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死亡率
  • 2篇污染
  • 2篇空气污染
  • 1篇对心
  • 1篇性别
  • 1篇血管
  • 1篇年龄
  • 1篇住院
  • 1篇住院病例
  • 1篇住院病例分析
  • 1篇最高容许浓度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急性影响
  • 1篇疾病死亡
  • 1篇疾病死亡率
  • 1篇SARS
  • 1篇病例

机构

  • 4篇太原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张晓萍
  • 3篇张燕萍
  • 2篇张志琴
  • 2篇刘旭辉
  • 2篇李晋芬
  • 2篇李海平
  • 1篇刘力
  • 1篇李俊生
  • 1篇梅志强
  • 1篇赵宝新
  • 1篇梅林
  • 1篇王敏
  • 1篇邓晓为
  • 1篇王素萍
  • 1篇张国红
  • 1篇韩红
  • 1篇苏兵
  • 1篇刘燕
  • 1篇关彩萍
  • 1篇何进凯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太原市颗粒物空气污染与人群每日死亡率的关系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研究颗粒物空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样条函数模型分析2004至2005年太原市每日死亡率时间序列数据,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暴露变量,同时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趋势、气象因素、周日亚元变量以及其他空气污染物等的混杂影响。结果:PM10与各种死因别死亡率为非线性相关,呈现阈值现象。经微分推导,总死亡率、恶性肿瘤死亡率、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合计死亡率阈值分别为85.00μg/m3、89.59μg/m3和122.54μg/m3。结论:太原市PM10与人群每日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为非线性相关,呈现阈值现象,与欧美国家不同。
张燕萍张志琴刘旭辉张晓萍封宝琴李海平
关键词:空气污染死亡率最高容许浓度
太原市空气污染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急性影响的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定量化研究太原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急性影响。方法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4年太原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资料,从太原市气象局获得气象资料,大气污染资料来源于太原市环境监测站。采用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进行太原市大气污染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回归分析,同时控制气象因素、时间趋势、周日效应混杂因素的影响。以Bootstrap抽样法对数学模型的共曲线性进行校正并估计误差。结果2004年太原市空气中PM10、SO2、NO2、CO的日均浓度分别为173.55、79.34、23.03、2214.59μg/m3;太原市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为7例/日。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O2、CO、PM10浓度与温度的相关性的顺位为SO2(r=-0.7016,P<0.01)>CO(P=-0.4383,P<0.01)>PM10(r=-0.2162,P<0.01)。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GAM时序分析结果均显示,SO2和NO2同时引入,PM10和CO的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而SO2和NO2在模型中未呈现统计学意义。Bootstrap校正共曲线性误差后,全污染物累积效应模型中,PM10的RR为1.216(95%CI:1.057~1.399),CO的RR为1.156(95%CI:1.061~1.263)。结论太原市大气PM10和CO污染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具有急性影响。SO2和CO浓度与温度具有相关性,提示SO2和CO与冬季采暖有关。对颗粒物而言,除采暖因素以外还存在其他重要的污染源。
张燕萍张志琴张晓萍封宝琴李海平
关键词:空气污染死亡率
山西省SARS流行病学及传播预防研究
赵宝新张燕萍邓晓为梅志强刘力关彩萍梅林牛乔何进凯王素萍刘旭辉张晓萍刘燕苏兵李晋芬李俊生史建平封宝琴韩红解贞莉张国红王敏白淑美汪援农
该项目为山西省科学技术厅2003年下达的山西省科技公关计划项目。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我国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山西省仅次于广东和北京位于中国大陆第三位。因此,对山西...
关键词:
关键词:SARS流行病学
大同市住院病例分析
2009年
目的通过住院病例分析,了解山西省大同市疾病谱特征,为疾病预防控制、政府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大同市2005~2006年度电子病例,Microsoft Access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大同市住院病例中,男女构成比接近(1:1.03),0~5岁年龄组构成比较大(13.42%);年龄越小,住院时间越短;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0~14岁年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8d,>75岁年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3.9d;住院病因中,依据ICD一位码分类,前五位的疾病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15072,16.4%)、消化系统疾病(1359514.84%)、循环系统疾病(1095711.96%)、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8216 8.9695%)、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7803 8.519%);按ICD三位码分类,前五位疾病因分别为肺炎(4.60%)、胆石病(2.88%)、多发性和未特指部位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63%)、慢性缺血性心脏病(2.56%)和脑梗死(2.26%);结论0~14年龄组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7682,46.4%);45~64年龄组主要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4539,21.54%);>65岁年龄组的首位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5202,28.43%)。青壮年(15~44年龄组)分性别分析,男性排首位的为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4026,33.53%),女性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8216,34.7%)。
高丽张晓萍李晋芬
关键词:住院病例年龄性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