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荣

作品数:65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病毒
  • 17篇引物
  • 17篇试剂盒
  • 17篇试剂盒检测
  • 17篇互补链
  • 16篇基因
  • 15篇特异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9篇流感
  • 7篇流感病毒
  • 7篇分子流
  • 7篇分子流行病学
  • 6篇诺如病毒
  • 6篇流行病学研究
  • 6篇基因型
  • 6篇核酸
  • 6篇核酸序列
  • 5篇分子
  • 5篇分子流行病学...

机构

  • 63篇珠海市疾病预...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63篇张丽荣
  • 48篇魏泉德
  • 21篇谭爱军
  • 20篇张彩虹
  • 19篇方艳梅
  • 15篇李红霞
  • 13篇周兰兰
  • 8篇张静涛
  • 6篇黄利群
  • 5篇阮峰
  • 4篇杨春晓
  • 4篇沈韧
  • 3篇姚刚
  • 3篇阮锋
  • 2篇叶中文
  • 2篇朱克京
  • 2篇周毅
  • 2篇李柏生
  • 1篇朱贞
  • 1篇段彩玲

传媒

  • 10篇实用预防医学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7篇华南预防医学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2年-2014年珠海市流行的Ⅰ型登革病毒分子溯源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2012年-2014年珠海市流行的Ⅰ型登革病毒(DV)进行包膜蛋白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病毒可能的来源。方法采集2012年-2014年珠海登革热流行期间登革热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的急性期血清696份,采用荧光RT-PCR检测登革病毒核酸,选取46份DVⅠ型核酸阳性标本,用荧光RT-PCR扩增包膜蛋白基因并进行测序分型。结果荧光RT-PCR检测DV通用型核酸阳性为152例,阳性率为21.84%(152/696),其中DVⅠ型阳性为148例;选取的46份标本全部成功分型。DVⅠ型碱基同源性为89.34%~99.77%,其同源性与2014年中国广州地区、2013年中国中山地区和2011年印度的DVⅠ型流行株接近。结论 2012年-2014年珠海市DV流行主要以Ⅰ型为主,流行方式属于周边地市或东南亚国家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
林毅雄魏泉德张丽荣沈韧黄辉涛周兰兰
珠海市2012―2014年腹泻病例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2012―2014年珠海市哨点医院腹泻病例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在珠海市2家哨点监测医院中选择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门诊病例,采集病例粪便样本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采用药敏纸片法(K-B法)进行1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培养共获得沙门菌535株,分成46种血清型,常见血清型分别为Ⅰ4,5,12∶i∶-、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斯坦利沙门菌,共占检出菌株总数的74.8%(400/535)。535株菌株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有磺胺复合物、氨苄西林、四环素、链霉素、萘啶酮酸,耐药率分别为84.3%、62.8%、61.7%、56.4%和50.7%;较为敏感的抗生素是三代或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6.5%、4.1%和5.4%。535株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率为69.9%,其中多重耐药谱为ASSu T+(同时对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类和四环素4种或更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占64.2%(240/374)。沙门菌Ⅰ4,5,12∶i∶-和鼠伤寒沙门菌的多重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多重耐药率分别为96.9%(155/160)和97.8%(87/89)。结论珠海市腹泻病例沙门菌常见血清型为Ⅰ4,5,12∶i∶-和鼠伤寒沙门菌,沙门菌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但对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可作为临床治疗沙门菌感染首选用药。
方艳梅杨春晓张丽荣袁筱茜魏泉德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分型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广东省珠海市两种常见沙门菌血清型的分子分型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珠海市沙门菌1,4,[5],12:i:–和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和遗传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纸片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根据PulseNet监测网络公布的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案与欧洲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公布的鼠伤寒沙门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分型方案,对从腹泻病例分离的121株鼠伤寒沙门菌和S. 1,4,[5],12:i:–进行PFGE和MLVA分型。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鼠伤寒沙门菌和S. 1,4,[5],12:i:–的多重耐药株分别为45株(45/51,88.24%)和51株(51/70,72.86%),2种菌多重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6,P=0.039),两者的耐药率>50.00%的抗生素分别是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和氯霉素。121株沙门菌经PFGE分型后获得88个型别,2种菌株间没有明显聚类特征,但鼠伤寒沙门菌的型别更为分散,优势型别PT15的11株菌包含了2种血清型。MLVA分型结果显示5个位点中以STTR5和STTR6的重复数变化最多,分别是11和14个重复数,STTR9和STTR3次之,95.87%的菌株在STTR10p位点无扩增产物。经MLVA分型后获得50个型别,优势型别为MT18和MT10,分别有23株和11株菌,均包含了2种血清型,经构建最小生成树分析发现91.74%(111株)菌株分布在Ⅰ群。结论珠海市2种菌株的多重耐药率较高,分子分型型别多样,但鼠伤寒沙门菌型别更为分散,两者遗传特征相似。
