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昌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催化
  • 3篇环己醇
  • 3篇环己酮
  • 3篇改性
  • 3篇催化化学
  • 2篇溶胶
  • 2篇活性剂
  • 2篇CTAB
  • 2篇表面活性
  • 2篇表面活性剂
  • 2篇催化氧化
  • 2篇I
  • 1篇对苯二甲醛
  • 1篇氧化物
  • 1篇增塑
  • 1篇增塑剂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法...

机构

  • 11篇安阳工学院
  • 6篇广州大学
  • 1篇安阳幼儿师范...

作者

  • 11篇张继昌
  • 6篇贾太轩
  • 6篇刘自力
  • 5篇宋海香
  • 5篇石蔚云
  • 2篇张长松
  • 1篇赵凌
  • 1篇黄建平
  • 1篇张艳维
  • 1篇申艳红
  • 1篇朱心奇

传媒

  • 3篇工业催化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塑料科技
  • 1篇河南化工
  • 1篇石油化工
  • 1篇染料与染色
  • 1篇第十届全国染...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AB)_9[Sb_(1.0)W_9O_(33)]催化氧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被引量:4
2011年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K9[Sb1.0W9O33],再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其改性,得到相转移催化剂(CTAB)9[Sb1.0W9O33];以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醇制取环己酮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n(Sb)∶n(W)以及n(过氧化氢)∶n(环己醇)、n((CTAB)9[Sb1.0W9O33])∶n(环己醇+过氧化氢)、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Sb)∶n(W)=1.0∶9时制得的(CTAB)9[Sb1.0W9O33]催化剂活性最高;氧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过氧化氢)∶n(环己醇)=1.5、n((CTAB)9[Sb1.0W9O33])∶n(环己醇+过氧化氢)=0.001 2、反应温度353K、反应时间2.0h;在此条件下,环己醇转化率为97.4%,环己酮选择性为99.7%。催化剂经XRD表征,揭示了(CTAB)9[Sb1.0W9O33]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搀杂少量CTAB,[Sb1.0W9O33]9-保持原来的基本结构,[Sb1.0W9O33]9-与CTAB+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有效提高了环己酮的选择性。
贾太轩张继昌赵凌黄建平刘自力
关键词:环己醇环己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氧化
C.I.颜料红146的合成和改性
讨论了主要合成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C.I.颜料红146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C.I.颜料红146的较好工艺条件为:顺式偶合,偶合时间1小时,偶合结束pH为5.0,升温至90℃,保温30分钟,产品在80℃下干燥.添加表面...
吕东军张继昌
关键词:合成工艺表面活性剂
文献传递
C.I.颜料红146的合成和改性被引量:2
2007年
讨论了主要合成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C.I.颜料红146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C.I.颜料红146的较好工艺条件为:顺式偶合,偶合时间1小时,偶合结束pH为5.0,升温至90℃,保温30分钟,产品在80℃下干燥。添加表面活性剂后可得到色光偏蓝,着色力较高,分散性较好的C.I.颜料红146产品。
吕东军张继昌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溶胶-凝胶法制备LaNiO_3及其催化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钛矿型LaNiO_3,以模拟碳黑替代实际颗粒物考察其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850℃焙烧的样品催化燃烧温度最低,CO_2转化率达99.7%。采用XRD、FTIR、TPR和TG-DSC对不同焙烧温度的样品进行检测,重点考察LaNiO_3的制备程序及其成型焙烧参数,揭示LaNiO_3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结果表明,制备的钙钛矿型LaNiO_3均匀性好,纯度高,重现性好,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LaNiO_3的晶型呈规律性变化,结晶度逐渐变好。样品600℃焙烧已经形成了钙钛矿结构,850℃焙烧得到纯钙钛矿型LaNiO_3。
贾太轩张继昌石蔚云宋海香刘自力
关键词:催化化学钙钛矿溶胶-凝胶法柠檬酸
绿色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7
2012年
用自制的催化剂合成了一种环氧大豆油。通过L16(45)正交试验考察了双氧水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环氧大豆油环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氧水用量100份、催化剂用量0.5份(大豆油用量定为100份)、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5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的环氧值为6.58%,碘值为0.83 gI/100g。产品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确定大豆油被环氧化生成环氧大豆油。
张继昌张艳维朱心奇宋海香
关键词:环氧大豆油环氧值
低坍损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对萘系高效减水剂进行了改性研究;运用溶液聚合方法,获得了一种低坍损高性能减水剂;讨论了合成机理,测试了混凝土样品性能;结果表明:该产品减水剂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高减水性、混凝土性能等特性.
张长松张继昌
关键词:萘系高效减水剂改性
(CTAB)_9[Sb_1W_9O_(33)]的制备及其光谱分析
2011年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K9[Sb1W9O33],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K9[Sb1W9O33]改性,得到了(CTAB)9[Sb1W9O33],以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醇制取环己酮为探针反应,考察了n(Sb)∶n(W)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金属原子配比n(Sb)∶n(W)=1∶9,催化活性最高,在该条件下,环己酮的选择性达到了最大值99.2%。通过XRD、FT IR的检测,揭示了(CTAB)9[Sb1W9O33]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Sb1W9O33]9-与CTAB+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实验结果为工业装置的技术改造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
贾太轩张继昌石蔚云宋海香刘自力
关键词:环己醇环己酮催化氧化
一种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溶液共聚合成了一种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对合成中影响减水剂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正交实验法,得出了合成该减水剂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并研究了该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性能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产品掺量少(1.2%)、分散性能好(减水率25.4%)、混凝土性能高(抗压强度比178%)、不含甲醛等有害物,是一种良好的混凝土减水剂。
张长松张继昌
关键词:混凝土正交实验共聚
浸渍法制备SO_4^(2-)/TiO_2-La_2O_3及其光催化氧化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不同硫酸浓度条件下,利用浸渍法处理TiO_2-La_2O_3,制得系列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La_2O_3。通过XRD、FT-IR、TG-DTA和UV-Vis表征,揭示SO_4^(2-)/TiO_2-La_2O_3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以邻硝基苯酚为探针反应,考察SO_4^(2-)/TiO_2-La_2O_3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SO_4^(2-)/TiO_2-La_2O_3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O_2-La_2O_3,SO_4^(2-)/TiO_2-La_2O_3的催化活性取决于H_2SO_4浓度,浸渍液中H_2SO_4的合适浓度为0.5 mol·L^(-1),掺杂La_2O_3适宜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最佳焙烧温度为500℃。
张继昌贾太轩石蔚云宋海香刘自力
关键词:催化化学邻硝基苯酚
Co-Bi_2(MoO_4)_3应用于环己烷催化氧化制环己酮和环己醇
2011年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Co-Bi_2(MoO_4)_3催化剂,以环己烷的液相选择性氧化为探针反应评价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金属原子数的最佳配比为n(Mo)∶n(Bi)∶n(Co)=1.5∶1.0∶0.2,在一定转化率前提下,有效减缓Bi_2(MoO_4)_3氧化性的同时,环己酮和环己醇选择性分别达到74.1%和22.2%。铋钼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为Bi_2(MoO_4)_3,少量Co^(2+)对其改性,催化剂产生了新的活性中心,环己酮的选择性明显增加,Bi、Mo和Co之间存在协同作用。XRD和FT-IR从不同侧面揭示了Co-Bi_2(MoO_4)_3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
贾太轩张继昌石蔚云宋海香刘自力
关键词:催化化学环己烷沉淀法环己酮环己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