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丽萍

作品数:2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学派
  • 9篇亚里士多德
  • 9篇思孟
  • 9篇思孟学派
  • 9篇孟学
  • 8篇多德
  • 7篇德性
  • 3篇中西
  • 3篇伦理
  • 2篇人性
  • 2篇文化
  • 2篇老子
  • 1篇道观
  • 1篇道家
  • 1篇道家思想
  • 1篇德性伦理
  • 1篇点试
  • 1篇幸福观
  • 1篇性别
  • 1篇性别视角

机构

  • 20篇宝鸡文理学院
  • 4篇西北大学
  • 1篇山西省社会科...

作者

  • 22篇崔丽萍
  • 1篇王国棉

传媒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社会科学家
  • 2篇文教资料
  • 2篇山西高等学校...
  • 2篇武陵学刊
  • 1篇晋阳学刊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华夏文化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沧桑
  • 1篇黑河学刊
  • 1篇教书育人(高...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儒家伦理学的学术特质——兼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之比较
2013年
儒家的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都是一种德性伦理学,以"德"为本的价值定位、利人与利己完美统一的意识形态、理想社会的政治诉求是其伦理学的学术特质。
崔丽萍
关键词:伦理学
德性与外在善——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价值取向之比较
2013年
思孟学派和亚里士多德都坚持伦理财富观,认为道、义和德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获取财富的依据。思孟学派从事实的角度肯定了一定生活资料的必要和前提性作用,但是更加强调"利"与"义"的对立选择和德性的缺失自足;而亚里士多德虽然也强调沉思活动本身的自足性和德性的优越性,但是认为人要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需一定的外在善,强调了外在善的不可或缺性。此外,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了外在善的概念,而且其范围比思孟学派要广,体现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客观性、实践性特色。
崔丽萍
关键词:思孟学派亚里士多德德性
德性伦理还是角色伦理——以《孟子》为中心进行的考察
2011年
孟子的伦理学建立在其目的论与普遍人性的基础之上,是德性伦理学。但是因其理论具有普遍人性与特殊人性相统一,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特色,又因其对角色伦常的强调,使得其伦理学具有角色伦理学的某些特色,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断定孟子的伦理学就是角色伦理学。其次,在孟子思想中,普遍的人的德性与特定角色应具有的德性是统一的,但普遍的人的德性是人之为人的前提,角色在逻辑上位于德性之后。而且孟子的权变思想也体现了其德性伦理学的特征。
崔丽萍
关键词:德性伦理角色
老子性别观研究述评
2021年
目前学术界对老子性别观研究主要分布在五个方面,形成八种主要观点:女性至上观,前性别或无性别观,雌性非女观,雌雄同体观,性别平等观,生态女性观,自由主义女性观,贵阳贱阴女性观。这八种观点彼此不同,有的相互对立,目前学术界对其各自的合理性及关系探讨还比较缺乏。以老子性别观多元诠释的本原-生成阶段合理性理论,探讨八种老子性别观的合理性、共存性和整体性特征,是对老子性别观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崔丽萍
关键词:老子
会通中西哲学比较史勾勒“世界哲学”之进路——《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评析
2016年
许苏民先生的专著《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系统地梳理了近400年来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开阔的眼界、博大的情怀和人道的精神审视中西哲学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希望以此为契机构建"世界哲学"和中国的现代新哲学,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该领域的深入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崔丽萍
关键词:中西哲学世界哲学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人性与德性结构研究
2014年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对于人性与德性的内涵界定有所不同,但是,在人性与德性的关系上,他们的认识是一致的,都认为人性与德性是统一的。双方的人性与德性结构特色最能显示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思孟学派的人性论继孔子而来,其人性与德性结构恰似一个突出球心的混合网状的球体,显示出中国天人合一、强调德性的文化特色;亚里士多德的人性与德性结构恰似一个突出锥顶、层级分明的锥体,显示出西方二元相分、注重理性的文化特色。
崔丽萍
关键词:思孟学派亚里士多德人性德性
幸福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评析
2019年
《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一书,从幸福的政治、物质、精神信仰及人际关系维度,梳理和研究了夏商西周时期的幸福观;从个人幸福、社会幸福和国家幸福等维度,梳理和概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幸福观,并探讨了传统幸福观对当代社会文明建设的启示。这种综合的研究方法和构建方式,使该著具有历史的厚重度、理论的深广度、概括的准确度和现实的延伸度等特点,也可能会引发学术界的反思和争论。
崔丽萍
关键词:幸福观
朱熹的中庸与中和关系探讨
2013年
《中庸》第一章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和重点,提出了“天”、“性”、“道”、“教”、“慎独”、“中和”等概念。文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怨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文章的题名虽为“中庸”,但是总起性的段落中却没有提到中庸,而提出了“中和”这一概念,子思为什么提出中和这个概念,中和与中庸的关系为何,自然引起解读《中庸》者的关注。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朱熹关于中庸与中和关系的解析。
崔丽萍
关键词:《中庸》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原则被引量:1
2020年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发展不成熟,对特色课程重视度不够,缺乏系统分析,使其特色课程的开发存在自发性、不完善性和脱节性等不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得深化认识,统一原则,使本位原则、产出原则和系统原则成为高校文管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则。将学校为本、学科为本、教师为本和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崔丽萍
关键词:高校特色课程
荣与辱——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价值取向之比较
2013年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都坚持一种道德荣辱观,都认为荣誉是一种与政治和整个社会体系相关的外在善,应该积极追求,但不应过度和名实不符。所不同的是:思孟学派不仅将羞耻作为一种基础的道德情感,也认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德性,而且是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德性,更加重视羞耻之心,即内在的反思和戒惧在德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而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荣誉的外在作用和积极的引导作用,强调对羞耻的超越,只是将羞耻作为一种德性形成过程中的有效情感和手段。
崔丽萍
关键词:荣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