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战龙

作品数:103 被引量:41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文化科学
  • 20篇经济管理
  • 19篇社会学
  • 7篇文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7篇教育
  • 41篇裕固族
  • 35篇教育人类学
  • 32篇民族
  • 26篇文化
  • 25篇人类学
  • 19篇教育研究
  • 18篇民族教育
  • 10篇课程
  • 9篇学校教育
  • 8篇人口
  • 8篇人口较少民族
  • 8篇民族志
  • 7篇学科
  • 7篇裕固族研究
  • 7篇基础教育
  • 6篇地方知识
  • 6篇育发
  • 6篇民族地区
  • 6篇教育发展

机构

  • 80篇北京师范大学
  • 30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济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民族文化宫博...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特拉华大学
  • 1篇肃南裕固族自...

作者

  • 103篇巴战龙
  • 4篇滕星
  • 3篇陈学金
  • 2篇海路
  • 2篇欧群慧
  • 2篇罗吉华
  • 2篇辛瑞萍
  • 2篇韩自强
  • 1篇丁月牙
  • 1篇郝亚明
  • 1篇袁同凯
  • 1篇李静
  • 1篇麻国庆
  • 1篇田钒平
  • 1篇孟凡丽
  • 1篇张兴无
  • 1篇施爱东
  • 1篇李红婷
  • 1篇钟平
  • 1篇冯建勇

传媒

  • 23篇中国民族教育
  • 9篇民族教育研究
  • 9篇河西学院学报
  • 7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甘肃民族研究
  • 5篇当代教育与文...
  • 3篇西北民族研究
  • 2篇广西民族学院...
  • 2篇民族文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青海民族研究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1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什么是好的民族教育理论
2019年
跨好的民族教育理论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回应重要的现实问题;清晰而简洁;可以证否在中国社会科学界,人们对理论的认识和态度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人们认为'理论'是一个玄妙高深的术语,这部分地导致了对理论的狂热崇拜,不仅纷繁多样的舶来理论搞得人们晕头转向,而且即使是国外那些对理论有着令人惊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的人,也会不时地变换对理论的理解,例如美国社会学家特纳在其负有盛名的教科书《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中.
巴战龙
关键词: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者
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农村家庭灾后恢复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灾后恢复研究相对较少,是整个灾害治理/应急管理全流程(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恢复)中最需要加强的部分。目前大部分灾后恢复研究都侧重于物质重建,缺少全面的视角。本文借鉴被广泛用于发展领域内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来分析农村家庭灾后恢复过程,希望为灾后恢复研究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同时对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在灾害治理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一定的验证。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一项跟踪调查。研究地点为汶川地震某重灾县。首次问卷调查在2009年1月份开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访谈员面对面访问的形式,共在该县3个乡镇(9个村)调查了515户居民。第二次回访在2012年夏天进行,共完成415户家庭回访工作,回访率约为80.56%。通过对比两次调查所得415户相同农户家庭的生计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物资资本,社会资本)数据,研究发现整体上农户所拥有的五类生计资本在灾后恢复阶段都有较大提升,其中物资资本增幅最高,其次是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增幅最小的是人力资本。生计资本在整体增加的同时,不同家庭间的物资、金融、人力和自然资本差距(标准差)也有所加大,但社会资本差距(标准差)有所减少。研究结果也从侧面证实了我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主要侧重于物质重建,而且灾后恢复效果明显。同时,为灾难事件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提供了证据。跟踪调查中社会资本在灾后显著升高,而且不同家庭间的差距变小。研究表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可以为以家庭和社区为单元的灾害研究提供一个较好的分析工具。
韩自强巴战龙辛瑞萍钟平
关键词:灾后恢复可持续生计社会资本汶川地震
关于民族教育研究质量评估的思考
2018年
民族教育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研究领域。尽管从逻辑上说,民族教育研究是开放的,从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生态学到社会科学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甚至人文学科的哲学、文学、历史学和艺术学,都可以携带自身的“思想库”和“工具箱”进入该领域开展研究,但是从实际来看,特别是从理论构建和方法运用的角度观察,民族教育研究的主干学科是教育人类学,其知识基础是“社会文化人类学+教育研究”,从整体上可以看作是社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巴战龙
关键词:教育研究民族社会文化人类学人文学科教育人类学
应启动新版民族教育科研规划研制工作
2019年
民族教育科研规划需要与时俱进、改进完善201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规划(2014-2020年)》,据笔者有限所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民族教育科研的专题规划。该规划由'民族教育科研概况''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和重点领域''近期民族教育重点研究课题''组织与实施'5个部分组成。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印发,进一步指出要'切实加强民族教育科学研究'。
巴战龙
什么是好的民族教育?
2018年
从非民族地区的视角看,民族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拓展和重构了“普通教育”适应人类多样性的尺度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族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义务教育不断普及,各族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公平得到基本保障;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各族学生通过高考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生机会;近年来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普及性发展,更使民族教育的过程公平水平大幅提高。
巴战龙
关键词:民族教育事业机会公平民族地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
将人类学知识应用于中小学课程
2017年
正如我国著名人类学家纳日碧力戈所言,"人类学普及之日,就是国民素质提高之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学科恢复重建和快速发展之后,人类学在中国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界俨然已成名角,但是在普通公众中,人类学的知名度还比较低。即使在那些对人类学略知一二的人当中,也常常存在两种误解:一种误解认为人类学是一门高深但无用的学问,只有那些衣食无忧却痴迷于人类前世今生的"精神贵族"才有可能去学习和研究它;一种误解认为人类学只是大学的一个系科或一门课程,
巴战龙
关键词:人类学学者中小学课程精神贵族文学界系科中国社会科学
两种裕固语的使用现状与未来发展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与保护人口较少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加速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与弘扬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化传统的关系,
巴战龙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民族优秀文化民族文化文化传统
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被引量:57
2005年
当前 ,关于教育研究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本文在解说范式的概念及其内容和概述教育研究范式的种类的基础上 ,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研究的弊病 ,提出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 ,并指出了人类学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可能带来的若干助益。
滕星巴战龙
关键词:教育研究田野工作民族志跨文化比较研究
“本土教育”: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拓展——评《村落中的本土教育》被引量:3
2010年
教育人类学者涂元玲博士的新作——《村落中的本土教育》有两个主要的学术贡献:其一是拓展了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主题;其二是推进了汉人社会之教育的民族志研究。
巴战龙
关键词:本土教育教育人类学
从“校本课程开发”迈向“校本课程教学”被引量:4
2016年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结束,只不过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之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移植和实践探索可谓炙手可热,几乎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社会运动。
巴战龙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建设三级课程管理信息处理过程经济文化类型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