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晖

作品数:384 被引量:937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7篇会议论文
  • 10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13篇医药卫生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3篇骨折
  • 89篇关节
  • 63篇疗效
  • 55篇股骨
  • 44篇手术
  • 39篇地震
  • 39篇螺钉
  • 39篇内固定
  • 35篇胫骨
  • 35篇钢板
  • 29篇踝关节
  • 29篇创面
  • 28篇影像
  • 27篇挤压综合征
  • 22篇地震伤
  • 21篇坏死
  • 20篇关节置换
  • 19篇微创
  • 17篇置换术
  • 17篇髋关节

机构

  • 377篇四川大学华西...
  • 18篇四川大学
  • 14篇北京大学
  • 12篇北京积水潭医...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成都大学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383篇张晖
  • 205篇刘雷
  • 203篇方跃
  • 194篇屠重棋
  • 192篇王光林
  • 169篇裴福兴
  • 122篇黄富国
  • 113篇杨天府
  • 63篇段宏
  • 60篇易敏
  • 55篇项舟
  • 55篇岑石强
  • 40篇宋跃明
  • 40篇钟刚
  • 37篇闵理
  • 35篇刘洋
  • 32篇沈彬
  • 29篇康鹏德
  • 28篇杨静
  • 27篇周宗科

传媒

  • 34篇第二届海峡两...
  • 32篇第十届西部骨...
  • 20篇中国修复重建...
  • 16篇第七届全国创...
  • 14篇中华创伤骨科...
  • 12篇第20届中国...
  • 11篇中华骨科杂志
  • 9篇中华创伤杂志
  • 8篇第七届西部骨...
  • 7篇四川大学学报...
  • 6篇中国骨伤
  • 6篇第八届全国创...
  • 6篇四川省医学会...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华骨与关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华西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6篇2016
  • 29篇2015
  • 127篇2014
  • 14篇2013
  • 16篇2012
  • 62篇2011
  • 14篇2010
  • 35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3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与软组织联合重建矫正僵硬性高弓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骨性结构与软组织联合重建矫正僵硬高弓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我科共治疗高弓内翻畸形患者10例(13足),其中男6例(7足)女4例(6足),年龄17-44岁,平均25....
张晖屠重棋王光林刘雷方跃
交通伤致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急诊与延期治疗交通伤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09年3月急诊和延期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交通伤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各20例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开放骨折、合并腓骨...
刘雷屠重棋杨天府王光林方跃段宏张晖裴福兴
组合式半骨盆置换术后围术期康复干预对患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康复治疗对骨盆恶性肿瘤半骨盆切除、组合式半骨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04年9月至2007年5月采用半骨盆切除、组合式半骨盆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盆恶性骨肿瘤8例.其中软骨肉瘤...
朱红廉士海段宏闵理张晖刘洋屠重棋裴福兴
关键词:半骨盆切除
利用层状支架一体化修复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目的:层状支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完整性,已经成为骨软骨缺损修复的重要载体。利用不同设计理念和制作方式的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者取得了不同程度的修复效果,但最理想的设计方式仍未明确;除此之外,支架的固定也成为骨软骨缺损...
刘明余曦黄富国方跃岑石强刘雷张晖项舟
关键词:骨软骨仿生学
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在旋前型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男35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平均33.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摔伤5例,高处坠落伤4例,扭伤6例,运动伤4例,砸伤7例。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Ⅳ度44例,旋前外展型Ⅲ度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10 d,平均7 d。术后参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踝关节疼痛程度。摄双侧踝关节X线片和CT,测量内踝间隙(medial clear space,MCS)、下胫腓联合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FCS)、外踝尖至距骨外侧突距离(distal fibular tip to lateral process of talus,DFTL)以及下胫腓联合前间距、后间距和外踝扭转角,并进行比较。结果术中止血带应用时间为55~90 min,平均72.5 min;透视次数5~13次,平均8.9次。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5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48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健、患侧MCS、TFCS、DFTL、下胫腓联合前间距及后间距、外踝扭转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无踝关节失稳发生,5例踝关节出现退变(Kellgren-LawrenceⅡ级)。AOFAS评分为85~95分,平均90.84分。踝关节活动度背伸15~25°,平均20.24°;跖屈30~50°,平均42.56°。疼痛VAS评分0~5分,平均1.23分。结论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能充分显露胫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修复踝关节周围骨-韧带损伤,有助于下胫腓联合和胫距关节解剖复位,降低术后踝关节退变发生率。
孙振辉陈宇张晖张晖李楠张弢马信龙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内固定
