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青海省高海拔藏区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藏区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8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来自藏区的青少年及青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颅脑CT和(或)MRI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亚急性或慢性起病22例,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仅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症状及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脊液压力>20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脑脊液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PD试验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内软化灶12例、脑梗死8例、缺血性改变5例,脑结核瘤3例,合并中重度脑积水18例;对照组表现为颅内血行播散的粟粒性结核结节14例、脑内多发环形强化灶10例、脑结核瘤6例,合并中重度脑积水4例。观察组合并脑积水、营养不良、糖尿病、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般采用4HRZE(S)L/6HRZ/12HR方案,应用糖皮质激素、脱水、保肝等治疗,注意防治高颅压、脑积水。观察组好转11例,未愈17例,其中放弃治疗9例,死亡8例;对照组好转21例,未愈9例,其中放弃治疗4例,死亡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4,P<0.05)。结论青海省高海拔藏区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以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多,脑积水发生率高,合并症多,易误诊误治,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