.为研究三氮在表层岩溶带水流和地下河水流中的特征和运移方式,选取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表层岩溶泉和地下河按月采样,分析水化学特征,结合SPSS的相关性分析,认为两种水流三氮特征差异很大.表层岩溶泉三氮质量浓度月变化小,受降水、污水影响较小,NO_3^--NNH_4^+-N;地下河水三氮质量浓度月变化大,受降水、污水影响较大,旱季NH_4^+-N>NO_3^--N,雨季NO_3^--N>NH_4^+-N.表层岩溶泉DIN主要来源于与农业活动有关的非点源污染,在土壤、表层岩溶带中经氨化、吸附、硝化作用等过程以扩散流形式运移至出露地表.地下河DIN随管道流、扩散流运移,并以管道流为主.DIN全年有点源的工业、生活污染物经落水洞、裂隙、溶隙进入.雨季同时存在占更大比例的非点源污染物,或由降雨产生的表面坡流、壤中流、表层岩溶带水流经落水洞进入,或经深裂隙、溶隙下渗进入,硝化作用明显.流域DIN输出通量为56.05 kg·(hm^2·a)^(-1),其中NH_4^+-N、NO_3^--N分别占46.03%、52.51%;根据径流分割法估算出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25.08%、74.92%.
张远瞩贺秋芳蒋勇军李勇
关键词:表层岩溶泉岩溶地下河
岩溶槽谷区地下水微生物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以老龙洞流域为例
重庆市南山老龙洞流域属于典型岩溶槽谷区,近年来该流域地下水污染严重.本文选取老龙洞流域10 个地下水点采集样品,分析水样中的水化学指标和三种重要微生物指标,以了解城市化进程对老龙洞地下河流域水质的影响,探究该地区微生物污...
段逸凡贺秋芳刘子琦张远瞩张弘赵瑞一
重庆金佛山岩溶区表层岩溶生态系统CO_2浓度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以重庆金佛山林地、裸地表层岩溶生态系统CO2浓度的实际观测资料为基础,探索表层岩溶系统CO2浓度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这种变化与土壤温度有密切关系,林地与裸地各个层次土壤的CO2浓度与土温呈一致性变化,这构成了表层岩溶生态系统对外界条件的灵敏响应。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林地植被平抑这种动态效应,而裸地则响应于温度变化。
李林立高波蒋勇军况明生谢世友刘玉张远瞩
关键词:温度
重庆青木关地下水体水文特征考察方案
2020年
以青木关为例,针对青木关地下水开展水体特征数据测量,通过居民访谈、无工具测量水体流量等具体可行的活动,让学生走进地理环境,通过外出学习提升地理实践力。
何玥瑶张远瞩
关键词:地下水
重庆金佛山表层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的CO_2释放规律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碱溶液吸收法通过对重庆金佛山林地、裸地表层岩溶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量进行野外监测,研究了影响土壤CO2释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壤CO2释放变化规律。土壤CO2释放量的变化主要随着温度而变化,即气温降低,土壤CO2释放量减少,在昼夜时段,土壤CO2也随温度而变化,但相比温度变化有明显滞后性;降雨对土壤CO2释放有比较复杂的影响,但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同时植被也会影响到土壤CO2的释放,总体上,相比裸地而言,林地的土壤CO2的释放量大,但在不同时间段内土壤CO2释放强度与气温的关系有较大差异。一天时间段内林地土壤CO2释放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较裸地灵敏,这是因为林地本身生物量大,对温度反应敏感,温度很小的变化就能引发土壤CO2释放量的大幅度地改变。而在以月为单位观测时间段时,裸地土壤CO2释放强度与气温的关系较林地灵敏,这可能是因为植被覆盖减缓气温对土温的影响,对土温有较强的调节作用。这种不同植被系统下,在不同时段土壤的CO2释放量动态差异在讨论岩溶作用与碳循环时应充分注意。
李林立向颢况明生谢世友张远瞩蒋勇军刘玉
关键词:土壤CO2释放量温度重庆金佛山
南山岩溶区不同含水介质下多环芳烃对比研究
为探究不同岩溶含水介质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组成、来源及风险特征,2014年7~12期间,按月对南山岩溶区洞穴滴水、表层泉、地下河水进行取样监测,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水样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
王尊波孙玉川梁作兵江泽利张远瞩廖昱
关键词:岩溶含水介质多环芳烃生态风险
文献传递
岩垂草在重庆石漠化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研究(英文)
2010年
中国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问题日益加剧,同时石漠化治理的技术和模式也逐渐丰富,但这些方法与技术专属性较强,难以移植。针对重庆石漠化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引种岩垂草作为一种先锋植物。通过在重庆南川区和巫山县石漠化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岩垂草的物候期、生长速度、抗逆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岩垂草生长迅速,抗旱力强,死亡率低,对钙有适应性,适宜在石漠化地区推广。
张远瞩李勇谢世友
关键词:石漠化引种适应性
岩垂草在重庆石漠化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我国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问题日益加剧,同时石漠化治理的技术和模式也逐渐丰富,但这些方法与技术专属性较强,难以移植。针对重庆石漠化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引种岩垂草作为一种先锋植物,通过在重庆南川区和巫山县石漠化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岩垂草的物候期、生长速度、抗逆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岩垂草生长迅速,抗旱力强,死亡率低,对钙有适应性,适宜在石漠化地区推广。
张远瞩李勇谢世友
关键词:石漠化引种适应性
云南大理点苍山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被引量:9
2002年
根据云南大理点苍山地区晚更新世沉积地层中的古植被的孢粉化石鉴定 ,结合孢粉图示的综合分析以及孢粉组合带的划分 ,探讨了该地区自晚更新世以来古植被的演替过程 ,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古气候的波动过程进行了初步推测 ,结论显示自 12 2~ 118Ka .BP的湿热气候期之后 ,该地区的气候演变经历了 7次从冷—湿热的气候波动旋回 .
况明生谢世友曾艳李林立冯绍国张远瞩
关键词:孢粉分析古植被晚更新世孢粉组合植被演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