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铭
-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生物标记物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对比研究
- 目的探讨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 (cystatin C, CYSC)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中的表达水平及...
- 张益铭
- 关键词: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
- 文献传递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过程及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率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ec)变化过程及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关系。方法:纳入接受PCI的STEMI患者494例,分别在PCI前、PCI后(1 h、6 h、12 h、24 h、48 h)、出院时记录Tpec。根据患者PCI后Tpec是否降至100 ms分为Tpec≥100 ms组(n=73)和Tpec<100 ms组(n=421),比较两组患者的MVA发生率。根据患者PCI后是否发生MVA又分为MVA组(n=94)和无MVA组(n=400),分析PCI前后Tpec变化过程与MVA发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生MVA的危险因素。结果:STEMI患者PCI后,Tpec≥100 ms组较Tpec<100 ms组的MVA发生率明显增高(34.2%vs 9.3%,P<0.05)。发生MVA的STEMI患者PCI后Tpec降低缓慢且呈波动趋势,而无MVA的患者在术后6 h即降至100 ms以下,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PCI后Tpec持续高于100 ms是发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4.79,95%可信区间:2.28~10.08,P<0.05)。结论:STEMI患者PCI后Tpec持续降低缓慢(≥100 ms)是发生MVA的危险因素,对于STEMI患者的危险分层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刘吉园牛小伟张益铭李欣欣蒋均仕马新慧李美玲姚亚丽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 H2S和sST2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测定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浆硫化氢(H2S)和可溶性ST2(sST2)的浓度,以明确血浆H2S及sST2对HFrEF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收集117例HFrEF患者(心衰组)及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收集相关基线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H2S与sST2浓度,采用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期容积(LVESV)、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以评价H2S及sST2对HFrEF的诊断价值。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血浆H2S浓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sST2与NT-proBNP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且NYHA分级越高,sST2与NT-proBNP水平越高。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ST2与NYHA、LVEDV、LVESV、NT-proBNP呈正相关(r=0.620、0.388、0.482、0.506,均P<0.05),与LVEF、LVFS呈负相关(r=-0.568、-0.424,均P<0.05)。ROC曲线显示,sST2诊断HFrEF的AUC为0.857(95%CI:0.789~0.92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1%和86.5%,截点值为31.53 ng/ml。sST2与NT-proBNP联合诊断HFrEF的AUC达0.963(95%CI:0.935~0.99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和94.2%。结论:HFrEF患者血浆H2S水平无明显差异,sST2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且与心功能有关。sST2与NT-proBNP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HFrEF的诊断效率。
- 何智余武锋超马兰虎张涛朱文彤张益铭蓝庆肃姚亚丽
- 关键词:硫化氢
- 不同生物标志物在射血分数降低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门诊收集106例心力衰竭(HF)患者,其中HF.REF患者58例(A组),HF-PEF患者48例(B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Cys-C、肾功能、肝功能、血脂、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横向比较NT-proBNP、Cys-C、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在两组中的浓度;分析两组中各HF指标的相关性。结果HF-REF患者与HF.PEF的患者体内NT-proBNP浓度和Cys-C浓度差异显著(P〈0.05),但hs-CRP未见明显差异(P〉0.05);HF.REF患者中,NT-proBNP与hs.CRP和Cys-C均具有相关性,hs-CRP与Cys-C不具有相关性(γ=0.338,P=0.079);在HF-PEF患者中,NT-proBNP与Cys-C有显著相关性(γ=0.429,P=0.041),与hs-CRP不具有相关性(γ=0.411,P:0.051),hs.CRP与Cys-C具有显著相关性(γ=0.834,P=0.000)。结论两种类型HF患者中HF标志物浓度不同。NT-proBNP在HF.PEF患者中可能没有HF.REF患者有用。
- 张益铭杨宏强姚亚丽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利钠肽射血分数心力衰竭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介入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0-2013年接受急诊PCI的232例STEMI患者,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2级)和正常血流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预测无复流发生的最佳切点值,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数据分析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结果 无复流组的NLR高于正常血流组[4.1(2.4~ 6.5)vs.2.4(1.7 ~ 3.8),P=0.001];ROC曲线计算NLR预测无复流的最佳切点值为3.2,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和73%;高NLR组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大于低NLR组(34.8%vs.9.3%,P<0.001);NLR(>3.2)是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0,95%CI:1.39~9.80,P=0.009).结论 NLR是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早期危险分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牛小伟张益铭贺生湸陈德燕东姚亚丽
- 关键词:心肌梗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无复流现象
-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ACS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确诊ACS并行PCI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3组,每组30例。A组:于PCI术后给予常规用药,并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3次/d;B组:在PCI术及常规用药(同A组)基础上,于PCI术前加服复方丹参滴丸20粒1次,于PCI术后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3次/d;C组(对照组):在PCI术后给予常规用药。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检测并分析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A组、B组及C组患者在全血黏度高切、低切方面,均明显降低(P<0.05),且使用复方丹参滴丸的A组、B组在全血高切、低切方面下降得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组、B组在红细胞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浆黏度方面,3组中经治疗后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
- 姚亚丽杨波康宏张益铭何智余
-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液流变学
-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后疗效的临床观察
- 姚亚丽席嘉宾白明杨波康宏韩霞张益铭周文君张钲
- →PCI术已成为ACS重要的治疗手段。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缺血—再灌注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急性血栓形成、低血压及冠脉痉挛等。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胸痹”“真心痛”范畴。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气虚血瘀”。复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复方丹参滴丸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