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令强

作品数:83 被引量:289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生物学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蛋白
  • 25篇细胞
  • 15篇泛素
  • 11篇基因
  • 10篇蛋白质
  • 10篇凋亡
  • 10篇细胞凋亡
  • 10篇泛素化
  • 10篇白质
  • 9篇肿瘤
  • 7篇信号
  • 7篇家族
  • 7篇P53
  • 6篇信号通路
  • 6篇通路
  • 6篇锌指
  • 6篇连接酶
  • 6篇癌细胞
  • 5篇活性
  • 5篇泛素化修饰

机构

  • 7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5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5篇军事科学院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放射与辐...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83篇张令强
  • 47篇贺福初
  • 11篇田春艳
  • 9篇邢桂春
  • 8篇谢萍
  • 5篇李力
  • 5篇尹秀山
  • 4篇唐颖
  • 4篇唐丽
  • 4篇魏汉东
  • 4篇汪思应
  • 4篇聂晶
  • 3篇朱云平
  • 3篇卢克峰
  • 3篇范礼斌
  • 3篇李璐
  • 2篇丁红梅
  • 2篇吴松锋
  • 2篇李滨
  • 2篇李大虎

传媒

  • 11篇军事医学
  • 8篇遗传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7篇生物化学与生...
  • 5篇生命的化学
  • 3篇生物物理学报
  • 3篇医学分子生物...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4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泛素连接酶Smurf1不同亚型的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Smad泛素调节因子1(Smad ubiquitination regulatory factor 1,Smurf1)是一种HECT类的泛素连接酶,它参与许多生命活动的调节,如神经发育、细胞极性、骨的重塑和肿瘤形成等.虽然目前对Smurf1的了解较为深入,但在研究过程中并未对它的两种亚型Smurf1 L和Smurf1 S(两者在一级结构上仅相差26个氨基酸残基)进行详细区分,且偏重于对Smurf1 S的研究.因此本文对Smurf1上述两种亚型的功能(特别是Smurf1 L)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利用RT-PCR、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等实验技术,我们从组织表达、亚细胞定位和对底物的降解能力这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Smurf1 S和Smurf1 L的不同之处.实验结果表明:一方面,Smurf1 S的组织分布比Smurf1 L更加广泛,表达量更高;另一方面,两者的亚细胞定位也有所不同,Smurf1 L在有丝分裂期定位于纺锤体,而Smurf1 S则可能主要分布于胞质中.此外,Smurf1 S对底物的降解比Smurf1 L更彻底,且前者的降解效应有剂量依赖性.上述成果对今后更为精确地研究Smurf1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汪呈黄思斯路丽顾永清张令强
关键词:泛素连接酶亚细胞定位
大鼠成骨细胞特异单链DNA适配体的筛选与鉴定
2015年
目的:筛选能特异识别大鼠成骨细胞的单链DNA(ssDNA)适配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完整细胞为靶标的消减细胞SELEX技术筛选大鼠成骨细胞特异ssDNA适配体,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基因克隆测序、MEME在线软件和RNA structure分析软件,分析适配体的一、二级结构,并对筛选得到的适配体进行鉴定。结果:经过6轮消减细胞SELEX筛选,荧光显微镜鉴定文库已富集;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及测序分析,得到2条适配体L54和L66与大鼠成骨细胞特异结合,其平衡解离常数分别为494.4±133.3和511.4±160.7 nmol/L。结论:筛选获得特异识别大鼠成骨细胞的ssDNA适配体。
李慧丁红梅李洁黄皑雪苏雪婷梁超张令强赵强李少华邵宁生
关键词:大鼠成骨细胞DNA文库适配体
肝细胞生成素等人胎肝来源新基因的系列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拥有正常、稳定的造血功能是机体生理活动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同时,尽快恢复机体造血功能也是临床上放射病和辐射损伤治疗,以及肿瘤放化疗后机体恢复的关键环节,因此,具有造血功能的组织器官对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量研究发现,12—26周孕龄的人胎肝是造血、免疫系统干/祖细胞的主要来源,整个造血系统必须首先从卵黄囊迁入胎肝、经其“培育”发育成熟后再行迁出并进入骨髓。其中,22周孕龄是胎肝造血兴/衰、造血系统迁入/迁出的转折点,提示其对于机体造血功能的维持和发挥非常重要。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曾广泛应用胎肝治疗多种疾病(如放化疗病人造血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并取得显著疗效,提示其中可能存在大量有待发掘的具有重要医学价值(如造血调控、肝脏代谢、组织发育)的活性成分,但其分子基础长期不明,迫切需要深入研究。
贺福初张成岗李勇陆承荣张令强
关键词:肝细胞生成素人胎肝基因表达谱功能基因组学
c-Jun/激活蛋白-1活性调节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2年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P 1)对细胞增殖、细胞存活与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其核心组成成分是c Jun .c Jun活性从转录调控、翻译后调控 (主要是磷酸化调节 )和相互作用蛋白质调节等三个水平受到正负向调控 .其分子内 8个位点可被JNK1、GSK3、CKII、Abl等激酶磷酸化 .通过N端的转录激活结构域和C端的碱性亮氨酸拉链区 ,c Jun可与bZIP类转录因子、辅助激活因子和其他一些蛋白质直接相互作用而被调控 .另外一些分子可通过CBP、JAB1等重要辅助激活因子的介导间接调控AP 1的活性 ,共同构成AP
张令强贺福初
