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铭

作品数:7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人事厅外国专家局聘请外国专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炎
  • 5篇类风湿
  • 5篇类风湿关节炎
  • 5篇风湿
  • 5篇风湿关节炎
  • 3篇血清
  • 3篇患者血清
  • 3篇关节
  • 2篇维生素D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病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脂联素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变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明铭
  • 7篇张锐
  • 7篇徐建华
  • 4篇徐胜前
  • 2篇邹延峰
  • 2篇洪琼
  • 2篇周瀛
  • 1篇何凡
  • 1篇黄淑婷
  • 1篇唐茜
  • 1篇姚寿林
  • 1篇丁长海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9
2013年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0例RA患者及8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酶联免疫法测定其25(0H)D浓度,比较RA患者25(OH)D水平的变化;同时运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定RA患者骨密度,双手X线Sharp评分(SHS)评定患者骨侵蚀及狭窄程度并详细记录RA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计算疾病活动性。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17±6)ne4ml与(23±6)ng/ml,t=--6.624,P〈0.01],且RA患者25(OH)D不足者明显多于健康对照组(98.5%与87.5%,X2=26.291,P〈0.01);②25(OH)D水平分别与RA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TJC)、关节肿胀数(SJ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生活质量(HAQ)评分等呈负相关(r=-0.370,-0.307,-0.243,-0.369,-0.175,-0.381,P均〈0.05);③根据DAS28评分,稳定或轻度活动组明显高于中度活动组和重度活动组的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P均〈0.05);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RA患者血清25(0H)D水平减低是疾病活动性的危险因素(6—0.46,P=-0.029);④25(0H)D水平与RA患者骨侵蚀度无相关性(P〉O.05);⑤根据骨密度分为RA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3组间的25(OH)D水平呈依次下降趋势且相互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血清25(OH)D是其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898,95%C10.830~0.972,P=-0.008)。结论RA患者血清25(0H)D水平显著低下,与RA疾病活动性、骨质疏松相关;25(OH)D水平减�
洪琼徐建华徐胜前张锐张明铭邹延峰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维生素D骨质疏松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Th17与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L-23、TGF-β的水平,探讨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5名RA患者和23名正常对照者血清及8名RA患者关节液中IL-17、IL-6、IL-23和TGF-β的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RA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关节液中IL-17水平较血清中明显升高。血清IL-17及IL-23水平与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等病情活动指标正相关。严重骨破坏组血清IL-17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7水平对骨侵蚀有显著影响。结论:RA患者Th17与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L-6、IL-23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活动及骨质破坏相关,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和病情进展。
姚寿林徐建华唐茜张锐张明铭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TH17TREG细胞因子
脂联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测定RA患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探讨脂联素在RA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53例RA及31名健康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脂联素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RA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8)txg/ml和(8±4)04/ml,t=3.694,P=0.0023。RA组脂联素与RF、抗CCP抗体滴度呈负相关(r=-0.301,r=-0.290,P均<0.05),与球蛋白、IgA、IgM呈正相关(r=0.492,r=0.431,r=0.485,P均<0.05),与ESR、CRP、DAS28、体质量指数(BMI)、抗链球菌溶血素(ASO)、IgG、肝肾功能、Tc、TG、补体、凝血酶原时间(PT)系列等无相关性(JP均>O.05)。病程10~15年的RA患者脂联素与BMI呈负相关(r=-0.197,P<0.05)。结论脂联素可能与RA的自身抗体产生有关,参与RA炎性活动过程。
周瀛徐建华徐胜前张锐张明铭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自身抗体脂联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RA患者106例(RA组)以及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相匹配的健康人63例(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其正位脊柱L2~4及左侧股骨近端各部位包括股骨颈、Ward’s区、大转子区的骨密度(BMD)。同时详细记录RA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结果①RA组OP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RA组Ward’s区和大转子区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RA女性组OP发生率较男性组无明显差异,但女性组大转子区BMD较男性组明显降低(P<0.05);③RA绝经组OP发生率较未绝经组明显增高(P<0.05),且RA绝经组各部位BMD均明显低于未绝经组(P<0.01);④RA OP组与非OP组比较,血清25(OH)D水平更低(P<0.01),年龄更大(P<0.01),但Sharp评分无明显差异;⑤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A患者的病程分别与其股骨颈以及大转子区BMD呈负相关(r=-0.245,-0.346,P<0.05),红细胞沉降率与L3区BMD呈负相关(r=-0.218,P<0.05),生活质量评分与大转子区BMD呈负相关(r=-0.204,P<0.05);⑥RA激素组OP发生率较非激素组明显增高(P<0.05),且RA激素组患者各部位BMD均明显低于非激素组(P<0.05);⑦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激素和绝经是OP的危险因素,而25(OH)D是RA患者OP的保护因素。结论 RA患者O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匹配的对照组,除年龄、绝经等传统的OP的危险因素外,任何剂量激素、病程长和25(OH)D水平下降都是RA高发OP的危险因素,而生活质量降低和红细胞沉降率等炎性指标也可能参与RA相关性OP的发生。
