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惠丽

作品数:20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盐酸
  • 2篇溶栓
  • 2篇情感障碍
  • 2篇卒中后
  • 2篇细胞
  • 2篇疗法
  • 2篇脑卒中后
  • 2篇颈动脉
  • 2篇静脉溶栓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高血压

机构

  • 20篇石河子大学医...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周口市中心医...

作者

  • 20篇张惠丽
  • 9篇王宏
  • 6篇耿玉荣
  • 6篇张云霞
  • 5篇梁华峰
  • 5篇姚恩生
  • 5篇刘春红
  • 3篇刘桂云
  • 3篇唐娟
  • 3篇余鹃
  • 3篇申婧
  • 3篇田凤
  • 2篇唐燕
  • 2篇李晓军
  • 2篇冯丽娜
  • 2篇谢靖
  • 2篇张换
  • 1篇柳英杰
  • 1篇徐上知
  • 1篇张桂青

传媒

  • 3篇农垦医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和态度及行为水平及其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水平,分析知信行的相关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估干预效果。方法2018-04-10-2018-05-31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石河子市8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180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脑卒中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基线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299份。随后对抽取的8个社区居民经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对第一阶段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二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217份,得出干预后情况。结果石河子市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的知识、态度得分分别为(13.03±8.24)和(10.51±5.00)分。女性、年龄36~45岁和46~55岁组、文化程度越高、社区开展过脑卒中宣传、参加过社区培训、有脑卒中家族史、得过脑卒中的居民得分高于相应的其他组,均P<0.05。整体问卷合格率为23.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525,95%CI为0.384~0.719,χ^(2)=16.186,P<0.001)、年龄(OR=1.267,95%CI为1.100~1.460,χ^(2)=10.741,P<0.001)、文化程度(OR=0.592,95%CI为0.515~0.681,χ^(2)=54.301,P<0.001)、社区开展宣传情况(OR=2.826,95%CI为2.005~3.982,χ^(2)=35.202,P<0.001)、参加社区培训情况(OR=2.703,95%CI为1.817~4.019,χ^(2)=24.100,P<0.001)、脑卒中家族史(OR=2.366,95%CI为1.545~3.625,χ^(2)=15.662,P<0.001)、脑卒中个人史(OR=3.540,95%CI为2.039~6.145,χ^(2)=20.183,P<0.001)为问卷合格的影响因素。经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的知识、态度得分分别为(16.26±8.34)和(12.37±3.94)分,均比干预前提高,对相应条目的知晓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加强社区教育可以提高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为脑卒中防治打好基础。
申婧庄要红王鹏刘春红张惠丽姚恩生
关键词:脑卒中知识健康教育
H型高血压与ACI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10μmol/L将254例ACI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高Hcy合并高血压)130例、高血压组(高血压而Hcy水平正常)42例、HHcy组(高Hcy而血压正常)32例、对照组(血压、Hcy水平均正常)50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H型高血压、Hcy、高血压、胱抑素-C(Cyst-C)与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H型高血压组与HHcy组的Hcy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Hcy、Cyst-C水平有逐步升高的趋势;高Hcy加剧了斑块的不稳定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Hcy、Cyst-C、尿酸是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病变程度最严重,H型高血压、高血压、Hcy、Cyst-C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ACI的发生、发展。
张换张惠丽雍心愿耿玉荣冯丽娜
关键词: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
伴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评价在溶栓时间窗内,对伴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245例,均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36 h内复查颅脑CT,36 h^7 d完成颅内血管评估。根据血管评估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无UIAs组(n=224)和UIAs组(n=21)。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和溶栓7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分级,以及溶栓后的出血情况。结果共检出伴UIAs患者21例(8.6%),UIAs 25个,直径为2.0~8.0 mm,平均直径为(4.1±1.7)mm。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吸烟率、饮酒率、合并糖尿病发生率、合并高血压发生率、合并高脂血症发生率、合并心房颤动发生率、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前BMI、收缩压、舒张压,溶栓次日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小板计数、尿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IAs组患者溶栓次日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低于无UI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和溶栓7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7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90 d后,两组患者mRS为0~2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非症状性颅内出血(N-s ICH)、症状性颅内出血(s 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HA)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8.0 mm UIAs的AC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可能不会增加患者的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这为静脉溶栓患者的选择和判断提供了依据,但结果仍需大样本研究的证实。
耿玉荣柳英杰张云霞刘春红王宏张惠丽
关键词:脑梗死颅内动脉瘤血栓溶解疗法
多模式教学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为合格医务人员的重要时期。我们将目前流行的多种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当中,进行对比和评价各自的优缺点。优化教学方案,得到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规培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员人际沟通能力,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诊疗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姚恩生唐燕张云霞张惠丽刘桂云刘春红李晓军余鹃唐娟谢靖耿玉荣梁华峰冯丽娜申婧田凤欧华静王宏
