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京涛

作品数:27 被引量:233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法律
  • 6篇污染
  • 5篇行政
  • 4篇污染转移
  • 3篇生态修复
  • 3篇司法
  • 3篇环境标准
  • 3篇产业转移
  • 3篇磋商
  • 2篇信息公开
  • 2篇政府
  • 2篇生态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司法适用
  • 2篇赔偿
  • 2篇准入
  • 2篇自然资源
  • 2篇外资
  • 2篇外资准入

机构

  • 12篇江西理工大学
  • 8篇江西师范大学
  • 6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26篇康京涛
  • 3篇王凤仙
  • 1篇梁剑琴
  • 1篇杜群
  • 1篇曹冰
  • 1篇杨智昕
  • 1篇张庆晓
  • 1篇张红

传媒

  • 3篇辽宁行政学院...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法治论坛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理论月刊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南昌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江西承接产业转移中污染防治的法律控制被引量:1
2014年
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转移政策的推动下,江西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江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将生态足迹转移到江西,使得江西承担着污染转移的代价,影响着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现有国家和江西环境相关立法的不足,环境标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江西环境准入制度的缺失,是导致江西承接产业转移中环境污染法律成因。要有效防止江西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污染,需要调整江西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江西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增加防止污染转移的相应条款、明确"政策环评"、"按日计罚"等法律规定,不断完善江西区域环境准入制度和地方环境标准体系。
康京涛杨智昕
关键词:产业转移污染转移环境标准环境准入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与反思——基于820所本科院校门户网站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2010年9月1日,《高校信息公开办法》正式实施。为了解该《办法》的具体落实情况,对我国820所本科院校门户网站中,高校信息公开专栏、高校信息公开细则、信息公开指南或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信息公开的工作机构等五个基础保障方面做了调查,以期全面理清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和问题,为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康京涛张庆晓
关键词:高校信息公开网站
污染转移视阈下我国外资准入制度的反思
2013年
外资准入制度是任何国家外国投资制度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外资准入制度中的审批标准、审批程序、审批行为不具体、不明确致使大量的外资污染产业、落后技术设备转移到了我国。为此,笔者认为应从确立外资审批标准单一化、规定环保部门参与外资审批的制度、建立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三个方面着手,完善我国外资准入制度,将污染转移拒国门之外。
康京涛
关键词:污染转移外资准入
环境审判模式的理论逻辑及实践检视——兼论环境案件“三审合一”的构建被引量:8
2015年
环境审判模式的生成,有其内在的价值和规律。环境案件的特殊性是环境审判模式的内生性逻辑,现有司法制度是环境审判模式的外生性逻辑。从司法实践看,现有的环境审判模式主要有分散审判模式、"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四审合一"审判模式。延续着环境审判模式的生成逻辑和司法实践,"三审合一"的环境审判模式是未来环境资源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但面临着六大基础性法律问题,需要环境诉讼机制与环境审判机制融合共生,才能实现其价值。
康京涛
关键词:生成逻辑司法实践
生态修复责任:一种新型的环境责任形式被引量:28
2017年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施行的《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生态修复规定为环境侵权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解决环境公益诉讼问题。生态修复责任在司法中的实践表现为环境保护的创新,在理论上预示着法律责任体系的革新。受制于生态修复责任基本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生态修复责任的实践与认识陷入了传统法律责任的桎梏。与传统法律责任不同,生态修复责任缘起于传统环境责任形式对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局限,指向的法益是生态利益,是污染治理责任的升级、恢复原状责任的生态化、损害赔偿责任的变形,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法律责任形式。
康京涛
关键词:环境责任生态利益
企业环境责任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者,应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从经济学的经济人理论、环境产权理论和环境外部性理论分析,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把环境责任转移给了社会,造成企业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因此,通过政府对环境资源利用管理,建立环境税制度、环境补贴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使企业排污外部成本内部化是实现企业环境责任的新兴经济激励制度。
康京涛曹冰
关键词:企业环境责任经济学分析
关于媒介集团广告经营发展模式的突破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从媒介销售基本规律、媒介定位与媒介广告经营的相互关联、媒介的品牌效应与广告效果的内在联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市场的规划分析,阐述了媒介集团广告经营发展新模式。
王凤仙康京涛
关键词:广告经营
生态环境损害政府民事索赔的困境及出路——基于政策文本与案例实践的考察被引量:3
2019年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在政府民事索赔之上。民事索赔虽体现了民事赔偿的合意性且具有充分救济受损生态利益的功能,但有悖于我国法律体系和逻辑上的周延与自洽,面临着三大理论与实践障碍,即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难以成为政府索赔权的依据、将政府索赔磋商解释为民事行为难以对生态环境损害对症规制、政府索赔诉讼直接逾越行政权且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难以协调。通过行政手段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现有法律已有相关规定并具有效率、专业优势,契合了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防御责任属性。为此,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应将视角转向为行政追究。按照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式,行政追究包括:柔性追究,即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行政磋商;刚性追究,即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行政强制。
康京涛
关键词:民事索赔
环境监管失灵的制度根源及法律进化——浅析新《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监管失灵的回应被引量:5
2016年
近年来,人们普遍把中国环境监管所呈现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选择性执法"的状态,称之为"环境监管失灵"。基于政治、经济、法律因素的分析,环境监管失灵的制度根源主要在于地方政府单一的政绩考核体制、政府与企业"合谋"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综合环境监管机制的缺失三个方面。作为新颁布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从建立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强化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权、构建多元的环境监管主体、促使环境监管方式的多元、推动环境监管的司法化等五个方面对环境监管失灵予以了回应,强化了环境监管。
康京涛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法学阐释被引量:17
2015年
与自然资源产权不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是自然资源资产化后的产权,强调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化,同时也强调资源的生态性。它是依附于自然资源所有权而派生出的自然资源财产权,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经营管理权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具体权利的复合财产权利,是一个具有"生态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的庞大的"权利束"。受单行自然资源的属性差异和现有立法的局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法律关系非常复杂,其客体是土地、水、森林、草原等受法律认可的具经济和生态属性的单行自然资源;其主体类型多样,包括国家、法人、自然人及其他组织等;其权能体系由自然资源所有权、经济性权利和生态性权利等构成。
康京涛
关键词:法律关系产权主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