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宇
-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人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6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系统治疗)与对照组(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系统治疗),疗程共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第2、第3周末采用躁狂量表(BRM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BRMS评分在第1周末[分别为(21±3.6)分、(20±4.3)分]、第2周末[分别为(11±2.3)分、(12±3.5)分]、第3周末[分别为(6±1.7)分、(5±2.4)分]时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3.27~5.34,P:0.053~0.082)。在第1周末,研究组的TESS评分[(3.12±2.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57±2.83)分],差异有显著性(t=3.58,P=0.002),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ESS评分在第2周末[分别为(2.95±2.26)分、(3.15±2.01)分]、第3周末[分别为(1.43±2.04)分、(1.72±2.31)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2.48~3.06,P=0.552~0.931)。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 李万顺崔宇于晓东贾杰芳王爱祯
- 关键词:丙戊酸镁缓释片丙戊酸钠缓释片躁狂发作
- 抑郁症患者假出院自杀死亡原因分析
- 2003年
- 崔宇李万顺卢正军
-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
- 奥氮平致全血细胞减少1例报告被引量:3
- 2005年
- 宫爱华崔宇
- 关键词:奥氮平全血细胞减少药物副作用
-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伤人行为的对照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伤人行为及相关因素。方法用“住院病人危险行为简易量表”评定1030例病人住院第一周的伤人行为。结果对伤人行为组104例与无伤人行为组926例两组相比,发现有伤人行为史的病人伤人行为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有36.8%伤人行为史阳性的病人未开防伤人医嘱,其中部分病人在住院第一周发生了伤人行为,并提出了防范措施。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入院一周内伤人行为比较严重,值得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应随时注意防范伤人行为的发生。
- 崔宇陈彦方王瑞云李万顺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伤人行为
-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外走行为的对照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应用“住院病人危险行为简易量表”评定10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第一周的外走行为。外走行为组276例(26.8%)与无外走行为组754例(7.2%)比较,发现外走行为以偏执型较高,但与病人性别,年龄,病程无关。有外走行为史的病人外走行为发生率高(41.9%)。作者就外走行为的有关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防范措施。
- 王瑞云陈彦方袁家璐崔宇李万顺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外走行为
-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6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系统治疗)与对照组(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系统治疗),疗程共3...
- 李万顺崔宇于晓东贾杰芳王爱祯
- 关键词:丙戊酸镁缓释片丙戊酸钠缓释片躁狂发作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奥氮平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比较奥氮平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单用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4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并组与单用组治疗,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第1周末、第2周末采用PANSS量表评分并分析。结果第1周末合并组与单用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Ρ=0.02),第2周末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8,Ρ=0.063);PANSS量表评分均数:合并组在第1、2周末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Ρ<0.05),而单用组在第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奥氮平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症状。
- 李万顺于晓东崔宇
- 关键词:奥氮平丙戊酸镁缓释片精神分裂症
-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探讨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随机选取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接诊的8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认知行为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焦虑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2周(20.24±1.37)分、4周(14.25±0.84)分、8周(9.02±1.05)分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58.41±2.07)分、4周(49.52±3.02)分、8周(39.11±1.11)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崔宇李万顺
-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
- 精神分裂症与焦虑障碍共病现象发病率调查
-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焦虑障碍共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方法:随机选取2003-10/2004-06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一至四科住院且检查合作的1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
- 崔宇刘伶武丽平宫爱华李万顺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共病现象发病率药物毒性副反应
- 文献传递
-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4例分析
-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是由于铜沉积于豆状核、角膜、肾脏、骨骼等组织而引起。此病多数在本例青少年起病,正常人胆汁是铜排出的重要途径,而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人体内铜代谢发生障碍,肠道吸收铜增加,胆汁排铜...
- 崔宇李万顺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精神症状误诊分析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