前足锁定钢板治疗陈旧性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使用前足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一组陈旧性Lisfranc损伤患者进行术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估,探讨此类损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前足...
张晖屠重棋王光林刘雷方跃
关键词:LISFRANC损伤陈旧骨折钢板内固定
STAR全踝关节置换术的中期临床疗效和影像评价
目的探讨STAR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采用STAR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3例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资料。手术时患者平均年龄59岁(范...
李亚星张晖
文献传递
改良分期分部策略治疗C3型Pilon骨折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改良分期分部策略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采用改良分期分部策略治疗的23例C3型Pil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4例,女9例;年龄22~61岁,平均47.9岁。23例均为高能量损伤,其中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12例。1例为GustiloⅢA型开放骨折,经早期扩创后创面未见明显感染征象;其余患者均为闭合骨折。受伤至入院时间3~40 h,平均16.4 h。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22±1.17)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为0分。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分别为(1.13±0.26)、(4.79±0.93)°。22例合并腓骨骨折。一期采用后方入路复位胫骨后柱骨折、外支架临时辅助固定;待软组织危象解除后,二期经前方入路行最终复位内固定。结果23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84个月,平均26.6个月。一期手术前等待时间为4~47 h,平均23.4 h;两期手术间隔时间为6~11 d,平均7.9 d。一期手术时间为60~90 min,平均67.8 min;二期手术时间为110~160 min,平均124.1 min。住院时间为15~28 d,平均23.5 d。二期术后1例(4.35%)出现止血带麻痹症状,2例(8.7%)发生胫前切口延迟愈合;其余患者两期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早期并发症发生。影像学复查示,术后3个月关节面复位质量达优19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末次随访时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骨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7例出现不同程度骨关节炎表现。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89±0.88)分,AOFAS评分为(81.3±7.8)分;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分别为(10.23±5.05)、(20.97±3.9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分期分部策略中一期胫骨后柱固定及减压为二期手术提供了关节面复位模板,提高了复位质量,还缩短了两期手术间隔时间和二期手术时间,能获得较好疗效。
陈宇张晖刘熹李亚星秦博泉任毅吴仕舟黄富国
关键词:分期手术内固定切开复位
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研究
2006年
背景:目前,对于治疗疑似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抗生素使用原则还没有共识。本研究旨在建立这样一个用药原则。方法:对1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些患者进行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翻修术时,共194个标本得到了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患者的一般信息、并存疾病情况、细菌种类、抗生素敏感性资料以及翻修术后细菌培养出现阳性结果所需要的天数均被记录。结果:共110髋、84膝得到的标本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70%为慢性感染,17%为急性术后局部感染,13%为急性血源性感染。翻修术后出现阳性培养结果的平均时间为3天。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占绝大多数。在这些细菌中,88%对庆大霉素敏感,96%对万古霉素敏感,61%对头孢唑林敏感。多数的耐药菌来自于先前有过抗生素治疗失败史的患者。术后急性感染的菌株比慢性感染或血源性感染的菌株更易发生耐药。血源性感染患者分离得到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唑林都有高度的敏感性。结论:对疑似假体周围感染的经验性抗生素用药应该在对感染进行分类和确定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指导下进行。我们认为,在得到培养结果之前,急性血源性感染应该一开始就使用头孢唑林和庆大霉素的联合治疗。所有术后慢性或急性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或不能明确革兰氏染色结果的细菌感染都应该用万古霉素。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应该用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混合感染应该联合使用万古霉素和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霉素。另外,我们认为如果在术后第4天还没有得到细菌培养或是其他确诊的阳性结果就应该结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可信水平:诊断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ERIC FULKERSONCRAUG JDELLA VALLEBRENT WISEMICHAEL WALSHCHARLES PRESTONPAUL EDI CESARE张晖裴福兴(校)
关键词:抗生素敏感性感染细菌术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跨关节支撑钢板和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较为困难,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方法。近年来有应用跨关节支撑钢板治疗的报道,但是,跨关节支撑钢板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跨关节支撑钢板与外固定支架结合或不结...
刘跃辉段法闵理张晖屠重棋
关键词:桡骨骨折生物力学外固定支撑钢板
文献传递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