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红蕾

作品数:32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缺血
  • 7篇梗死
  • 6篇急性
  • 6篇姜黄素
  • 6篇出血
  • 5篇蛋白
  • 5篇淀粉样
  • 5篇卒中
  • 5篇脑缺血
  • 4篇血管
  • 4篇蛛网膜
  • 4篇蛛网膜下
  • 4篇蛛网膜下腔
  • 4篇蛛网膜下腔出...
  • 4篇网膜
  • 4篇细胞
  • 4篇下腔出血
  • 4篇膜下
  • 4篇海马
  • 4篇

机构

  • 22篇解放军第14...
  • 17篇郑州大学第二...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济南军区联勤...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食品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尹红蕾
  • 26篇王运良
  • 12篇李金凤
  • 11篇张玉镇
  • 10篇曾志磊
  • 10篇娄季宇
  • 10篇耿爽
  • 9篇韩冰
  • 6篇秦新月
  • 4篇张晓席
  • 3篇张辉
  • 3篇罗家明
  • 3篇陈黎燕
  • 3篇刘亚君
  • 2篇乔立艳
  • 2篇乔娜娜
  • 2篇崔晓梅
  • 2篇杜明瑶
  • 2篇耿同超
  • 1篇杨霄鹏

传媒

  • 16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实用医药杂志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尿酸(UA)浓度的变化对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对176例发病24h内患者应用弥散加权磁共振(DWI)检查,证实为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经改良的NIH卒中(mNIHSS)评分5分以上,随访观察尿酸、尿囊素(尿酸的非酶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对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 66例血管再通病人多数接受溶栓治疗,UA浓度在48h降低,然后逐渐升高呈U行改变,14d时mNIHSS评分降低,UA和尿囊素浓度变化与DWI梗死体积明显相关。结论 UA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消耗和再生性抗氧化剂,其浓度变化与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有关。
张晓席崔东艳王运良曾志磊韩冰尹红蕾李金凤
关键词:尿酸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后D-dimer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血管内栓塞后D-dimer浓度的变化以及D-dimer浓度升高能否做为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对204例发病48 h内入住我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SAH病人,在手术当天早晨和动脉瘤填塞后14 d检测血浆D-dimer浓度,3个月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CT随访脑梗塞的发生做为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结果动脉瘤栓塞后预后不良的病人较预后良好者D-dimer浓度明显升高,手术当天2组各自平均为(1 368±298)μg/L和(756±144)μg/L,14 d时分别为(1 129±166)μg/L和(356±73)μg/L,P<0.001。重复检测发现,预后良好者D-dimer浓度降低较快,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后,D-dimer与预后不良有明显关系。结论 SAH后血浆D-dimer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可能与凝血酶代谢产物过量积聚引起的损害有关。
王运良曾志磊尹红蕾韩冰张辉刘亚军娄季宇
关键词: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溶解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无迟发性脑缺血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无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相关因素,以期为DCI病人转出重症监护病房(ICU)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1-10—2011-06确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53例,其中DCI组67例,非DCI组86例;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无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DCI组一般情况相比非DCI组显示:平均年龄、入院血糖〉6.1mmol/L、后循环动脉瘤、脑室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他汀类药物、GCS评分、WFNSⅠ-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Ⅰ-Ⅱ级、TCD血管痉挛、血管造影血管痉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WFNS分级Ⅰ-Ⅲ级、改良Fisher分级1-2级、无颅内血肿和后交通动脉瘤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无迟发性脑缺血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5岁,WFNSⅠ-Ⅲ级,改良Fisher分级1-2级是未发生DCI的独立因素。结论年龄〉65岁,WFNSⅠ-Ⅲ级和改良Fisher分级1-2级可作为病人转出ICU病房的依据。
耿爽王运良张玉镇尹红蕾李金凤曾志磊张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缺血
女军人的健康生存质量和缺铁的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女军人铁缺乏的患病率和检验铁营养状态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08名年龄19~38岁女军人,均为陆军某部现役军人。按照SF-36问卷调查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并检查血清铁营养状态,按照血清铁的含量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缺铁组(血清铁〈15μg/L)、临界组(血清铁15~20μg/L),铁饱和组(血清铁〉20μg/L)。应用单变量分析比较三组军人月经期间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结果缺铁的患病率18.2%,临界铁营养状态10.3%,就SF-36问卷而言,仅在缺铁组和饱和组之间之间有明显不同,从健康层面考虑,缺铁组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结论 :缺铁影响女军人的自我感觉健康状况,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王运良朱若萌尹红蕾王雨童韩冰张宁