关键词:临床教学住院医师神经内科
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首发脑梗死患者158例,再发脑梗死患者236例和正常对照者68例,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项和焦虑量表-14项进行情感测定;根据64排CT及MRI确定脑神经功能损害部位;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并记录结果,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8例对照组抑郁占10.3%,焦虑占13.2%;158例首发脑梗死组抑郁占67.7%,焦虑占65.8%;236例再发脑梗死组抑郁占77.1%,焦虑占73.7%。首发脑梗死组与再发脑梗死组比较,抑郁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合并抑制焦虑在多发病灶、高血压病、糖尿病、年轻患者、肌力≤3级、脑叶/丘脑、左侧基底节、皮质前部、白质病变、住院时间、出院时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脑梗死组在焦虑/躯体化、体重、日夜变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和绝望感、躯体化焦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影响脑梗死患者的情感障碍,而且相互影响和作用;脑梗死组合并抑郁焦虑神经功能缺损重,日常生活能力低下,影响脑梗死的预后。
刘春红姚恩生唐娟孙侃余鹃徐上知张惠丽
关键词:脑梗死情感障碍影响因素
20例臂丛神经痛的临床鉴别诊断
2006年
张惠丽张云霞
关键词:臂丛神经痛痛性周围神经病
盐酸普拉克索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老年帕金森病痴呆的疗效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分析盐酸普拉克索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老年帕金森病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在此常规基础上治疗上给予盐酸普拉克索,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两组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精神状态、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提高,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相关因子胱抑素(Cys)C、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PARK)7水平均明显降低,神经营养因子(NT)-3水平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相关因子CysC、PARK7、NT-3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嗜睡、头晕、胃肠不适、开关现象症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可以明显提高精神状态、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帕金森病,降低CysC、PARK7水平,提高NT-3水平,疗效显著。
田凤刘春红姚恩生梁华峰唐娟高源张惠丽
关键词:帕金森病痴呆盐酸普拉克索丁苯酞软胶囊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2518G/A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及MCP-1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CI)的关系及其与脑梗死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00例新疆哈萨克族脑梗死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MCP-1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MCP-1(178.23±13.5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36.88±15.21)ng/L(t=4.385,P<0.05);脑梗死患者中、重型组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中型组(P<0.05);脑梗死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439、7.853,P<0.05);脑梗死重型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轻型组(χ2=7.627,P<0.05)。结论 MCP-1基因-2518G/A位点的G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上调MCP-1表达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梁华峰王宏张云霞张惠丽余鹃
关键词:趋化因子CCL2多态性单核苷酸
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后PTSD发病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系统与患者脑卒中后出现PTSD的关系。方法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评价观察组脑卒中后PTSD患者与对照组脑卒中后未发生PTSD患者的人格特征和社会心理状态,并通过对比分析各量表评分结果从而探讨患者的人格及社会支持系统对脑卒中后PTSD发病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脑卒中后PTSD患者SSR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脑卒中后未发生PTSD患者(P<0.05);研究组EPQ-RS量表中E量表、L量表评分情况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EPQ量表中N量表、P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格特征和社会的支持对脑卒中后PTSD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此项特点接诊后准确评估脑卒中患者社会心理状态,及早的对高危人群提供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PTSD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徐婧姗张桂青时若欢张惠丽
关键词:脑卒中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特征社会支持
吸烟与男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吸烟与男性脑梗死阿替普酶(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部分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均在4.5h以内并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男性患者,分为吸烟和不吸烟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溶栓7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症状性脑出血,90天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 m RS)评分。结果:入组105名男性患者,包括吸烟组45人(42.9%)和不吸烟组60人(57.1%)。两组入院时及一周后的NIHSS评分统计学未见明显差异(P=0.176)。随访3个月后,预后良好的患者(m RS=0-1)在两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86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轻和入院时低的NIHSS评分与良好预后明显相关,分别是年龄(OR=0.962,95%CI=0.932-0.992,P=0.014),入院时NIHSS评分(OR=1.253,95%CI=1.090-1.441,P=0.002)。吸烟与良好预后无相关性(OR=0.935,95%CI=0.431-2.029,P=0.866)。结论:男性青年和轻型卒中与溶栓后良好预后明显相关,吸烟与男性脑梗死rt-PA溶栓后良好预后无相关性。
姚恩生唐燕张云霞张惠丽申婧田凤王宏
关键词:脑梗死吸烟预后静脉溶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