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平
- 作品数:26 被引量:40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被引量:57
- 2014年
- 中俄界江是黑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潜力区之一,科学评价其生态旅游潜力是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中俄界江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社区、旅游市场、旅游区位和旅游交通6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使用Simpson模型和Pianka模型计算了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研究表明:①中俄界江沿岸14个县市区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评价值为6.15~18.80;②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空间特征明显,漠河、黑河、抚远、密山为I级潜力区,萝北、嘉荫、同江、虎林和饶河为II级潜力区,塔河、呼玛、孙吴、绥滨和逊克为Ⅲ级潜力区,乌苏里江河段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大于黑龙江河段,生态旅游资源子系统与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的相关性最高;③中俄界江沿岸共有69对县市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重叠度大于0.5,占到总数的75.82%,表明其生态旅游潜力要素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易导致激烈的旅游竞争。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总体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开发特色多元的生态旅游产品、培育和开拓境内外市场、深化境内外生态旅游合作、完善生态旅游设施,并针对不同潜力区给出了差异性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 周彬钟林生陈田张爱平戚均慧
-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
- 区域旅游吸引物空间认知与优化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以辽西走廊204个旅游吸引物为样本,运用GIS技术,借助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分析旅游吸引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辽西走廊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上沿滨海及大凌河集聚,其旅游空间格局中辽西滨海风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禀赋最优,且域内旅游吸引物与交通路网间连接度良好。辽西走廊旅游吸引物空间优化为"一带一圈三角区",应突出绥中县、北镇市、兴城、锦州等9县市的旅游带动作用,充分发展滨海观光、古文化探秘、宗教文化体验为一体的辽西走廊旅游综合体。
- 刘敬华王辉张爱平
-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ARC辽西走廊
- 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客观了解区域旅游发展演变过程,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对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区域旅游发展极化程度、层次结构、空间结构、旅游业专业化程度4个方面分析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的演变过程,并从这4个方面探讨区域旅游未来的发展格局。
- 张爱平周凤杰马楠
- 关键词:环渤海旅游合作发展轴
- 基于适宜性分析的黄河首曲地区生态旅游功能区划研究被引量:43
- 2015年
- 黄河首曲地区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和较高的旅游价值,研究选取距水域湿地距离、草地覆盖情况、森林覆盖情况、海拔高度、坡度和偏远程度6个表征地区自然性的标准,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首曲地区生态旅游适宜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首曲自然保护区要求对研究区进行了旅游功能区划。研究区生态旅游适宜性可划分为五级,Ⅰ级适宜度最低,适合开发一般的生态旅游或大众旅游,V级地区适宜度最高,原生态景观价值突出,但环境敏感性也高,宜发展严格生态旅游,以最大化保护生态环境。出于协调旅游功能与生态功能的统一以实现地区生态景观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研究区被划分为3类功能区、8类功能亚区,且均具有各自特殊的主导和辅助服务功能。研究最后根据各功能区、亚区的特殊服务功能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合理性规划及未来可持续发展。
- 张爱平钟林生徐勇周凤杰
- 关键词:适宜性分析功能区划生态旅游
- 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被引量:65
- 2015年
- 以浙江省为案例地,构建了基于PSR-EES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对其2000~2012年旅游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估,并使用生态安全等级动态度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时空格局和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12年,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指数由0.399增加至0.628,安全等级从敏感等级上升至一般安全等级;2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风险等级和敏感等级的城市数量减少,而临界安全和一般安全等级的城市数量增加,且旅游生态安全等级存在跳跃式转移;3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为游客数量增长率、旅游收入增长率、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和森林覆盖率。
- 周彬钟林生陈田张爱平
- 关键词:旅游生态安全
-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问题与对策探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环渤海区域目前的旅游合作亟待加强,区域中的五省市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旅游合作却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历史原因形成的隔阂问题;区域旅游合作的积极性问题;环渤海旅游资源的整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必须采取相关对策: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整合资源,差别化开发;统一规划,打造环渤海大旅游。
- 周凤杰张爱平
- 关键词:环渤海旅游合作
- 辽西走廊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构想
- 2010年
- 辽西走廊集结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整合性开发不足是其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因子。要科学定位辽西走廊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整合开发辽西走廊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辽西走廊区域旅游系统。整体提升辽西走廊的旅游功能。
- 张爱平马楠
- 关键词:辽西走廊区域旅游
- 环渤海区域旅游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各区域旅游发展与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等要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区域旅游空间分异是区域旅游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它揭示了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态势及趋势,客观了解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特征及演变过程,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对实现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周凤杰张爱平马楠
- 关键词:空间分异区域旅游环渤海
- 基于场理论的沪苏浙皖地区旅游空间差异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区域旅游供给场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场类型,场叠加、场结构与场核的作用效应是区域旅游供给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对区域旅游供给场相关概念进行定义与空间解析的基础上,以游客密度作为旅游场强变量,运用GIS技术对由沪苏浙皖这一区域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场的场域分异更为显著,但游客密度的集中程度在下降;(2)区域旅游场内存在较明显的"三阶梯"等级结构特征,且在考察末期,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场域范围不断扩大,尤以第二阶梯的扩大最为明显;(3)由场核向外围随着距离的增加,旅游场强呈现出显著的衰减特征,各次级场域的场核间也存在明显的场强波动地带;(4)区域旅游场极化、扩散作用并存,上海这一区域型场核在极化作用的同时在东西方向上对区域旅游场的扩散作用明显,但其扩散作用强度仍有待提高。
- 张爱平刘艳华钟林生徐勇周凤杰
- 环渤海区域旅游空间分异演变研究
- 旅游空间分异即地区之间旅游发展差异及其空间分布与影响,是旅游空间结构、空间影响等所有关于旅游现象和要素空间研究的基础。本文利用多种定量测度方法,结合SPSS、ARCGIS等先进软件技术对环渤海旅游空间分异演变进行了研究。...
- 张爱平
- 关键词:空间分异区域旅游环渤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