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海芍

作品数:72 被引量:792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8篇教育
  • 26篇通识
  • 25篇通识教育
  • 23篇素质教育
  • 14篇高校
  • 13篇文化
  • 12篇课程
  • 11篇教师
  • 9篇教学
  • 8篇大学生
  • 8篇文化素质
  • 7篇文化素质教育
  • 6篇大学教育
  • 6篇通识课
  • 6篇通识课程
  • 5篇大学文化
  • 5篇学术
  • 5篇通识教育课程
  • 5篇教育课
  • 5篇教育课程

机构

  • 70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中国高等教育...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2篇庞海芍
  • 6篇余静
  • 4篇李志祥
  • 4篇刘进
  • 3篇郇秀红
  • 2篇杨宾
  • 2篇李和章
  • 2篇王悦音
  • 2篇张丽娜
  • 2篇方萍
  • 1篇张启鸿
  • 1篇王瑞珍
  • 1篇高世桥
  • 1篇赵小贺
  • 1篇孙刚成
  • 1篇谢维和
  • 1篇王文生
  • 1篇张炜
  • 1篇程钢
  • 1篇沈红

传媒

  • 7篇中国高教研究
  • 5篇江苏高教
  • 4篇高教发展与评...
  • 4篇大学(研究)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高校教育管理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2篇北京教育(高...
  • 2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教学研究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理工大学红色基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在八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红色基因,包括延安精神、军工文化、徐特立教育思想等,对一代代学子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采集的数据表明,校友们对北理工的红色基因具有较高的认同度;红色基因对学生...
庞海芍陈思远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67
2005年
目前,以艺术普及教育为己任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存在三个困境,即艺术教育地位不高、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美育课程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因人而设,杂乱无章,质量不高;艺术活动背离“普及”初衷,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要走出困境,必须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其规律,科学设计公共艺术课程,同时,要注意将艺术普及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发展艺术专业的同时带动艺术普及教育。
庞海芍
关键词:大学美育艺术教育美育艺术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被引量:55
2007年
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创造性、良好的认知结构以及独特的个性品质等,而这些正是通识教育的理念、内容、模式所倡导的。通识教育强调的人格教育为创新人才提供了道德保障,其强调的知识整合、视野拓展利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其注重的能力、方法训练有利于启发创新思维,其蕴含的“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人才的个性发展。
庞海芍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教育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大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的职业发展还远没有引起学校以及教师本人的足够重视,并导致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普遍感觉缺少大师级人才,教师对自己的发展满意者也不多。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如何?困难何在?本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庞海芍何玫刘卫民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高校
发展才是硬道理
2004年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了深圳、珠海、武昌等地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鲜明提出的论断。这一论断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抓住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论断也是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的,集中提炼了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庞海芍赵小贺
关键词: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十六大报告论断
女性教师拒绝流动?——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西方大学教师流动的既有研究中,对于性别与流动的关系探讨占据非常重要的篇幅,但与此同时,却存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结论和理论解释。本研究将西方既有研究归纳为两大类基本假设和9条子假设,通过对北京大学等11所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的调查数据分析,首次在中国学界开展了性别与大学教师流动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女性大学教师流动频率显著低于男性,与西方主流理论流派保持一致,但在具体的低流动性原因解释方面与西方存在部分差异,机构声望和流动"性别惩罚"现象是造成中国女性大学教师流动率低的重要原因。
刘进庞海芍
关键词:学术职业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82
2012年
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比较研究以及实践探索,本文探寻了中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良性运行机制。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措施之一便是各高校纷纷成立了"教学促进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之类的机构。同样,中国重视大学教师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但是高校在成立促进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时,既要借鉴外国经验,更应立足国情、校情,对其功能和性质恰当定位,处理好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
庞海芍
关键词:教师发展教学促进
新工科视角下的“通识课程”建设——以四所工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实现"通专平衡"建设一直是学界热议话题。本文选取香港科技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四所工科院校,针对其机械工程专业(mechanical engineering)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
李和章芦雅洁庞海芍
关键词:通识课程机械工程专业
文献传递
中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
该成果源自北京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课题《高水平大学教师培养与职业发展规划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比较研究以及实践探索,目的在于探寻中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良性运行机制.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
庞海芍单敏
文献传递
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导与管理——哈佛大学和MIT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6
2016年
有效的领导与管理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文章选择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其通识课程领导与管理模式。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通识课程的高层领导采取委员会决策模式,中层管理可采用"专门机构管理+课程委员会咨询"的混合管理模式,基层执行关键在于激发教师和学生对通识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与"学"。
庞海芍余静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素质教育课程管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