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泽廷

作品数:114 被引量:650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化学工程
  • 21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0篇超临界
  • 24篇溶解度
  • 22篇夹带剂
  • 22篇传质
  • 18篇超临界CO2
  • 17篇超临界流体
  • 14篇超临界CO
  • 13篇填料
  • 12篇填料塔
  • 10篇甲酸
  • 10篇苯甲酸
  • 10篇传质性能
  • 9篇溶质
  • 9篇精馏
  • 8篇导向筛板
  • 8篇萃取
  • 8篇萃取塔
  • 8篇孔隙率
  • 8篇固体溶质
  • 8篇超临界流体萃...

机构

  • 107篇北京化工大学
  • 9篇防化研究院
  • 6篇天津大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国际竹藤网络...
  • 1篇东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石家庄化工化...
  • 1篇北京微量化学...

作者

  • 114篇张泽廷
  • 40篇金君素
  • 28篇于恩平
  • 26篇李群生
  • 16篇张卫东
  • 12篇石冰洁
  • 12篇李颖
  • 10篇徐静年
  • 8篇王东辉
  • 8篇田国华
  • 6篇姚晓敏
  • 6篇郝欣
  • 5篇张秀莉
  • 5篇史喜成
  • 4篇吴浩
  • 4篇贾佳
  • 4篇高坚
  • 4篇周庆荣
  • 4篇张慧峰
  • 4篇王宝华

传媒

  • 3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4篇化工进展
  • 8篇现代化工
  • 8篇化工学报
  • 3篇第二届全国化...
  • 3篇第三届全国超...
  • 2篇化工环保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膜科学与技术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北京化工学院...
  • 2篇化工高等教育
  • 2篇石油化工
  • 2篇第六届全国超...
  • 2篇第五届全国超...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酿酒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3篇2006
  • 17篇2005
  • 17篇2004
  • 11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夹带剂作用下溶质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计算
<正>近三十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这一新型分离技术的研究十分活跃。开发应用该技术,除了需要相应的高压技术外,尤其需要溶解度、传递性质等基础物性数据。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努力,已经测得了许多超临界体系的高压相平衡数据,建立了一些...
金君素田国华张泽廷
文献传递
超临界CO2萃取50多种中药材的可行性研究
众所周知,在中药生产现代化的行动中,超临界萃取技术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进行中药技术开发也是从事超临界技术开发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介绍了50多种常用中医药,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有效成分的可行性、收率及萃取...
于思平张泽廷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草药
文献传递
4-氨基苯甲酸与5-磺基水杨酸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被引量:5
2007年
在308~328K和8.0~21.0MPa实验范围内,采用流动法测定了4-氨基苯甲酸和5-磺基水杨酸的等摩尔比混合物在含与不含夹带剂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分析了溶解度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夹带剂对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选择性,并用Sovova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郭建建金君素田国华张泽廷
关键词:溶解度固体混合物超临界CO2夹带剂
孔隙率对中空纤维膜气体吸收过程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以两种不同孔隙率的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研究了从CO2/空气混合气中用NaOH吸收CO2时传质系数的差异,分析了表面孔隙率对膜吸收过程传质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膜孔隙率对膜吸收器设计的影响.
郝欣石冰洁张卫东张泽廷
关键词:孔隙率中空纤维膜组件气体传质系数NAOH传质性能
活性炭模块的制备及其对苯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以胶黏剂和颗粒活性炭为原料,制备了活性炭模块并测试了该模块的床层阻力、强度及对苯蒸气的动态吸附性能,考察了胶黏剂添加量和添加增稠剂对上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活性炭模块的优化制备条件为热处理温度95℃,热处理时间5 h,胶黏剂添加量10%以及充分冲洗掉增稠剂。在该制备条件下,模块成型的活性炭对苯蒸气的动态饱和吸附量可达106.39mg/cm3,吸附速率为920.43min-1,与成型前相比吸附性能下降小于10%;床层阻力小于颗粒装填床层,抗压强度大于0.12 MPa/cm2。
陈寒光张忠良王东辉金君素张泽廷
关键词:胶黏剂
室温CO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采用无梯度反应器,考察了纳米金催化剂以及其它商品化的催化CO氧化催化剂,在不同CO浓度下催化CO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证明在CO初始浓度从ppm到pct数量级范围内,纳米金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CO室温转化的能力.
董同欣王东辉李明史喜成张泽廷
关键词:金催化剂PD/C催化CO氧化反应动力学
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CO2中相平衡研究
<正> 用流动法测定了两种固体溶质在含和不含夹带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为确保所得溶解度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检验工作:(1)确定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为40min;(2)确定取样流速为0.6 1/min: (...
金君素张泽廷李颖于恩平
文献传递
苯甲酸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研究
采用流动法测定和研究了苯甲酸在温度35、45、55℃下,压力从8.0~23.0MPa,在乙醇、乙酸乙酯、乙二醇为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与实验测定的苯甲酸在纯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李颖金君素张泽廷
关键词:苯甲酸夹带剂溶解度
文献传递
化工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项目成果简介被引量:116
2006年
“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项目,以化工类学科21世纪发展趋势与基本特征为出发点,剖析了21世纪科技与社会发展对化工类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教育已逐步走向全球化和国际化,也认识到化工与生命、材料、电子、能源、环境的交叉融合,化工学科的内容已向宏观、介观、亚微观和微观等多层次方向发展。由此制定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正确定位了培养目标,整体优化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形成了化工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该项目在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文介绍了它的改革思路、措施、取得的成果以及实施、应用情况。
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徐佩若张泽廷匡国柱黄少烈姚善泾梁斌赵洪余宝乐王保国乐清华陈砺陈纪忠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
非贵金属室温CO氧化催化剂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文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铜锰氧化物催化剂,以CO催化氧化作为目标反应,考察了各种制备条件——沉淀剂种类、滴加顺序、原料液[Cu]/[Mn]比、沉淀温度、老化时间、老化pH值等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室温下用于CO氧化的铜锰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该催化剂相比商品化的霍加拉特剂,具有更好的室温活性和活性稳定性。
李明王东辉张泽廷董同欣史喜成
关键词:非贵金属催化剂CO氧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