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衍雨

作品数:12 被引量:28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灾害
  • 3篇灾害风险
  • 3篇自然灾害
  • 2篇地理
  • 2篇地理要素
  • 2篇地图
  • 2篇土壤
  • 2篇专题地图
  • 2篇专题图
  • 2篇自然灾害风险
  • 2篇问卷
  • 2篇问卷调查
  • 2篇旱灾
  • 1篇地震
  • 1篇东南
  • 1篇东南沿海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震灾
  • 1篇中国东南

机构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尹衍雨
  • 6篇易湘生
  • 4篇李国胜
  • 2篇彭景涛
  • 2篇雷永登
  • 2篇苏筠
  • 2篇王静爱
  • 1篇潘东华
  • 1篇王炳亮
  • 1篇高立龙
  • 1篇常晟
  • 1篇岳耀杰
  • 1篇李群芳
  • 1篇叶琳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京区第六届地...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6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灾害风险专题地图中地理要素的综合表达分析--以长三角地区1∶25万自然灾害风险地图为例
自然灾害风险图是标示某一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风险程度的一类专题地图,是将灾害风险信息传达于公众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区域灾害风险管理的依据。
尹衍雨岳耀杰潘东华
关键词:地理要素
适应自然灾害的研究方法进展被引量:11
2012年
自然灾害损失虽然不可避免,但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规避或减轻风险,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共存的协调适应。本文基于适应自然灾害研究发展的历程,综述了现有适应性研究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前者主要集中在对多尺度的适应主体综合分析、底层家庭或群体适应以及顶层的政策适应等方面;而后者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适应、民众或区域适应对策优选及适应能力评估等方面。基于数理模型或者实地观测实验的定量评估以及多指标、多标准的综合评估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定量研究的主流。研究表明:①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有向综合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一些系统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本地乡土的适应自然灾害逐渐引起重视。②目前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上存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研究途径,而探索这两种途径有效结合的多尺度综合研究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研究的关键。
尹衍雨王静爱雷永登易湘生
关键词:研究方法
中国东南沿海台风灾害链区域规律与适应对策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南沿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和财富最集中的地区,然而台风及由其引发的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链时有发生,对区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尊重自然规律,与灾害风险共存的适应是以协调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关系为出发点,即人类要在充分尊重自然灾害的区域规律基础上,合理调适自身行为,实现"与风险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适应行为又可分为工程性和非工程两大类,工程性适应侧重防灾减灾工程(如海堤、水库)等能力建设,非工程性适应侧重减灾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如分区分时的人员转移安置,灾害分级响应和纵横协调,多主体风险共担等)。综上各项工程和非工程性适应对策,有助于大大提升区域灾害风险防范和综合适应能力,有效减轻东南沿海台风灾害链损失。
王静爱雷永登周洪建尹衍雨常晟李群芳
青海三江源地区土壤水分常数转换函数的建立与比较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土壤理化性质数据建立转换函数是间接获得土壤水力参数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测定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水分常数数据,本文采用回归分析、BP神经网络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Rosetta模型3种方式分别建立了青海三江源地区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转换函数,并对其预测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回归分析方法总体预测效果比较理想,特别是田间持水量的平均误差(ME)和均方根误差(RMSE)都在3.397%以下,决定系数(R2)高达0.868;(2)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效果非常理想,各土壤水分常数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在4.685%以下,并且决定系数均在0.857以上;(3)Rosetta模型的预测效果相对较差,特别是饱和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平均误差(ME)和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较大,决定系数(R2)相对较小。3种方式中,BP神经网络方法所建立的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转换函数均为最佳,回归方法所建立的田间持水量的转换函数要好于BP神经网络方法和Rosetta模型,Rosetta模型对土壤水分常数的预测效果不如其他两种方式。研究可为青海三江源地区土壤水力特性参数研究以及区域尺度上土壤水分估算提供科学依据。
易湘生李国胜尹衍雨
关键词:转换函数BP神经网络
黄河源区草地退化对土壤持水性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7
2012年
在黄河源区草地退化严重的玛沁县军牧场地区,采用不同草地退化样地对比的方法,开展草地退化对土壤持水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在0~10 cm土层以无退化草地最大,极度退化草地最小,而在10~20 cm土层,两者在不同退化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仍以极度退化草地最小,但两者在20~30 cm土层以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较大,无退化和中度退化草地相对较小;②在土壤表层(0~10 cm),无退化草地的田间持水量远大于其他退化草地,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田间持水量较大,极度退化草地最小,而在10 cm以下土层,田间持水量以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较大,无退化和中度退化草地相对较小;③各土壤持水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主要受容重、总碳、有机质和总氮这4个因素影响;④不同草地退化程度下地表覆被状况、植物根系生物量以及分布特征引起土壤容重、有机质等发生变化,可能是进一步导致土壤持水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可为区域草地退化对土壤水文生态效应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易湘生李国胜尹衍雨王炳亮
关键词:草地退化土壤持水性黄河源区
自然灾害风险专题地图中地理要素的综合表达分析——以长三角地区1:25万自然灾害风险地图为例
自然灾害风险图是标示某一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风险程度的一类专题地图,是将灾害风险信息传达于公众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区域灾害风险管理的依据。如何将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及与灾害风险相关的要素在图上科学地表达出来是进行灾害...
