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庆明

作品数:9 被引量:9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旅游
  • 3篇遗产旅游
  • 2篇动机
  • 2篇游客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建构
  • 2篇旅游体验
  • 1篇动机研究
  • 1篇野象
  • 1篇遗产
  • 1篇英雄主义
  • 1篇游客动机
  • 1篇知识
  • 1篇山水景观
  • 1篇社会文化因素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旅游
  • 1篇世俗
  • 1篇水景
  • 1篇水景观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崔庆明
  • 7篇徐红罡
  • 1篇张朝枝
  • 1篇邓小辉
  • 1篇廖晓卉
  • 1篇杨杨
  • 1篇蒋运华

传媒

  • 3篇旅游学刊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旅游导刊
  • 1篇旅游与人地环...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第一届中欧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农民就业的影响研究——以海南三亚市吉阳镇为例被引量:5
2012年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就业历来是就业问题的难点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切入点。以往的旅游经济影响研究多从旅游经济效益、旅游对就业的带动等宏观角度探讨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影响,而该文尝试从微观角度考察旅游发展对农民就业的影响。该文选择三亚市吉阳镇为案例地,主要采用深入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研究问题展开研究,对政府工作人员、村委会人员、景区管理人员、当地农民进行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农民旅游就业规模扩大,农民旅游就业者男性多于女性、年轻化、低文化素质水平趋势明显,同时就业形式以自组织为主,工作变动频繁。宏观经济结构、旅游业发展情况、产业收入差距等宏观因素与农民自身状况等微观因素共同影响着农民旅游就业情况。
蒋运华徐红罡崔庆明
关键词:旅游业农民就业
凝视英雄:黄埔军校遗产旅游的意义
遗产旅游研究中形成一种供给—需求的二元对立,遗产管理者与旅游者之间通过遗产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很少被讨论.遗产博物馆供给与需求的社会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权力视角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福柯的权力思想影响着这方面的思考.本文...
崔庆明崔友津邓小辉张朝枝
关键词:遗产旅游黄埔军校博物馆英雄主义
文献传递
遗产旅游动机的核心-边缘结构研究——以丽江为例被引量:22
2016年
遗产旅游动机存在着一个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动机源自遗产属性,而边缘动机与遗产属性关系不大。既有研究虽已认识到这个结构,但对于动机如何从属性而来的过程却关注不多。文章采用方法-目的链研究方法,以丽江为案例地,对该结构进行探讨。方法-目的链主张从属性到结果再到价值这样的层级性建构,可还原游客动机的产生过程。研究发现,游客动机来自丽江多个方面的属性:遗产属性、遗产相关属性和遗产无关属性。这些属性往往被综合起来提到,游客同时被这些属性吸引而不是单单被遗产属性所吸引。逃离和归属感这两个在理论上看应该是核心动机价值,但追溯其属性却发现产生这些价值的也包括非遗产属性。而寻求艳遇、成就感和寻找自我这些在理论上看似与核心动机无关的价值,却与遗产属性和遗产相关属性关系密切。这说明游客对遗产进行了遗产客观价值以外的建构。
崔庆明和琳珊徐红罡
关键词:遗产旅游动机核心-边缘结构
反思生态旅游中自然的社会建构被引量:3
2019年
自然科学一般被视为生态旅游中管理自然环境的一块基石。社会建构论挑战科学知识的主导地位,认为环境管理还应考虑不同社会文化对自然的建构。本研究对某景区“猴子蹬石砸死游客事件”的网络评论作内容分析,并实地调研该景区,以探索国人对自然意外的文化建构。研究发现人们主要从5个方面评论此事件:对死者表示同情和哀悼;感慨死亡方式的荒诞和人生无常;联想到相关企业品牌;将猴建构为孙悟空、金丝猴和罪犯;对事件的解释和质疑,主要有天命论、阴谋论、品牌竞争论和质疑景区管理等4种观点。天命论将事件发生的原因归为天意,虽契合了我国传统的自然天命观念,但本研究认为对自然的这种社会建构,延续了前现代社会对自然的赋魅,无益于对实践问题的管理。
崔庆明徐红罡
关键词:社会建构科学知识
世俗的朝圣:西藏旅游体验研究被引量:49
2014年
西藏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然而对西藏旅游体验具体的微观研究却相对缺乏。文章通过对西藏旅游者的深度访谈,来探讨他们的旅游体验。游客往往将西藏想象成一种神圣之地,西藏的旅游体验对于游客而言也具有神圣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游客对自然、宗教和藏族人的体验上。西藏纯净的自然可以净化游客的心灵,让他们联想到远离喧嚣的生活。西藏的寺庙和朝拜的信徒营造出一种虔诚而神圣的氛围,让游客内心备受震动。看到藏民的执着和虔诚,游客心中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而藏民淳朴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更让游客感到一种自己社会所缺失了的真实。西藏的神圣不在于游客对其宗教的信仰上,而在于其社会文化意义,西藏提供了游客日常生活所缺失的自然与人文,满足了游客的精神需求。西藏的旅游体验与其说是宗教朝圣,毋宁说是一种世俗的朝圣。
崔庆明徐红罡杨杨
关键词:旅游体验宗教
野象的迷思:野象谷人—象冲突的社会建构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在野生动物旅游活动中,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一直受到关注。而现在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并不能够有效缓解这种冲突,反而强调了人与动物的二元对立。社会建构论被认为可以超越这种对立,在其视野下,科学知识是围绕社会事实所建构的多种知识中的一种。该文针对西双版纳野象谷出现的管理上的矛盾现象和各种利益相关者眼中出现的矛盾的大象形象,利用社会建构论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游客、员工和周边社区对大象的知识的建构来源于他们日常生活经验而非科学,甚至与科学知识相悖。游客将野象建构为稀少、可爱和吉祥,期待野象出现;员工认识到野象的可怕,不希望野象在景区出现;社区居民虽认识到野象的危险,却不认为其可怕,对野象的出现习以为常。要理解人与象的冲突必须理解不同人建构的关于象的知识,而不能仅仅关注科学对象的知识建构。
崔庆明徐红罡
关键词:野象社会建构
自然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与和谐利用
自然遗产的研究中,原真性和完整性是自然遗产的保护原则,和谐是中国文化中资源利用的原则,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遗产的管理中,两个原则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本文通过在海南省南湾猴岛景区的调研,对中国背景下野生动物...
徐红罡崔庆明
丽江古城的新想象:基于方法-目的链理论的游客动机研究
后现代思潮正影响着当代旅游理论的走向,遗产旅游研究领域也不例外。对遗产旅游的定义不再强调遗产的物质部分和无形形式,而转向旅游者的认知和旅游动机中所感知到的遗产及其意义,遗产地成为一种对于旅游者饱含意义的空间。作为世界文化...
和琳珊崔庆明徐红罡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游客动机
社会文化因素对山水景观游客旅游体验的影响研究
由于受到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旅游主体的旅游体验具有其独特性,这一点已经被国内许多学者认识到.但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到底是如何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尚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尝试对黄山的中国游客进行小样本问卷调查和...
廖晓卉徐红罡崔庆明
关键词:旅游体验社会文化因素自然景观文化景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