洪琼徐建华徐胜前张锐张明铭邹延峰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RA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RA1组)及年龄、性别、病程相匹配的30例RA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RA2组),以上两组合并为RA组,同时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RA患者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8.25±91.87)ng/ml vs.(44.50±17.06)ng/ml,P<0.001];RA1组明显高于RA2组[(172.61±96.84)ng/ml vs.(118.28±76.71)ng/ml,P<0.05];(2)RA1组VEGF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呈正相关(r=0.365,P=0.003;r=0.431,P=0.013;r=0.425,P=0.001),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329,P=0.011)。RA组VEGF与红细胞沉降率、CRP、血小板呈正相关(r=0.312,P=0.007;r=0.351,P=0.007;r=0.580,P=0.001),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428,P=0.001),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P>0.05)。(3)神经重度损伤组与轻中度损伤组VEGF无统计学差异[(179.59±138.03)ng/ml vs.(140.50±78.25)ng/ml,P>0.05];(4)上肢受累[(165.19±77.09)ng/ml]、下肢受累[(173.09±79.81)ng/ml]及上下肢均受累[(135.74±63.22)ng/ml]的RA周围神经病变患者VEGF水平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RA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VEGF明显高于不合并神经病变的RA患者,提示VEGF可能与提示RA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有关,但不能提示神经受损程度和损伤区域。
周瀛徐建华徐胜前张锐张明铭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CTD-ILD患者为CTD-ILD组,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CTD-ILD患者的血清25(OH)D浓度,评价25(OH)D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TD-ILD组25(OH)D平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99,P<0.05)。25(OH)D水平与CTD-IL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沉(ESR)呈负相关(r=-0.374,-0.372,P<0.05),与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呈正相关(r=0.352,P<0.05)。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ILD与系统性硬皮病(SSc)-ILD组的FVC%水平低于其他类型CTD-ILD的FV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P<0.05)。根据肺功能水平高低,分为肺功能正常组、轻度肺功能损伤组、中度肺功能损伤组及重度肺功能损伤组,4组间的25(OH)D水平呈依次下降趋势,且相互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及轻度损伤组25(OH)D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及重度肺功能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D-ILD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下,且与肺功能的减退有关,在CTD-IL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作用。
程方月黄淑婷张锐张明铭徐建华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炎维生素D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OA)患者血清瘦素(LPT)水平与骨密度(BMD)、膝X线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7例膝OA患者血清LPT水平;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测定患者全身、骨盆、腰椎、股骨的BMD及全身脂肪肌肉质量;用X线评估膝关节骨赘(OP)分级及关节间隙狭窄(JSN)分级;根据国际测量学会(ISCD)及临床实践将受试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根据国际肥胖协作组(ISAO)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分析LPT水平与BMD、膝X线Kellgren-Lawrence(K-L)分级、JSN分级、OP分级及体质指数(BMI)等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①87例受试者中女性LPT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1);②血清LPT水平与腰围、臀围、腰臀比、BMI、体脂百分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全身脂肪重量、躯干脂肪重量呈正相关(P<0.05),与全身BMD呈负相关(P<0.05);腰围、TC和年龄是LPT水平的影响因素。③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的LPT水平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骨质疏松组较骨量减少组血清LPT明显升高(P<0.05),且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④血清LPT水平与左、右膝股骨内OP呈正相关(P<0.05)。LPT是影响左、右膝股胫骨外JSN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左、右膝胫骨内OP是影响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肥胖是膝OA的危险因素,血清LPT可能介导肥胖对膝OA关节软骨的破坏作用。OP分级、JSN分级较传统的膝K-L分级更敏感、可靠,OP的放射学分级对患者疼痛评估有指导意义。
何凡徐建华丁长海张明铭张锐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瘦素骨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