关键词:C-JUN激活蛋白-1活性调节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HECT类泛素连接酶Smurf1自身调控机制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泛素连接酶Smurf1在胚胎发育、骨形成调控和细胞极性控制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其自身的泛素化降解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拟研究Smurf1分子间自我调控的机制,以期揭示一种新的泛素连接酶调控方式。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确证了Smurf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体内泛素化、半衰期及降解实验研究了Smurf1的自身泛素化降解。结果 Smurf1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和泛素化降解,这种分子间的相互调控是由C2和WW结构域介导。结论 Smurf1分子间存在自我泛素化修饰及蛋白酶体依赖的降解,是一种新的HECT类泛素连接酶的调控机制。
沈珊郭兴卢克峰张令强范礼斌
关键词:泛素化活性调控分子间相互作用转染
Apak的亚细胞定位机制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P53的调控分子Apak亚细胞定位的结构基础。方法在热休克及DNA损伤诱导剂MMS处理下,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Apak的亚细胞定位变化,并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Apak截短体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Apak多以均匀的形式分布在细胞核质,偶见在核仁中聚集;在外界刺激后Apak核内的均匀分布减少,主要以点状的大颗粒形式在核仁中呈聚集样分布;Apak的9种截短体均可定位于核内,且在核质和核仁中具有明显的比例差异。结论在DNA损伤信号下Apak有一个从核质向核仁移位的动态过程;KRAB区可以拮抗Apak在核仁的定位,而锌指尤其是锌指数的数目(锌指数>14)则决定了Apak能否在核仁定位。
姚菲唐颖田春艳张令强范礼斌
关键词:肿瘤抑制蛋白质P53亚细胞定位核仁细胞凋亡DNA损伤转录因子
Apak的组织表达谱及其白血病相关性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P53负调控蛋白Apak的组织分布特征并分析其白血病相关性。方法利用组织斑点杂交分析Apak在多种组织中的分布情况,Northern杂交分析其在5种白血病细胞系的转录,并用RT-PCR分析Apak在32例白血病患者和12例健康人外周血中的mRNA水平。结果 Apak的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该基因只在胎肝、胎脾以及成人唾液腺、膀胱、左右心室和心尖中高表达。在多种白血病细胞系Jurkat,AHH-1,MOLT-4,SKO-007和HL-60和部分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中Apak也呈现高转录,提示Apak在白血病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功能。结论本研究揭示了Apak是一种具有组织特异性分布的P53负调节蛋白,其在白血病中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窦睿郭兴田春艳曾慧敏艾辉胜张令强范礼斌
关键词:组织表达谱白血病细胞周期转录因子
巨噬细胞极性及调控机制被引量:13
2012年
巨噬细胞是具有异质性的一群免疫细胞,在病原微生物和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及消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不同的诱导信号可激活巨噬细胞改变其自身的形态和生理特征,表现出显著的可塑性来应对外界环境.借用辅助性T细胞(Th)的概念,从激活方式上将巨噬细胞分为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s,CAMs或M1)和非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s,AAMs或M2)两大类.M1型巨噬细胞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抵抗病原入侵但也造成机体损伤;M2型分泌抗炎症细胞因子,并在组织修复与重建和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介绍了巨噬细胞的激活机制和巨噬细胞极性的关系,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巨噬细胞极性调控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预测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张硌王义武张令强贺福初
关键词:巨噬细胞
HECT类泛素连接酶对p53家族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p53家族成员在细胞生长、组织发育及肿瘤形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自身受到严格调控,泛素化修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作为泛素化过程中决定底物特异性的泛素连接酶E3作用则更加突出.泛素连接酶E3可以分为两类:RING(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类和HECT(homologous to E6AP C-terminus)类E3.近年来,HECT类E3对p53家族的调控效应不断得到揭示.本文综述了HECT类E3在调控p53家族转录活性、稳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分子机制以及其作用对生物体肿瘤形成和生长发育等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p53家族调控网络,揭示HECT类E3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防治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崔宇张令强
关键词:P53家族泛素化
去泛素化酶OTUD3通过稳定PTEN抑制癌症发生发展被引量:3
2016年
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deleted in chromosome 10)是重要的抑癌分子,其蛋白剂量水平的精细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的蛋白水平调控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已经发现了数个PTEN的泛素连接酶,但能调控PTEN蛋白稳定性的去泛素化酶却一直不明确。该文介绍了PTEN泛素化修饰的最新进展,去泛素化酶OTUD3(OTU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通过去除PTEN的多聚泛素化维持其蛋白水平,并发挥抑癌功能。这一研究进展弥补了通过拮抗泛素化降解从而稳定PTEN这一长期未被阐释的调控机制。
李洪昌张鹏飞袁林张令强
关键词:PTEN乳腺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