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科利

作品数:154 被引量:3,268H指数:3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篇农业科学
  • 18篇天文地球
  • 13篇水利工程
  • 13篇医药卫生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8篇土壤
  • 38篇土壤侵蚀
  • 27篇坡面
  • 21篇降雨
  • 20篇水土
  • 17篇黄土高原
  • 15篇径流
  • 12篇水土保持
  • 12篇产沙
  • 11篇水土流失
  • 11篇耕地
  • 10篇退耕
  • 9篇坡耕地
  • 8篇退耕还林
  • 8篇细沟
  • 8篇公路
  • 7篇产流
  • 6篇生态环境
  • 6篇水分
  • 6篇林区

机构

  • 129篇北京师范大学
  • 35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北京大学
  • 12篇首都经济贸易...
  • 11篇交通部科学研...
  • 9篇清华大学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南京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交通部公路科...
  • 2篇贵州财经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交通运输部
  • 2篇中国地图出版...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54篇张科利
  • 19篇彭文英
  • 17篇唐克丽
  • 15篇孔亚平
  • 12篇刘宝元
  • 11篇郑晓瑛
  • 8篇徐宪立
  • 8篇熊亚兰
  • 7篇罗利芳
  • 7篇郑粉莉
  • 7篇陈瑶
  • 7篇曹龙熹
  • 7篇王劲峰
  • 6篇查轩
  • 6篇谢云
  • 6篇武继磊
  • 6篇刘宏远
  • 6篇董建志
  • 6篇王志强
  • 5篇王斌科

