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镇痛
  • 3篇术后
  • 3篇麻醉
  • 2篇血液
  • 2篇预先镇痛
  • 2篇术后镇痛
  • 2篇氟比洛芬
  • 2篇氟比洛芬酯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妇科
  • 2篇妇科腹腔镜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穿通伤
  • 1篇血液回收
  • 1篇血液稀释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第四...
  • 4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张艳
  • 6篇冯志顺
  • 5篇陈剑龄
  • 5篇曹阳
  • 4篇罗福荣
  • 3篇周宁
  • 2篇李德维
  • 1篇曾炼坤
  • 1篇朱南茹
  • 1篇叶穗晖
  • 1篇王家双
  • 1篇关活茂
  • 1篇陈鸿辉
  • 1篇杨正心
  • 1篇何淑英

传媒

  • 3篇广东药学院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预扩容和血液回收联合用于全髋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2003年
目的 :探讨预扩容和血液回收联合的方法在术中血液保护的作用。方法 :3 8例ASAⅠ~Ⅱ级 ,一侧全髋置换术的病人 ,持续硬膜外麻醉。实验组 2 0例在术前输注 15mL/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及 6%羟乙基淀粉 1∶1扩溶液 ,速度平均 2 0mL/min。术中的失血通过血液回收机回收 ,经过滤、洗涤、浓缩后回输。结果 :实验组输液 (2 476.19± 43 2 .3 2 )mL ,比对照组增多 2 7.4% (P <0 .0 1)。回收血回输 (80 7.3 7± 3 5 5 .2 )mL ,输库血 (180 .86± 196.47)mL ,而对照组 (788.89± 411.0 1)mL(P <0 .0 1)。术毕两组Hct接近 ,两组的MAP、HR、SpO2 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法对减少术中失血和异体输血 。
冯志顺陈鸿辉张艳朱南茹
关键词:预扩容血液回收全髋置换术
预注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开胸侧肺萎陷时TNA-a、IL-6浓度的变化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预注乌司他丁干预对单肺通气开胸侧肺萎陷时TNA-a、IL-6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单肺通气开胸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n=15)和对照组(C组,n=15)。所有病人均采用静注芬太尼、异丙酚和琥珀酰胆碱麻醉诱导,行双腔支气管插管,以恒速输注异丙酚、吸入异氟醚和间断追加潘库溴铵维持麻醉,行控制呼吸。U组在麻醉诱导后静注乌司他丁10000U.kg-1,稀释至100mL后30min内注射完毕,C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后(T0)、单肺通气60min(T1)、术毕(T2)分别采中心静脉血3mL,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A-a)、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两组病人T0时点的TNA-a、IL-6的浓度变化无差异(P>0.05)。与C组相比,U组T1、T2时点TNA-a、IL-6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预注乌司他丁干预,可抑制单肺通气肺萎陷时TNA-a、IL-6的过度释放,可能与减轻萎陷肺损伤有关。
冯志顺陈剑龄叶穗晖张艳杨正心
关键词:乌司他丁单肺通气肺萎陷
围术期高容量血液稀释对重度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术前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对重度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深度Ⅱ~Ⅲ度,面积30%~80%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术前扩容。并在术前、AHH后、术毕、术后1d观察血尿素氮(BUN)、血肝酐(Cr)、血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及Hct情况。结果两组血BUN、血Cr等肾功能常用监测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血Cystatin-C始终在正常范围。观察组Hct值在AHH后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不影响重度烧伤患者的肾功能。
周宁李德维陈剑龄张艳曹阳
关键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重度烧伤肾功能
心脏穿通伤的麻醉处理(附6例报告)
2008年
目的 总结心脏穿通伤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男性患者6例,行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维持选用对心脏抑制轻的药物,术中根据出血情况控制输血输液量。结果4例术毕完全清醒,拔除气管导管,1例2日后拔除气管导管,此5例均痊愈出院;1例因继发性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术后13日死亡。结论心脏穿通伤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迅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麻醉手术,麻醉以浅麻醉辅助肌松药及气管插管进行控制呼吸,通常使用常规麻醉药量的1/3~1/2。
张艳陈剑龄罗福荣何淑英冯志顺曹阳
关键词:心脏穿通伤麻醉心肺复苏
吗氟合剂预先镇痛对腰硬联合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射吗氟合剂预先镇痛对腰硬联合麻醉中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全宫切除术,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人ASA分级为Ⅰ-Ⅱ级病人,随机分成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全量预先镇痛组,C组为半量预先镇痛组,观察三组术中镇静程度(Ramesay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有效时间。结果Ramesay评分A组≈B组>C组,VAS评分A组≈B组≈C组(所有病例均<3分),镇痛有效时间A组≈C组>B组。结论对于腰硬联合麻醉辅助静脉镇痛镇静手术病人来说,硬膜外腔注射吗氟合剂预先镇痛可减少术中静脉辅助药量,对术后镇痛效果影响不大;但合理的用药时机可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使用术前硬膜外腔预注吗氟合剂半量,关腹前再注入余量的方法更能保证术后止痛有效时间。
