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荣莉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6篇干细胞
  • 15篇细胞
  • 13篇造血
  • 13篇造血干
  • 13篇造血干细胞
  • 12篇造血干细胞移...
  • 12篇干细胞移植
  • 6篇异基因
  • 6篇基因
  • 6篇急性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异基因造血干...
  • 4篇杀伤
  • 4篇髓系
  • 4篇细胞移植治疗
  • 4篇免疫
  • 4篇干细胞移植治...
  • 3篇蛋白
  • 3篇异基因造血干...

机构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作者

  • 19篇张荣莉
  • 18篇韩明哲
  • 15篇冯四洲
  • 14篇何祎
  • 11篇杨栋林
  • 11篇翟卫华
  • 11篇姜尔烈
  • 9篇黄勇
  • 8篇王玫
  • 7篇魏嘉璘
  • 7篇周征
  • 7篇王华
  • 7篇翟文静
  • 5篇庞爱明
  • 4篇包宇实
  • 4篇马巧玲
  • 4篇王钊
  • 4篇杨欣
  • 3篇王荷花
  • 3篇周卢琨

传媒

  • 7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第11次中国...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肿瘤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热休克处理后对损伤心肌的修复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经热休克处理后对低血清培养的耐受性变化及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SC经热休克处理(42℃、30min)后,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处理后的MSC进行低血清培养,Annexin试剂盒检测培养不同时间后MSC的凋亡率及死亡率。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并移植经热休克处理后的MSC,用超声心动及血流动力学方法检测大鼠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经热休克处理后的MSC表达CD90、CD44、CD105、CD54,不表达CD34、CD45、CD31等与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相关的抗原,表达水平与未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未经处理的MSC比较,经热休克处理后的MSC HSP-70表达量明显增高;在低血清培养条件下,48、72和96h的细胞凋亡率较未处理组相应时间明显降低;培养72和96h后的细胞死亡率较未处理组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移植经热休克处理后的MSC,8周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max,-dp/dtmax)较移植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下降;短轴缩短率(FS)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经热休克处理后,免疫表型未发生变化,但热休克蛋白表达量增高,能提高对低血清培养条件的耐受性;心肌梗死大鼠移植经热休克处理后的MSC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
张荣莉姜尔烈宋嘉毕研永王玫周征翟文静陈兴翟卫华刘芳王华王志永包宇实杜宏王世宏韩明哲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热休克反应心功能
热休克处理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低血清培养的耐受性
建立全骨髓直接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方法。检测热休克处理后大鼠MSC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及免疫表型的变化。热休克处理后的MSC在低血清培养条件下的凋亡率及死亡率。
张荣莉杜宏韩明哲姜尔烈周征王玫翟文静翟卫华王华王志永包宇实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耐受性
移植物中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胞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移植物中单个核细胞(MNC),CD34^+细胞,T淋巴细胞(包括CD3^+、CD3^+CIN^+、CD3^+CD8^+和CD4^+CD25^+),CD3CD1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C)Ⅰ和Ⅱ型(DC1和DC2)的数量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接受HLA相合的同胞allo-PBSCT的患者进入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物中MNC,CD34^+细胞,T淋巴细胞(CD3^+、CD3^+CIN^+及CD3^+CD8^+)的数量,对其中31例患者进一步检测CD4^+CD25^+T淋巴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及DC的数量。按患者的每公斤体重计算出输注的移植物中以上各细胞的数量,并根据上述细胞数量的中位数分别将患者分为高数量组(〉中位数)和低数量组(≤中位数),比较各高数量和低数量组aGVHD的发生情况。结果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高数量组和相应低数量组相比,Ⅱ~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9和0.098);CD4^+CD25^+T淋巴细胞高数量组Ⅲ~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相应低数量组(P〈0.05);DC1高数量组总的a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相应低数量组(P〈0.05),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亦明显高于相应低数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MNC、CD34^+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及DC2高数量组与相应低数量组比较,总的及Ⅱ~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物中高数量的DCl增加总的aGVHD的累积发生率;而高数量的CD4^+CD25^+T淋巴细胞则减少Ⅲ~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
周征王玫何祎翟文静王华张荣莉翟卫华包宇实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树突细胞
挽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挽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allo-HSCT治疗的39例难治/复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后总存活率、无病存活率及复发率,并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移植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数为13(11~20)天,血小板植入时间中位数为16(10~58)天.移植后25例(64.1%)受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1例(31.4%)发生慢性GVHD.随访时间中位数为9.1(1.6~93.8)个月,11例(28.9%)受者存活,10例(26.3%)无病生存,21例(53.8%)复发.移植后预期2年总存活率为(30.0±8.0)%,2年无病存活率为(26.7±7.7)%,2年累积复发率为56.63% (95% CI37.84%~71.71%),2年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9.7% (95 %CI 8.3%~34.5%).多因素分析显示:预处理前骨髓原始细胞比例≥20%或外周血可见原始细胞的患者移植后总存活率(HR=11.91,P=0.003)、无病存活率(HR=10.75,P=0.002)明显较低,而复发率(70.83%与20.22%,P=0.002)明显较高.