传媒

  • 20篇水土保持学报
  • 13篇水土保持研究
  • 8篇地理科学
  • 8篇泥沙研究
  • 7篇水土保持通报
  • 6篇地理研究
  • 5篇土壤学报
  • 5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广东微量元素...
  • 3篇人民黄河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土壤侵蚀与水...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坡面侵蚀产沙分配及其与降雨特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8
1991年
本文根据天然降雨径流小区资料,研究了陕北黄土丘陵区坡面不同侵蚀带的产沙分配,以及降雨因素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细沟浅沟侵蚀带是沟间地泥沙的主要来源;各侵蚀带产沙量随雨量、雨强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在不同强度级降雨下,各侵蚀带产沙盈随雨强变化的幅度相差很大.经分析得出了各侵蚀带侵蚀量与30min最大雨强的关系模型,提出了不同侵蚀带侵蚀发生的临界雨量和临界雨强值,以及反映雨强影响作用规律的两个特殊雨强值.
张科利
关键词:黄土坡面产沙降雨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被引量:20
2012年
土壤侵蚀和石漠化严重影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防治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利用径流小区观测法,通过布设经济林地(梨树)、水保林地(香樟、柏树)、坡耕地(农作物)和裸地(对照)5种径流小区,对该地区不同地类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度为13°的坡耕地和经济林地减流减沙效果显著,产流量分别减少了47.5%和25.8%,产沙量分别减少了78.5%和58.9%,香樟、柏树减流效果不明显,但产沙量分别减少了44.7%和79.3%;坡度为18°时,经济林地(梨树)、水保林地(香障)、水保林地(柏树)、坡耕地(农作物)4种地类的产流量减少45.8%,4.9%,3.8%,16.6%,产沙量分别减少了91.3%,81.1%,77.4%,61.6%。25°的坡耕地产沙量是对照的8.9倍,土壤侵蚀量大幅度增加。产流产沙量与降雨量(P)、最大30min雨强(I30)和坡度(s)均呈幂函数关系,产沙量与产流量呈线性关系。
纪启芳张兴奇张科利杨勇杨光檄顾再柯
关键词:产流产沙
黄土高原坡耕地退耕还草的水沙变化特征被引量:49
2002年
根据野外观测资料 ,比较不同农耕地的产流产沙与草地 ,分析了退耕还草后减流减沙效应随降雨特征、坡度以及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 ,退耕还草减流减沙主要是在大雨量时 ,尤其是减流效应 ,在小雨量降雨时很弱 ,甚至不减流。退耕还草减流减沙效应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 ,且减沙效应增长速度大于减流效应 ,退耕还草应尽快退掉 2 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草减流减沙在多雨和暴雨多年份以及在暴雨多的季节效应强 ,主要削减的是大暴雨、高含沙的地表径流。在任何情况下 ,退耕还草的减沙效应都明显大于减流效应。
彭文英张科利江忠善孔亚平
关键词:坡耕地水沙变化黄土高原退耕还草水土资源土壤侵蚀
一种用于测定土壤冻融过程中水平压力变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土壤冻融过程中水平压力变化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装土容器(1),装土容器(1)内壁上固定有容器侧壁滑轨(1C),容器侧壁滑轨(1C)与装土容器(1)底部垂直;容器侧壁滑轨(1C)滑道上安装有压力...
王国鹏张科利柯奇画贾晨阳
青藏公路路堤边坡产流产沙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06年
公路建设引起的人为加速侵蚀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为摸清道路边坡的侵蚀规律,在青藏公路边坡布设了自然径流观测小区,降雨过后进行采样,获得径流深和侵蚀模数数据。对所得数据整理分析表明:(1)次径流深、次侵蚀模数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乘积有很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2和0.554。次径流深与次侵蚀模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771;(2)产流产沙随坡长增加有减少的趋势,但其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随着时间的推移,产流产沙有所下降,小区坡面的干扰得到了恢复,因此,时间是公路边坡水土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4)公路边坡的年侵蚀模数,包括降雨侵蚀和冻融侵蚀,共计11 991.41 t/km2,属于极强度侵蚀。
徐宪立张科利庞玲孔亚平罗利芳
关键词:青藏公路路堤边坡产流产沙影响因素
重庆市骨架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10
2006年
战略环境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重庆市骨架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例,探讨一种基于规划路网与生态要素空间关系的评价方法。将评价要素分为两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识别出规划路网对4种生态组分影响较大的地区和直接受规划路网影响的自然保护区,做出了空间分布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和对策,为合理设计和布设路网提供了依据。提出的基于空间位置关系的评价方法将会促进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
徐宪立张科利孔亚平陈济丁
关键词:公路网规划战略环境评价
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道路网系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流域道路对侵蚀产流产沙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小流域道路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于模拟小流域路网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两时期遥感图像中道路的提取,结合对应时期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等级道路分布位置和长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级别道路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程度不同,3,4级路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比2级路显著;4级路长度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吸引程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梁婵芬曹龙熹张科利
关键词:小流域土地利用黄土高原
一种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配置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配置方法,包括建立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库;划分石漠化治理背景现状的类型;根据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的特点,匹配适用的石漠化治理背景现状类型;反向查询石漠化治理背景现状类型下的适用石漠化生态治理技...
柯奇画张科利何江湖张思琪
文献传递
浅沟发育对土壤侵蚀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8
1991年
浅沟是坡面细沟侵蚀发生与发展的产物。浅沟形成后,改变了原坡面形态,加速了侵蚀作用过程,增大了土壤侵蚀量。本文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在黄土小区上进行试验,结合野外调查,对浅沟侵蚀进行了研究:坡面浅沟的分布密度变化于10~65km/km^2之间;深度变化于0.3~3m之间,并且以1~2m的为多;新倾斜面的倾角变化于10°~30”之间。在相同降雨条件下,浅沟发育坡面的产沙率比未发育浅沟坡面的产沙率要大,二者可相差3倍多。当雨强为1.31mm/min和2.4mm/min时,有浅沟发育坡面的侵蚀量分别增加0.66倍和0.386倍。据估算,由于浅沟的存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间地坡面的侵蚀量将增加25%左右。
张科利
关键词:土壤侵蚀发育
河岸侵蚀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0
2013年
河岸侵蚀是河流横向演变的重要方式,也是威胁沿岸土地、生态环境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式。通过回顾国内外河岸侵蚀的研究历程,将主要研究分为4个方面并加以评述:①河岸侵蚀的过程机制。河岸侵蚀是多种过程的复合体,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其中,河岸稳定性理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②河岸侵蚀的影响因素。影响河岸塌岸的因素主要有水文、土壤、河流、气象、岸坡和植物等,但不同因素在塌岸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等价的,甚至同一因素在不同河段会对河岸崩塌产生迥异的影响。③河岸侵蚀量的估算。随着测量手段的不断改进,侵蚀量测量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空间范围越来越大,精度越来越高。早期的测量中,广泛应用了简便易行、经济适用的侵蚀针法,而如今,遥感影像和摄影测量技术已逐渐成为主流方法。④河岸侵蚀的模型模拟。目前河岸侵蚀的模拟模型多基于水力学、土力学等基本理论,研究岸坡稳定性。在对以上4个方面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河岸侵蚀研究工作开展进行展望。提出应首先研究河段河岸侵蚀的时空特征,选择合理的方法、技术体系,通过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岸侵蚀的时空分布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预报河岸侵蚀及制定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戴海伦代加兵舒安平张科利
关键词:崩岸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