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忠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熔体
  • 4篇合金
  • 3篇氢含量
  • 3篇铝熔体
  • 2篇熔炼
  • 2篇气孔
  • 2篇铝合金
  • 1篇动力学
  • 1篇液态
  • 1篇液态结构
  • 1篇遗传性
  • 1篇中间合金
  • 1篇熔炼过程
  • 1篇熔体结构
  • 1篇铸件
  • 1篇细化剂
  • 1篇铝硅
  • 1篇铝硅合金
  • 1篇晶粒
  • 1篇晶粒细化

机构

  • 6篇山东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南联合大学

作者

  • 7篇张忠华
  • 7篇边秀房
  • 3篇刘相法
  • 1篇张宝荣
  • 1篇亓效刚
  • 1篇刘国栋
  • 1篇秦敬玉
  • 1篇张景祥
  • 1篇王伟民
  • 1篇孙益民
  • 1篇杨守仁

传媒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2篇铸造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金属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4篇2000
  • 3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铝熔体除氢过程动力学被引量:11
2000年
研究了铝熔体除氢时的除气和再吸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铝合金熔体除氢后 ,静置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最佳除氢效果 ,静置时间和熔体表面状态有关 :除氢后立即扒去表面浮渣 ,静置 5~ 6min为最佳 ;带渣静置 ,一般为 1 0~ 1 2min。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铝熔体中氢的动力学模型 。
张忠华边秀房刘相法
关键词:铝熔体除氢动力学铝合金铸件
铝的熔体结构与氢含量被引量:13
2000年
通过测量铝熔体中的氢含量,研究了随过热温度的变化铝熔体中氢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升高至 780℃附近熔体氢含量发生突变,液态 Al的 X射线衍时数据表明, Al的相关半径和配位数随温度的变化也在 780 ℃附近有所变化讨论了
张忠华边秀房秦敬玉王伟民刘相法
关键词:氢含量过热温度液态结构熔体结构
新型高效PM磷变质剂被引量:23
2000年
论述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磷变质剂。试验结果表明 :用 PM对 Al-2 0 Si过共晶合金进行处理后 ,具有良好的变质效果 ,变质前 ,初晶 Si呈粗大六角形板片状 ,共晶 Si呈粗大针状 ,平均晶粒尺寸约为 2 50μm;变质后 ,初晶 Si和共晶 Si都很细小 ,呈块状和短棒状 ,晶粒尺寸干砂型为 4 0~ 50 μm,金属型为 2 0~ 30 μm。用 PM变质后 。
张忠华张景祥边秀房刘相法张宝荣杨守仁刘国栋
关键词:铝硅合金变质剂氢含量
原材料中的氢在熔炼过程中的遗传性被引量:13
1999年
用英国HYSCANⅡ测氢仪实验研究铝液氢含量表明,原材料中的气孔存在着遗传性,原材料中的氢也存在着遗传性,而气孔中氢的遗传只是原材料中氢的遗传的一部分,相应地提出了遗传效率的概念。
张忠华亓效刚孙益民边秀房
关键词:气孔遗传性熔炼铝熔体
铝熔体精炼处理后确定最佳浇注时间的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用英国制造的HYSCAN Ⅱ测氢仪, 试验研究了铝合金精炼时的除气和再吸气过程, 并对其机理做了分析, 建立了氢原子运动模型。试验发现, 铝熔体精炼后, 静置一段时间才达到最佳除气效果。静置所需时间和熔体表面状态有关: 精炼后立即扒去表面浮渣, 静置5 ~6 分钟为最佳; 带渣静置, 一般为10~12 分钟。铝熔体应当在达到最佳除气效果时浇注。
张忠华边秀房
关键词:铝熔体精炼氢含量浇注熔炼
锶变质处理对熔体吸氢及气孔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4
1999年
锶变质处理促进熔体吸氢,原始氢含量较低时,熔体吸氢显著;原始氢含量较高时,熔体吸氢不明显,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的那部分氢逐渐析出。未变质处理的试样,气孔呈不规则缝隙状,内壁粗糙;变质处理后的试样,气孔多是规则的形状,内壁光滑圆整。
张忠华边秀房
关键词:AL-SR中间合金变质处理气孔
变形铝合金晶粒细化的进展被引量:23
2000年
综述了变形铝合金晶粒细化方法、细化机理和使用现状。提出了工业用变形铝合金晶粒的高效细化策略,并对晶粒细化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张景祥张忠华边秀房
关键词:变形铝合金晶粒细化细化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