关键词:缺铁女军人SF-36问卷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病人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科的204例ICH病人,排除出血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死亡或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共选择162例ICH病人入组,分别在入院当日、7 d和14 d应用超声多普勒对下肢DVT进行评估,并与没有发生DVT病人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相比较。结果在入选的162例ICH病人中,男性91例,平均年龄(63.2±6.2)岁;女性71例,平均年龄(68.6±5.1)岁。共有32例(19.8%)病人偏瘫侧下肢发生DVT。入院当天检查发现8例,7 d后新发15例,14 d时新发9例。其中女性19例(59.4%)发生DVT,男性13例(40.6%)发生DVT。11例病人为单静脉血栓形成,21例病人为多静脉血栓。以比目鱼肌静脉多见,其次为腓肠肌静脉。结论 ICH病人急性期DVT多见,女性发生率大于男性,以高龄、饮酒、缺血性卒中史、入院时NIHSS评分≥12和脑叶出血发病率较高。
吕斌王运良尹红蕾娄季宇耿爽张辉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脑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游离脂肪酸与迟发性脑缺血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变化与迟发性脑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14d内进行间接热量测定法检查全身耗氧量和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脂肪酸浓度;应用多变量广义估计方程模型验证游离脂肪酸浓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Cox风险比例模型证实迟发性脑缺血的时间关系。结果 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249项检查,发现n-6FFA和n-3FFA浓度与全身耗氧和改良的Fisher评分有关;21例(28%)患者出血后平均7d发生迟发性脑缺血,迟发性脑缺血病人改良的Fisher评分,平均n-6FFA:n-3FFA比例和平均耗氧量较高;在Cox风险比例模型中,平均n-6FFA:n-3FFA比例、年轻和改良的Fisher评分与迟发性脑缺血的时间有关。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的严重性和耗氧代谢亢进与n-FFA浓度增高有关,n-6FFA:n-3FFA比例增加与迟发性脑缺血有关,提示调节氧耗和FFA浓度能减少DCI发生。
崔晓梅韩冰张玉镇尹红蕾李金凤乔娜娜王运良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缺血血管痉挛
姜黄素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老年性痴呆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老年性痴呆(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制作AD大鼠模型,干预组给予腹腔注射姜黄素连续7d,造模1个月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和姜黄素给药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结果 AD对照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逃避潜伏期延长,而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姜黄素给药组大鼠较AD对照组第2~5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姜黄素干预后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小胶质细胞表达明显增多(P<0.05);姜黄素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小胶质细胞较AD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改善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β所致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王运良尹红蕾娄季宇韩冰耿爽刘亚君
关键词:姜黄素淀粉样Β蛋白小神经胶质细胞
钾离子通道阻滞剂抑制EAE模型中IL-23/IL-17轴机制研究
目的以往研究发现钾离子通道阻滞剂能通过改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脱髓鞘后的轴突表面钾离子通道而起到改善肌力能对症治疗,最近的研究发现钾离子通道阻滞剂还能调节炎症细胞表面钾离子通道从而起到...
罗家明秦新月陈黎燕尹红蕾
文献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性神经变性疾病,最终导致痴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包含许多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数以千计的基因表达的变化、
王运良尹红蕾李金凤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表观遗传学神经变性疾病环境危险因素不可逆性进行性
Aβ诱导的认知障碍大鼠海马RGMa和Rho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Aβ诱导的认知障碍大鼠海马内反义导向分子(Repulsiveguidancemolecule,RGMa)及Ras基因同源物A(RashomologousA,RhoA)表达情况。方法:2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认知障碍模型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建立Aβ1-40致认知障碍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GMa和RhoA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GM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显示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海马RGMamRNA表达下调(P<0.05),RGMa蛋白表达也降低(P<0.05),而RhoA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大鼠认知功能障碍,RGMa表达降低及RhoAmRNA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Aβ1-40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变性病理过程。
尹红蕾秦新月罗家明王敬殷成陈黎燕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海马神经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