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调风

作品数:55 被引量:593H指数:15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干旱
  • 11篇黄土高原
  • 10篇气候
  • 9篇气象
  • 8篇东北部
  • 8篇北部
  • 7篇青藏
  • 7篇青藏高原
  • 7篇青藏高原东北...
  • 7篇降水
  • 6篇黄土高原地区
  • 5篇蒸散
  • 5篇气象干旱
  • 5篇环流
  • 5篇CI
  • 5篇参考作物
  • 5篇参考作物蒸散
  • 4篇流域
  • 4篇冷空气
  • 4篇黄土高原区

机构

  • 31篇青海省气候中...
  • 26篇西北师范大学
  • 15篇青海省防灾减...
  • 9篇忻州师范学院
  • 7篇青海省气象科...
  • 4篇西北区域气候...
  • 3篇兰州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甘肃林业职业...
  • 1篇青海省大气探...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 1篇青海省人工影...

作者

  • 55篇张调风
  • 19篇张勃
  • 12篇李万志
  • 9篇刘秀丽
  • 6篇安美玲
  • 6篇时兴合
  • 5篇何旭强
  • 5篇王东
  • 4篇李红梅
  • 4篇李小亚
  • 4篇杨延华
  • 4篇马占良
  • 4篇申红艳
  • 3篇赵一飞
  • 3篇尹海霞
  • 2篇张苗
  • 2篇李林
  • 2篇罗正明
  • 2篇贾艳青
  • 2篇杨波

传媒

  • 6篇冰川冻土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资源科学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青海科技
  • 2篇干旱气象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青海环境
  • 1篇青海农林科技
  • 1篇气象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草业科学

