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长彬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子电信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建筑
  • 3篇红外
  • 2篇性能分析
  • 2篇坡地建筑
  • 2篇接地形式
  • 2篇红外伪装
  • 1篇地下式
  • 1篇电磁
  • 1篇电磁防护
  • 1篇营房
  • 1篇营房工程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手法
  • 1篇手法运用
  • 1篇热红外伪装
  • 1篇紫外
  • 1篇网络
  • 1篇伪装
  • 1篇近红外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后勤工程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8篇崔长彬
  • 4篇康青
  • 3篇夏雪
  • 3篇沈志强
  • 3篇王正刚
  • 2篇夏绍模
  • 2篇王正刚
  • 1篇胡望社
  • 1篇荀平
  • 1篇陈善静
  • 1篇吕楠
  • 1篇夏雪

传媒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后勤工程学院...
  • 2篇城市建筑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四川建筑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析地域性因素在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博物馆建筑是城市中的重要公共建筑之一,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或地方的文化象征。所以,博物馆建筑要力求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其造型更是体现地域性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就从自然环境、历史人文、技术等地域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来探讨它们在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胡望社崔长彬罗飞
关键词:博物馆建筑
洞库口部的水雾热红外伪装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洞库口部与背景的红外辐射差异是红外热成像仪探测洞库口部的基础。介绍了人工水雾及其红外伪装原理,同时,将水雾设备作用于实际洞库口部。通过红外热成像仪采集数据,测试和比较了水雾开启前和开启1,2 min时洞库口部的红外热图,并结合红外图像信息处理软件进行定线温度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水雾在洞库口部的红外伪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遮蔽效果。
崔长彬康青王正刚沈志强
关键词:红外伪装
对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外部空间的形成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文章通过对建筑外部空间的形成、构成要素、空间分类及其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外部空间要达到这几个方面的均衡,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氛围和意境。
崔长彬荀平王正刚夏雪
关键词:手法运用
遮障后洞库口部的水雾红外伪装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介绍了人工水雾的形成机理及其红外伪装原理,从理论上说明水雾对红外辐射具有一定的遮蔽效果。然后将水雾设备作用于实际洞库口部,从方案设计出发,通过购置、安装水雾系统和热成像仪采集数据等一系列手段,测试和比较了遮障伪装后洞库口部的热图和水雾开启时的热图,并结合了红外图像信息处理软件的定线、定点温度分析,实践的结果表明,人工水雾对遮障后洞库口部的红外伪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遮蔽效果。最后,对比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了实验过程中存在管线安装和设备自身等问题。
崔长彬康青夏雪王正刚沈志强
关键词:红外伪装
一种三波段成像对比演示系统设计与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决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同时、直观成像及对比演示问题,提出了构建一种上述三波段成像对比演示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图像采集端、信号处理平台和图像输出投影端三部分进行了设计和构建,搭建了一个三波段同步实时输出的演示平台。从对平台的光谱敏感度验证以及涂料、色片、布料、图案、仿真植物等人工合成物的成像对比来看,达到了实现三波段同时对比成像的目的。
王正刚康青沈志强陈善静崔长彬
关键词:可见光近红外
营房工程电磁防护性能的BP神经网络法评估被引量:1
2013年
电磁防护性能作为现代营房安全防护的重要指标,其准确、客观的评定对指导工程电磁防护方案制定,提升营房防磁抗磁效能皆有重要作用。按照营房工程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安全性需求构建电磁防护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的实际测定和专家评定,并运用设计的多层次BP神经网络模型,对5种不同防护方案的工程实例进行评估。运用该模型可消除传统单层次BP神经网络结构计算结果的不稳定性。该研究可为准确判定营房工程电磁防护方案的优劣提供新方法。
吕楠康青王正刚崔长彬
关键词:BP神经网络营房工程电磁防护
坡地建筑地下式接地形式案例分析
2015年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着重探讨了地下式接地形式坡地建筑的洞穴空间、新建与自然和谐的地下空间、改扩建营造的地下空间等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分析表明,坡地建筑采用地下式接地形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保持基地区域原有环境轮廓线和维持原始建筑物;有利于建筑空间的功能完善;有利于建筑师建筑设计手法的开拓创新。
夏雪崔长彬夏绍模
关键词:坡地建筑
坡地建筑阶梯式接地形式及其空间利用分析
2015年
将坡地建筑阶梯式接地形式进一步分为错层、掉层、跌落和退台式四类,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空间利用形式,并用图例或案例阐述。分析表明,阶梯式接地形式错层、掉层、跌落和退台式四个子类建筑手法特色鲜明,其空间利用形式丰富多样,可有效利用建设用地。
夏雪崔长彬夏绍模
关键词:坡地建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