移植后发生Ⅱ~Ⅳ度aGVHD的患者移植后总存活率(HR=3.18,P=0.039)也较差.结论挽救性allo-HSCT可使部分难治/复发AML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移植前降低肿瘤负荷对减少复发和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张利宁张苏东杨栋林张荣莉何祎翟卫华庞爱明黄勇魏嘉璘姜尔烈王钊刘丽赵元萁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70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_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alIo_HSCT的70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20岁(5-41岁)。51例接受HLA匹配同胞供者allo-HSCT(MSDallo-HSCT),其中20例行骨髓移植(BMT),输注CD34+细胞中位数为3.46×106/kg;31例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输注CD34+细胞中位数为3.22×106/kg。19例接受替代供者allo-HSCT(ADallo-HSCT),其中10例行BMT,输注CD34+细胞中位数为3.10×106/kg;9例行PBSCT,输注CD34’细胞中位数为4.90×106/kg。结果70例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随访时间为35.5个月(1~119个月),预期5年总体存活率(0s)为(79.0±5.1)0A。51例MSDallo-HSCT受者移植后15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0例发生慢性GVHD,6例发生移植物排斥反应;51例中死亡7例,5年OS为(85.0±5.4)%。19例ADallo-HSCT受者移植后12例发生急性GVHD,7例发生慢性GVHD,1例发生移植物排斥反应;19例中死亡7例,5年OS为(63.2±1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PBSCT(P=0.049)、移植后发生严重(II~Ⅳ度)急性GVHD(P=0.025)、严重感染(侵袭性真菌病或巨细胞病毒)(P=0.05)显著降低SAA患者allo-HSCT后疗效。结论Allo-HSCT是治疗sAA患者的有效手段,尤其MSDallo-HSCT疗效显著,但在无HLA匹配同胞供者的SAA患者中也可选择ADallo-HSCT作为替代治疗。采用BMT能有效预防移植后严重(II~Ⅳ度)急性GVHD及严重感染(侵袭性真菌病或巨细胞病毒),对于提高SAA患者allo-HSCl了宁效至关重要。
陈欣魏嘉璘黄勇何祎杨栋林姜尔烈马巧玲庞爱明张荣莉姚剑峰周卢琨林小婷申昱妍杨欣王钊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供者同胞
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范科尼贫血三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含减低剂量环磷酰胺为预处理方案的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_HSCT)治疗范科尼贫血(FA)的临床效果。方法以HLA匹配同胞供者a110-HSCT治疗FA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例,3例患者的预处理方案均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氟达拉滨+减低剂量的环磷酰胺(总剂量40mg/kg)。结果3例患者均植活,其中1例患者在移植后118d发生晚期移植物排斥,于移植后182d行2次移植后再次植活。3例患者已分别随访21、20和27个月,血象均正常,为完全供者嵌合状态,未发生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和肝静脉闭塞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发生FA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可以采用ATG+氟达拉滨+减低剂量环磷酰胺为预处理方案的HLA全相合allo-HSCT治疗。
周卢琨杨栋林何祎魏嘉璘庞爱明张荣莉姜尔烈马巧林黄勇申昱妍杨欣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环磷酰胺氟达拉滨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活化型KIR2DS5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本研究探讨供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和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中的意义。26例患者接受单倍体相合HSCT,均未进行体外T细胞去除(TCD)。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分型技术对供、受者HLA和供者KIR基因型进行检测。根据供者KIR和受者HLA-Bw4组、-C1组、-C2组等位基因分析结果进行供受者KIR/HLA分组。对KIR/HLA不合与相合组、Bw4不合与相合组、C2不合与相合组、Bw4和C2均不合组与至少其一相合组在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无病生存(DFS)、移植后感染及移植相关死亡(TRM)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就供者活化型KIR对单倍体相合HSCT预后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组在造血重建、急性或慢性GVHD发生率、DFS、移植后感染及TRM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C2不合组发生严重GVHD4例。供者活化型KIR2DS5阳性组2年DFS明显优于阴性组,分别为(85.7±13.2)%、(31.2±12.8)%,p<0.05〕。结论:供者KIR及受者HLA基因型对单倍体相合HSCT预后有影响,供者携带活化型KIR2DS5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DFS。
王华何祎王荷花王玫翟文静周征张荣莉翟卫华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组织相容性抗原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张荣莉何祎杨栋林姜尔烈魏嘉琳黄勇马巧玲翟卫华刘欣张桂新冯四洲韩明哲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对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检测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基因分布频率,评估两者的相互作用对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87对亲缘供者HSCT供受者(半倍体相合40对,同胞完全相合47对)的HLA-Cw及供者KIR基因型。结果87例正常供者均携带抑制型KIR2DL1、2DL2/L3、2DL4、3DL2和3DL3,基因频率为1;其次是3DL1,基因频率为96.6%;激活型KIR基因频率不一。87例受者的C1表达率为97.7%,而C2、Bw4、HLA-A3/A11的表达率不一。半倍体相合HSCT中KIR-HLA配体不合34例,相合6例;HLA-HLA配体相合31例,不合9例。同胞完全相合HSCT中KIR-HLA配体不合42例,相合5例。KIR-HLA配体不合组移植后2年无病生存率为(71.5±6.5)%,明显高于相合组的(50.0±10.7)%(P<0.05)。结论激活型KIR的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抑制型KIR基因频率,抑制型KIR2DL1、3DL1、3DL2可能对NK细胞同种反应性起主要作用。KIR-HLA配体不合亲缘供者HSCT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KIR-HLA配体相合者。
王华翟文静王荷花何祎周征赵英新翟卫华张荣莉王玫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
G-CSF动员后外周血Vα24+NKT细胞体外扩增及免疫表型检测
建立由正常人经G-CSF动员后外周血单采物单个核细胞(G-PBMCs)在α-Gal-Cer诱导下进行体外扩增Va24+NKT细胞的方法。检测Vα24+NKT细胞的免疫表型及细胞因子IL-4,IFN-γ的分泌情况。建立纯化...
翟卫华杜宏韩明哲黄勇周征王玫翟文静张荣莉王华王志永包宇实
关键词: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免疫表型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