年份

  • 5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部冷空气次数和强度变化的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国家气象站的气象资料,统计了1961—2015年的全区月、季、年冷空气次数、强度和强降温综合强度资料,应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冷空气次数、强度和强降温综合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在年尺度上,1961—2015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全区冷空气年平均出现次数为49.6次,冷空气次数气候变化倾向率每10 a减少0.600次,减少趋势不显著;全区冷空气年平均强度为0.39,气候变化倾向率每10 a降低0.022,减弱趋势显著;全区冷空气年强降温综合平均强度为0.67,气候变化倾向率每10 a降低0.005,减弱趋势不显著。在季节尺度上,冷空气次数夏季减少的趋势显著,而春季减少的趋势和秋季、冬季增加的趋势不显著;冷空气强度冬季减弱的趋势显著,而其他季节减弱的趋势不明显;强降温综合强度春季增强趋势和其他季节减弱的趋势不显著。1961—2015年大西洋欧洲区极涡面积指数等因子减小以及热带北大西洋海温指数等因子增大是导致全区年冷空气次数减少的主要成因之一,而西藏高原指数等因子增强和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等因子减弱是导致年冷空气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时盛博张调风马占良李万志李万志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部
西北中部夏季降水主要空间型及环流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利用西北地区中部55个站点1961—2015年夏季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中部夏季降水异常模态及同期大气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条件。结果表明:西北中部夏季降水存在三类主要空间模态:全区一致型、东西反相型及类似"三明治"型。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降水不同空间模态的环流和水汽条件不同:全区一致降水正异常时,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偏东,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偏强,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热带太平洋北上的水汽输送,同时在西北中部大范围地区有明显的水汽辐合;东多西少型降水正异常对应"丝绸之路"遥相关型环流,中亚增强的反气旋性环流提供了较强的冷空气,西北太平洋地区反气旋性环流南侧的偏东风输送水汽,在甘肃东部地区形成较明显的水汽辐合;类似"三明治"型降水正异常对应欧亚中高纬环流为北高南低型分布,贝加尔湖南侧低槽加强提供了西风异常,而水汽主要源自孟加拉湾向高原东侧的输送,在青海南部形成明显的水汽辐合,以致青南牧区降水偏多。综合分析表明,三种主要模态的冷空气条件和水汽来源具有明显差异。
申红艳陈丽娟胡泊乔少博张调风
关键词:主模态环流特征水汽输送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石羊河流域近50年气象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借助数理统计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omposite index,CI),根据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61—2010年实测气象资料,对石羊河流域近50a的干旱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首先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统计近50 a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各时段的干旱事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干旱发生的频率、覆盖范围和强度和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多年平均日数。分析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四季干旱发生频率均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四季中,夏季干旱发生频率最高,冬季频率最低;极小值都在乌鞘岭,极大值略有不同:春、夏、冬季干旱发生频率极大值在民勤,秋季极大值在武威。(2)石羊河流域有大范围干旱发生的年份夏季和秋季较多分别有22 a、11a,冬季最少只有4 a。(3)石羊河流域不同等级干旱日数总体上呈现夏季多冬季少、北部多南部少的规律,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负相关性。(4)干旱发生成因除了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外,还应考虑到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干旱特征制定相应抗旱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张调风张勃王有恒刘秀丽安美玲张建香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
青藏高原东北部寒潮次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1961-2015年68个国家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统计了各站月、季、年不同时间尺度的寒潮次数,并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寒潮次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寒潮各年代的年平均次数大致经历了"多-多-多-多-少"的变化过程;1961-2015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寒潮年次数的平均值为2.6次,以0.192次·(10a)^(-1)速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1981年为突变点,2005-2015年为显著的减少时段,而1961-2004年为较弱的减少时段;春、秋、冬三季寒潮次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7、0.7、1.2次,秋季减少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检验,2月和11月减少的趋势最为明显。在空间尺度上,年度、春季、秋季寒潮次数显著减少的站点数量分别达19、44和21个。寒潮年次数减少的这种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地区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以来气温明显升高的趋势基本一致。
时盛博张调风马占良李万志李万志杨延华
关键词:寒潮青藏高原东北部
基于CASI影像的黑河中游种植结构精细分类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CASI高光谱影像资料,计算出NDVI和纹理数据并综合进行SVM(Support VectorMachine)分类,3种信息的组合形成4种分类方案,是为了探讨CASI数据在种植结构精细分类中的应用潜力,为定量研究和监测提供数据基础。数据在分类前利用同步ASD数据和CE-318数据进行了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分类结果与地面实际调查数据对比验证结果表明:①4种分类结果均与地面实际调查情况基本一致,并分别取得了96.78%、97.21%、88.00%、88.38%的分类精度和0.9676、0.9691、0.8674、0.8716的Kappa系数;②CASI数据信息丰富,在植被的精细分类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③结合空间特征信息和NDVI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
张苗蒋志荣马明国王志慧张调风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SVM黑河中游
气候变暖背景下青南牧区牧业生产关键期变化特征及预估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青南牧区9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气温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双线性插值、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牧草生长季、青草期、牲畜抓膘期和掉膘期等牧业生产关键期的时空变化特征,预估了未来在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情景下2015―2035年牧业生产关键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61―2013年,青南牧区牧草生长季、青草期以及牲畜抓膘期开始日提早、结束日推迟,持续日数显著延长,延长速率分别为2.5、4.8、4.6 d·10 a^-1,而牲畜掉膘期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平均缩短4.0 d·10 a^-1。2)近53年,青南牧区牧草生长季、青草期、牲畜抓膘期及牲畜掉膘期4个指标均发生了气候突变,突变时间在1997/1998年;其中牧草青草期存在8~12、16~18年的周期,牲畜抓膘期及掉膘期4~6、8~12、16~18年的振荡明显。3)在RCPs情景下,未来20年青南牧区牧草生长季、青草期、牲畜抓膘期平均分别延长11.5~21.5 d,牲畜掉膘期缩短15.7~18.1 d,将十分有利于青南牧区的牧业生产。
刘彩红李红梅张调风
关键词:青南牧区
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1960—202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66个观测站日最低气温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根据百分位法确定了32个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并对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及影响其发生的主要环流系统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冬季气候指数的极端性与低温事件发生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主要集中在东部农业区。(2)不同类型低温事件环流差异主要表现在高层500 hPa高度场正异常中心和负异常中心的纬度位置以及700 hPa北风分量向南延伸的强度。(3)冬季极涡、印缅槽、高原高度场、高原加热场、AO的极端性与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相对应,低温事件的发生概率均超过60%,利用它们可以提升高原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诊断和预测能力。
张调风杨昭明温婷婷来晓玲马有绚
关键词:环流异常青藏高原东北部
青海省冬季气温变化成因及其预测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青海省1961-2012年冬季气温观测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月平均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和美国国家海洋局和大气管理局提供的126项环流指数,探讨青海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961-2012年青海冬季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具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于1986年出现由冷向暖的明显转折;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冬季风是影响青海冬季气温的主要系统.当冬季北半球500 h Pa高度场出现欧亚(EU)遥相关型时,青海冬季易于偏冷,同时发现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和赤道太平洋海域海温与东亚冬季风的强弱有密切关系.采用主成分回归集成方法初步建立青海冬季气温预测模型,经历史回报检验其距平符号一致率为87%,具备一定预报技巧和能力.
申红艳时兴合朱西德李万志张调风
关键词:冬季气温
石羊河流域极端干旱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2
2011年
本文借助ArcGIS 9.2和Matlab 7.0数据软件平台,运用复值Morlet小波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石羊河流域极端干旱事件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石羊河流域的平均湿润指数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其湿润指数与年均降水和海拔高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在0.01置信水平),而与年均蒸发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在0.05置信水平)。②在时间尺度上来说,极端干旱事件的频数具有19a、9a、6a、4a、15a的周期,可能是受南亚高压的准3年周期的影响;在空间尺度上来说,极端干旱事件频数与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大体相似,略有不同是两者的最小值不同:即地表湿润指数最小值在民勤,而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数最小值在武威。7-9月份发生极端干旱频数占年极端干旱总频数的60.62%。③年极端干旱总频数和7-9月份极端干旱总频数都呈略微上升趋势,且年极端干旱频数的线性倾向率较大,即将达到0.3/10a。通过Pettitt突变检验法对年极端干旱总频数和7-9月份极端干旱总频数进行检测,结果检验到突变点分别为2000年和1983年(在0.01置信水平)。
王兴梅张勃张凯张调风戴声佩王亚敏李丹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湿润指数
1961—2015年青海省西宁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被引量:10
2018年
为解决西宁市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舒适度预报问题,基于1961—2015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重点旅游城市度假、人体舒适度、温湿指数的月和年序列资料,利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评估其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近55年青海省西宁市夏季舒适日数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1 d/10 a,舒适平均日数为89天。西宁夏季的寒冷、温湿、度假、人体舒适度指数位于适宜-舒适级别和很适宜-最舒适级别,夏季西宁旅游或居住的气候条件舒适程度与昆明、贵阳、兰州、银川相当。夏季西宁适合旅游度假和休闲养生的气候关联指标在重点旅游城市中占据了优势,而这种优势在近10年显现得更加明显。评估结果为青藏高原相关部门开展旅游舒适度预报和西宁市旅游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杨昭明张调风郭卫东时盛博时兴合
关键词:旅游气候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