尹衍雨岳耀杰潘东华
关键词:地理要素
文献传递
公众灾害风险可接受性与避灾意愿的初探——以川渝地区旱灾风险为例被引量:17
2009年
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川渝地区旱灾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从公众可接受的旱灾损失与频率、假定旱灾风险情景下的避险意愿等角度,对公众旱灾风险可接受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公众合理可接受的旱灾损失与频率分别在26.5%~52.8%与32.0%~64.3%区间范围内;并以一般旱灾、严重旱灾风险情景为限制线,确定了公众合理可接受风险区域;随着灾害损失风险增加,公众规避风险投资意愿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当灾害损失达到约50%~70%时,公众避险投资意愿达到最高,意愿避险投资占可能损失的比重约为62%。鉴于川渝地区的旱灾形势,今后旱灾风险管理的关键,一是加强对旱灾的监测与预警预报;二是完善旱灾风险的常规化管理,发展高效灌溉农业,充分利用客水资源,完善提高现有农田水网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公众-企业-政府多方共同参与的高效风险管理模式。
尹衍雨苏筠叶琳
关键词:旱灾问卷调查
影响公众震灾风险认知的因素分析——以新疆喀什、乌鲁木齐地区为例被引量:19
2009年
研究震灾风险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从公众视角揭示风险潜在因素,为降低灾害风险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新疆的喀什、乌鲁木齐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影响公众的临震心理、风险估计、地震知识水平、防震意愿及行为等震灾风险认知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房屋结构、居住区危险性等;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与风险认知因子形成正、负反馈链,其中收入水平影响了风险感知是否能转化为防减灾的积极行为。并在灾害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苏筠尹衍雨高立龙努尔买买提.吾布力卡斯木
关键词:地震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乌鲁木齐
土壤厚度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以青海三江源地区为例被引量:40
2012年
利用青海三江源地区533个土壤剖面中的厚度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确定性内插(反距离加权、全局多项式、局部多项式和径向基函数)和地统计内插(普通克里格、简单克里格、泛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类共八种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厚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并综合比较了各种插值方法的预测误差、统计特征值和插值结果分布图。结果表明:(1)在地统计内插方法中,普通克里格方法 (一阶)插值效果比普通克里格方法 (二阶)要好;在普通克里格方法 (一阶)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中,球状模型的插值效果优于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普通克里格方法在四种地统计内插方法中预测误差最小、预测结果准确性最好。(2)确定性内插方法中,反距离加权(指数为1)法的误差较小,并且对区域与局部趋势的反映效果最好。(3)从预测误差大小和对区域总体及局部趋势的综合反映效果来看,有异向性的球状模型普通克里格(一阶)插值方法预测结果最能准确反映青海三江源地区土壤厚度的空间分布。
易湘生李国胜尹衍雨彭景涛
关键词:土层厚度空间插值
青海三江源地区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被引量:133
2011年
利用青海三江源地区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月气温资料及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样条函数插值、Mann-Kendal检验等方法对气温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三江源地区及3个源区年、四季平均气温出现多次冷暖波动过程,但在统计意义上均呈显著增温趋势,2001年以后增温明显。其中,春、夏、秋季和全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温显著,而冬季在进入21世纪后增温极为显著。除春季外,青海三江源地区及3个源区年、四季气温标准值逐渐增加,并以冬季气温标准值增加最为显著;(2)青海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36oC10a-1,澜沧江源区与黄河源区增温幅度相同(0.37oC10a-1),而长江源区增温幅度相对较小(0.34oC10a-1),整个青海三江源地区显著增温区域出现在玉树南部及囊谦北部,并且冬季和秋季增温幅度要大于春季和夏季;(3)青海三江源地区、澜沧江源区和长江源区的年、夏、秋、冬季以及黄河源区夏、秋季平均气温均发生了突变。其中,年、夏季平均气温突变主要发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秋季平均气温主要在90年代前期,而冬季平均气温主要发生21世纪初;(4)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不同地区海拔高度和下垫面的差异是导致青海三江源地区增温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易湘生尹衍雨李国胜彭景涛
关键词:气温变化突变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