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英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中毒
  • 4篇细胞
  • 4篇联苯
  • 4篇联苯胺
  • 4篇基因
  • 4篇膀胱
  • 4篇膀胱癌
  • 4篇苯胺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不良建筑物综...
  • 2篇蛋白
  • 2篇定量PCR
  • 2篇医学监护
  • 2篇照度
  • 2篇神经行为
  • 2篇神经行为功能
  • 2篇室温

机构

  • 21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美国国家癌症...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21篇张云英
  • 19篇项翠琴
  • 14篇陈纪刚
  • 11篇张胜年
  • 7篇秦逸秋
  • 7篇阮素云
  • 6篇沈红
  • 4篇章敏华
  • 4篇王文静
  • 4篇刘茶珍
  • 3篇沈春琳
  • 3篇顾祖维
  • 2篇卢伟
  • 2篇袁东
  • 1篇张大兵
  • 1篇张宇锋
  • 1篇李延红
  • 1篇黄沪涛
  • 1篇刘卓宝
  • 1篇杨黎明

传媒

  • 6篇环境与职业医...
  • 4篇劳动医学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3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 1篇华东地区第七...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技术在膀胱癌高危人群医学监护中的应用研究
陈纪刚项翠琴沈建华吴自荣秦逸秋张云英林国芳马晴雯
本课题在上海染料化工行业中接触过联苯胺的职业性膀胱癌高危人群中进行,该人群已有近20年年度尿脱落细胞医学监护的历史。本课题对该人群中的每个人进行谷胱甘肽S-转移酶T1、M1、P1位点和乙酰基转移酶2的基因型鉴定,以及血清...
关键词:
关键词:膀胱癌医学监护高危人群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镉性肾损伤超微结构的改变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研究镉对大鼠肾脏近曲小管线粒体的早期毒性作用。【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剂量镉引起肾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镉中毒早期损伤表现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 ,变形 ,继发溶酶体大量增加 ,并在吞噬线粒体后发生溶解 ,最后导致细胞坏死。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设计可用于制造镉性早期肾损伤的中毒模型。【结论】 低剂量镉引起肾近曲小管超微结构的早期变化呈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具有可逆性。中毒阈剂量约为 0 2mg/kg。
项翠琴阮素云张云英闵珍沈孝英顾祖维
关键词:肾损伤线粒体超微结构
核有丝分裂器蛋白22在联苯胺接触人群医学监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联苯胺接触人群中核有丝分裂器蛋白22(NMP22)的表达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联苯胺接触人群尿液中的NMP22,以巴氏分级法对尿脱落细胞进行分级。[结果]联苯胺接触人群中巴氏分级Ⅰ级组NMP22的测定值显著低于6 U/ml的诊断标准(P<0.05);巴氏分级>Ⅰ级组NMP22的测定值显著高于6 U/ml(P<0.01)。巴氏分级>Ⅰ级组NMP22的测定值虽高于巴氏分级Ⅰ级组,但两组间NMP22测定值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909)。[结论]尿液中NMP22可作为联苯胺接触人群常规医学监护的生物指标,但尿中NMP22的测定尚不能替代尿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检查法作为职业性膀胱癌高危人群医学监护的指标。
沈春琳项翠琴张胜年张云英秦逸秋袁东刘茶珍陈纪刚
关键词:联苯胺
UGT2B7基因多态性与联苯胺职业暴露工人尿脱落细胞巴氏分级结果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UGT2B7基因多态性与联苯胺职业暴露工人尿脱落细胞巴氏分级(PG)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染料化工行业职业性联苯胺接触队列中2003年接受膀胱癌医学监护的成员248人为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UGT2B7基因型;用巴氏分级法对尿脱落细胞进行分级。[结果]PG>Ⅱ组和PG≤Ⅱ组的UGT2BT*1/*1(CC)基因型携带者的比率分别为54.9%和48.0%(P>0.05)。两组人群UGT2B7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也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GT2B7基因多态性形态对联苯胺暴露工人PG升高的风险可能没有影响。
沈春琳项翠琴张胜年秦逸秋袁东张云英刘茶珍陈纪刚
关键词: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多态性联苯胺巴氏分级
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人巨细胞病毒的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初步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膀胱癌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一种新的PCR产物定量测定技术 ,对 12例膀胱癌病人 ,2 4例健康人的尿脱落细胞病理标本进行人巨细胞病毒 (HCMV)的定量检测 ,并结合临床资料 ,探讨膀胱癌与HCMV感染的关系。 [结果 ] 12例膀胱癌病人中有 8例阳性 ,2 4例对照人群中无阳性发现 ,表明膀胱癌细胞内存在有HCMV基因的DNA。 [结论 ]膀胱癌病人中有较高的HCMV感染 ,并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秦逸秋张云英沈红王文静钟淑梅李延红阮素云
