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侠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絮凝
  • 2篇膳食纤维
  • 2篇薯渣
  • 2篇流体
  • 2篇马铃薯渣
  • 2篇可溶性膳食
  • 2篇可溶性膳食纤...
  • 1篇大洋
  • 1篇大洋岩石圈
  • 1篇地质
  • 1篇地质作用
  • 1篇多糖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絮凝机理
  • 1篇絮凝剂
  • 1篇选矿
  • 1篇选矿废水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 1篇洋中脊

机构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作者

  • 7篇张侠
  • 4篇王荣民
  • 4篇何玉凤
  • 3篇张玲
  • 3篇刘世磊
  • 2篇翟世奎
  • 2篇于增慧
  • 2篇晏得珍
  • 1篇李慧茹
  • 1篇潘素娟
  • 1篇张振花
  • 1篇王华

传媒

  • 2篇海洋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热液区热液流体B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性差异被引量:1
2019年
硼(B)是流体迁移元素,趋向于在热液流体中富集而成为常量元素。不同来源的B其同位素组成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B的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可标识热液流体(元素)的物质来源、水–岩反应程度及沉积物(元素)混入等重要过程,对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示踪意义。迄今,对全球主要热液活动区热液流体中B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特征已做了大量的测试分析及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重要研究成果。但是,对不同地质背景(构造环境)条件下热液流体中B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特征尚缺乏系统性的对比分析,进而对造成不同环境热液流体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性差异的原因或机制尚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在获取了洋中脊和弧后盆地主要热液活动区热液端元流体中B的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数据的基础上,定量估算了热液流体中B的主要来源,并对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热液端元流体中B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及成因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热液活动区热液端元流体的δ11B值都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水–岩反应过程中不同来源B的混合是热液流体B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无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热液区热液流体中的B主要为海水与基底岩石来源B的混合,弧后盆地岩浆挥发性组分对热液系统的直接贡献及两种不同地质背景下基底岩石地球化学组成与水–岩反应程度的差异是其热液端元流体B同位素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有沉积物覆盖的弧后盆地热液区,热液流体中B的同位素组成与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异常低的δ11B值,水–岩反应过程中沉积物来源B的加入是导致热液流体中δ11B值系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沉积物的吸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热液流体的B同位素组成。有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热液区热液流体同样�
张侠张侠于增慧翟世奎徐婕
关键词:热液流体洋中脊弧后盆地
PAA/HB去除白钨矿选矿废水COD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酸碱联用水处理工艺对选矿废水中的水玻璃进行混凝反应,消除了废水中悬浮物和重金属对选硫和选钨指标的影响。其次,利用聚丙烯酸/硫酸酸化膨润土(PAA/HB)复合物对混凝后选矿废水中的COD去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酸碱联用混凝沉淀后的澄清选矿废水1 L,在20℃下,吸附剂用量为1.0 g,pH=5.0,100 r/min振荡2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最高达78.9%。处理后的废水可全部回用到磨矿、选硫及重选作业,真正实现了"零排放",达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
何玉凤王华张侠晏得珍李慧茹王荣民
关键词:选矿废水
聚铁和聚铝类絮凝剂的改性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0年
作为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类重要的水处理剂,絮凝剂的高分子化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其中,无机高分子因其成本低、应用广泛而受到关注。本文在对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近年来聚铁和聚铝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详细综述,包括絮凝剂的改性,如无机改性、有机改性、微生物改性,以及它们在印染废水、造纸废水、淀粉废水等处理中的应用。指出了它们的发展前景,即高效、廉价、环保是新型絮凝剂研制的目标。
张振花何玉凤张侠晏得珍刘世磊张玲王荣民
关键词:聚铁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改性
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构造背景下流体的地质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存在形式:H2O、H+和(HO)−)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水”既可以以流体或熔体的形式存在,又可以存在于含水矿物、名义上的无水矿物和致密含水镁硅酸盐中。在本文中,“流体”是指以水为主体包括溶解于水中或随水迁移的元素和化合物。在俯冲带的地震作用、地幔部分熔融、岩浆作用以及海底热液活动等重大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俯冲带是水化了的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进入地球深处的关键部位,也是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在俯冲带,流体随俯冲的岩石圈板块进入地球深部,部分在挤压和摩擦热的作用下脱逸俯冲的岩石圈板块,连同岩石矿物变质所产生的水进入上覆地幔楔,从而降低上覆地幔物质的熔点,产生岩浆;岩浆上升一方面加热了沿裂隙或物质间隙下渗的海水,另一方面也会因岩浆冷却产生岩浆作用后期热液流体,这些加热的下渗海水和岩浆作用后期流体构成了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物质基础;海底热液活动不仅将大量地下元素或物质输入大洋水体从而影响了大洋海水的物质组成及生态环境,而且在海底形成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液多金属矿体。因此,流体是贯穿板块俯冲及其所产生的各种重要地质作用过程的介质,从而成为研究这些重要地质作用的示踪剂。本文在分析了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构造背景下流体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流体在俯冲带地震发生机制、岩浆作用过程、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模式及俯冲带流体成矿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近期研究工作应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进一步准确地定量评估通过板块俯冲作用进入地球深部的“流体”通量,为最终解决全球地球化学或物质循环问题作出贡献;(2)全面、准确地描述俯冲作用中流体的物理和化学行为,建立俯冲带流�
徐婕翟世奎于增慧王轲张侠
关键词:俯冲带
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采用L-抗坏血酸结合六偏磷酸钠浸提法制备马铃薯渣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考察液料比、六偏磷酸钠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助剂L-抗坏血酸用量对提取率的影响,获得了马铃薯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即在质量分数为0.5%的六偏磷酸钠溶液150 mL中加入5.0 g马铃薯淀粉渣和75 mg助剂;沸水浴条件下处理2.5 h;乙醇用量为150 mL时,SDF产率最高可达43.4%,比未加L-抗坏血酸的SDF产率35.0%高。所得产品在pH=7,37℃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56.15%、7.72 g/g和7.56 mL/g。制得的SDF具有口感细腻、微咸的特点,乳白色,可广泛应用于焙烤、馅料、汤料、果酱等食品工业中。
何玉凤张侠张玲刘世磊王荣民
关键词: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
马铃薯渣膳食纤维及铜矿中贵金属的回收研究
随着社会的加速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从矿产资源高效回收贵金属,以及工业生产、人们生活过程中所产生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显得十分重要。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副产物——马铃薯渣富含多种功能物质,具有较...
张侠
关键词: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铜精矿
文献传递
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结构组成与絮凝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研究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 SVI-SD)的成分与结构,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首先采用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蒽酮比色法、Molisch反应、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 SVI-SD的成分与结构。发现絮凝剂BF SVI-SD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高分子链以聚集态形式存在,呈现较疏松的纤维状结构。同时,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对淀粉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毒性试验结果,提出了絮凝机理。由于该絮凝剂是一种极性大分子,与水中有机物颗粒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质点之间以离子键、氢键形式结合,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形成絮凝体。
张侠何玉凤潘素娟张玲刘世磊王荣民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水处理絮凝机理多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