张艳罗福荣陈剑龄周宁冯志顺曹阳
关键词:预先镇痛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镇痛吗啡
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拟行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成年女性患者45例,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组(F组)、帕瑞昔布组(P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用药为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5μg/kg和罗库溴铵0.6mg/kg。术中以七氟烷吸入维持镇静,根据需要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mg/kg维持肌松和舒芬太尼0.2μg/kg维持镇痛。手术结束前15min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帕瑞昔布40mg和生理盐水5ml。观察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停留复苏室时间。记录患者术后1h、3h、6h、12h和24h的VAS评分。结果 F组和P组各时段VAS评分值均低于C组(P<0.01和P<0.05),术后24hF组VAS评分高于P组(P<0.05)。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结束前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均可显著减轻术后急性疼痛,氟比洛芬酯在术后3h内镇痛效果更好,帕瑞昔布维持镇痛的时间更长。
李德维曾炼坤张艳曹阳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帕瑞昔布腹腔镜术后镇痛
单纯异丙酚及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对比观察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对比观察单纯异丙酚与异丙酚 +芬太尼复合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方法 :拟行人工流产术女性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P组 )和异丙酚 +芬太尼组 (PF组 )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用药前、用药 2min、清醒后生命体征的改变 ;异丙酚诱导用量、总用量、术中肢动分级、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患者对手术刺激反应的VAS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离院时间。结果 :PF组在异丙酚用药量、术中肢动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P组。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优于单纯异丙酚麻醉。
张艳罗福荣王家双
关键词:无痛人流异丙酚芬太尼人工流产
硬膜外阻滞不同时效局麻药在腰椎间盘手术的麻醉效果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不同时效局麻药在腰椎间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120例ASAⅠ~Ⅱ级腰椎间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B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各60例。穿刺点选择椎间盘病变间隙上2个节段,观察麻醉平面、术中神经根牵拉反射痛程度、术后痛觉恢复时间、疼痛出现时间及局麻药量。结果B组初量(13.9±1.9)ml,术中未再追加用药。L组初量(13.4±1.1)m1,术中平均追加药量6.4ml,总量(19.8±4.3)m1。两组初量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总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阻滞节段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术中抑制牵拉神经反射痛程度的优率、术后伤口痛出现时间、术后针刺痛觉恢复时间比较B组高于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L组有58.3%患者在缝合皮肤时诉痛。结论腰椎间盘手术硬膜外阻滞较适宜选用长效局麻药。
冯志顺关活茂张艳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布比卡因腰椎椎间盘
不同时点氟比洛芬酯预先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止痛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围术期不同时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止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45例,年龄34~59岁,分为氟比洛芬酯预先镇痛组(PR组)、氟比洛芬酯术后注射组(PO组)和对照组(CO组),每组15例。手术开始前30minPR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PO组不注药,CO组静注生理盐水5mL;手术结束时PR组再静注氟比洛芬酯25mg,PO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CO组静注生理盐水5mL。分别在术后不同时点进行痛觉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术后第一次需求镇痛药距术毕的时间,术后24h内使用镇痛药次数,以及出现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及异常出血等。结果:首次需求镇痛药时间PR、PO组均较CO组延迟(P<0.01)。24h内镇痛药使用次数PR组少于PO组和CO组(P<0.01)。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PR组24h内评分低于PO、CO组,而PO组4h内评分低于CO组(P<0.01)。Ramsay评分,PR、PO组8h内评分高于CO组(P<0.05)。而3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出血等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再静注氟比洛芬酯25mg,较术毕单次用药可取得良好的预先镇痛、镇静及阿片药物节俭效应,并未增加药物副反应。
张艳陈剑龄罗福荣周宁冯志顺曹阳
关键词:镇痛氟比洛芬酯腹腔镜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