方艳梅杨春晓张丽荣李柏生魏泉德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12:i:–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用引物、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技术的食源性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用引物,能扩增靶基因的特异碱基序列,所述靶基因...
魏泉德张彩虹谭爱军张丽荣
文献传递
人偏肺病毒(hMPV)研究进展
文章介绍了人偏肺病毒研究进展,病原学分析、流行病学特征、hMPV的临床表现、hMPY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疫苗研制进程。
张丽荣
关键词:人偏肺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
珠海市2007-2008年乙型流感病毒基因特性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了解珠海市近两年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珠海市流感样病例样本进行流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乙型流感病毒进行核酸的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基因后进行病毒血凝素HA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用Mega、DNA Star、GeneDoc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与WHO推荐的疫苗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2007-2008年分离的乙型流感毒株分属于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两个谱系,谱系内毒株间距离很近。Yamagata系毒株与B/Brisbane/3/2007的核苷酸同源性极高,在99.4%~99.7%之间;Victoria系乙型流感病毒株与B/Malasia/2506/2004的核苷酸同源性亦很高,在98.6%~99.1%之间。与疫苗株和其它流行株相比,本次分离的两个谱系毒株均未发现核苷酸的丢失和插入,但均增加一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结论珠海市人群交替流行着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两个抗原性不同的进化系的乙型流感病毒,病毒的基因发生了变异。2007-2008两年WHO推荐的乙型流感疫苗株与我地区当年流行株为不同谱系毒株,预防保护效果不好。
张丽荣林毅雄李红霞魏泉德张静涛方艳梅周兰兰郑予柯
关键词: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核苷酸序列
2013年广东省珠海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2013年珠海市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和流行病学规律。方法收集2013年珠海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粪便标本215份,采用荧光RT-PCR和巢式RT-PCR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15份病例中,183例肠道病毒阳性,其中EV71阳性45例(24.59%)、Cox A16阳性8例(4.37%)、非EV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30例(71.04%)。130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113例的序列测定结果 Cox A6有93例(50.82%),Cox A10有9例(4.92%),Cox A2、Cox A5、Cox A4、Cox A20、Cox A14和Echo9各有少部分病例。8个血清型与各原型株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但每个型别的毒株都有高度相似的国内株存在。Cox A6和EV71检出高峰分别在9月和5月;Cox A6和EV71病例间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 A6、EV71、Cox A10和Cox A16病例间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结论 2013年珠海市手足口病前4位病原体依次为Cox A6、EV71、Cox A10和Cox A16。Cox A6和EV71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Cox A6组的平均年龄
周兰兰魏泉德张丽荣林毅雄李红霞郑予柯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子分型流行病学
诺如病毒GⅡ型检测用引物、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的食源性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一种诺如病毒GII型检测用引物,能扩增靶基因的特异碱基序列,所述靶...
魏泉德张彩虹谭爱军张丽荣
文献传递
沙门氏菌检测用引物、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的食源性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一种沙门氏菌amplification,LAMP)检测用引物,能扩...
魏泉德张彩虹谭爱军张丽荣
文献传递
2015-2016年广东省珠海市风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珠海市2015-2016年风疹病毒基因型别和特征,为风疹控制和消除提供分子流行病学基线数据。方法采集2015-2016年珠海市疑似风疹病例出疹后3天内的咽拭子,使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风疹病毒核酸,对阳性标本进行风疹病毒E1基因739个核苷酸片段(nt8731-nt9469)的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与32株13个基因型的WHO参考株、中国其他省份流行的2B基因型分别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2015-2016年共收集疑似风疹病例的42份咽拭子标本,其中23份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进一步扩增,18份标本获得了靶基因序列。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显示,18份标本均为2B基因型风疹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2%-100%和99.1%-100%,并可分成两个进化分支,不同的进化分支包含了其他省份2B基因型分离株,无地理局限性和年代相关性。18株2B基因型风疹病毒在N-型糖基化位点、抗原表位、中和抗原决定簇和血凝抑制位点没有发生突变。结论 2015-2016年珠海市流行2B基因型风疹病毒,与全国流行趋势一致。应继续加强珠海市风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周兰兰朱贞魏泉德张丽荣林毅雄郑予柯
关键词:风疹病毒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