关键词:膀胱癌人巨细胞病毒定量PCR脱落细胞
铅对神经细胞通透性、钙分布及微管、微丝的影响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寻找铅神经毒性的超微病理学基础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血铅和脑铅阈值。方法 用电镜硝酸镧示踪 ,钙细胞化学以及原子吸收等方法 ,观察大鼠饮用 10和 3 0mg·L 1含铅水 3个月后 ,血铅与其脑铅浓度以及神经细胞轴突树突质膜通透性、钙分布以及微管、微丝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结果 血铅浓度 0 .3 1mol·L 1时 ,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 ;血铅浓度 0 .46mol·L 1时 ,观察指标均已变化。结论 血铅浓度超过一定限度 ,铅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蓄积 ,是神经细胞中毒的基础。由此造成轴突内微管解聚 ,出现双股螺旋细丝 。
阮素云顾祖维项翠琴秦逸秋张云英沈红
关键词:超微病理学神经细胞铅中毒
上海市冬季不良建筑物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上海市冬季生物因素和飘尘对工作于封闭式建筑物办公室工作人员发生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的影响。 [方法 ] 1997、1998年冬季 ,选择竣工 10年以内的 2 7幢办公楼进行包括空气细菌总数、霉菌总数、飘尘总量和人均面积的测试 ,并据此将建筑物分成 3组 ,办公楼内的 841名办公室工作人员相应形成 3组 ,分别进行症状调查中症状报告率、个人症状指数 (PSI)及个人 5项症状指数 (5 PSI)平均值和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检查中体征阳性率的趋势分析。 [结果 ]眼和鼻咽喉部刺激体征的阳性率随着空气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和飘尘总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还随着人均面积的减少而逐渐上升。除了人均面积与飘尘总量相关外 ,4个因素对SBS来说都是独立起作用的因素。 [结论
项翠琴陈纪刚张云英章敏华沈红张胜年
关键词:不良建筑物综合征霉菌飘尘SBS生产环境卫生
联苯胺接触人群外周血白细胞AN43基因检测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为职业性膀胱癌高危人群的监护及膀胱癌的临床诊断探索一种特异、可靠的手段。[方法]应用核酸探针杂交技术,免疫组化法及定量PCR方法对50 例膀胱癌高危人群,18 例膀胱癌患者及30 例健康人群进行外周血白细胞中AN43 基因及其m RNA 的定量PCR检测,并与尿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职业性膀胱癌高危人群AN43 基因的检出率及其m RNA的定量PCR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而低于膀胱癌患者。[结论] AN43基因检测及其m RNA 的定量PCR法不仅可作为职业性膀胱癌高危人群癌前病变控制的监护指标。
秦逸秋刘卓宝顾祖维张云英阮素云钟淑梅
关键词:膀胱癌定量PCR联苯胺
铸造作业粉尘的不同连续采样方法检测结果若干关系探讨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铸造行业作业场所粉尘连续性采样中,个体采样和区域采样两种测定结果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以及季节因素和不同作业场所对采样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3家工厂的铸造车间作为采样现场,分别在各工种选取36、23、14人进行个体全工作班随身采样,并同时进行工作区域定点采样。冬、夏两季每季重复进行3次。以重量法测定粉尘总量并计算出粉尘浓度。对各工厂夏冬两季各工种以及各工作区域的空气粉尘平均浓度,进行工种浓度和区域浓度、季节和工厂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工种浓度各厂都有从造型各工种到开箱各工种浓度渐高的趋势排列,其中两个厂的浓度排列趋势有极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30和16.36,P<0.01。区域采样所得的区域浓度与相应的工人个体采样所得的工种浓度或缺乏显著性相关,或未见显著性差别。冬季各工种的个体样品和区域样品所测得的粉尘平均浓度普遍高于夏季时的相应样品,其中造型(t=4.56)、制芯(t=4.34)、开箱冷却(t=5.88)、开箱打磨(t=3.49)、以及铸造车间行车(t=2.97)工种和制芯间(t=2.79)区域的季节差异表现出统计上的显著性。3个厂之间,某些类似工种个体接触和类似工作区域的空气粉尘平均浓度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有色金属铸造厂的浓度都是最低。[结论]在大中型的黑色金属铸造生产场所,区域采样不能很好地代表或替代个体采样以反映作业者实际的粉尘接触浓度。在有色金属铸造中,如考虑到含二氧化硅砂的国家卫生标准值,区域采样还是不能代表作业者实际的粉尘接触浓度是否在国家标准以下。季节因素(实际上是工作场所的自然通风因素)在决定实际接触粉尘浓度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等规模生产标准产品的铸铁工艺过程在造型工段的粉尘对工人危害最大;大规模的铸钢工艺生产在熔炼�
陈纪刚项翠琴Coble J王文静杨黎明王鹤壮张云英卢伟
关键词:粉尘连续采样个体采样
上海市冬季室内化学污染对办公室人员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上海市冬季室内化学污染对封闭式空调办公室人员中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或办公室综合征发生影响的情况和程度。 方法:1997年和1998年冬季,在峻工10年以内的27幢办公楼中进行二氧化碳浓度、甲醛浓...
陈纪刚项翠琴张云英章敏华沈红张胜年
关键词:办公室综合征不良建筑物综合征二氧化碳甲醛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