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志新

作品数:8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棉花
  • 8篇黄萎病
  • 7篇棉花黄萎病
  • 7篇棉花黄萎病菌
  • 7篇黄萎病菌
  • 7篇病菌
  • 5篇致病力
  • 5篇致病力分化
  • 3篇SSR
  • 3篇ISSR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 2篇落叶型
  • 2篇菌株
  • 1篇遗传变异分析
  • 1篇致病机理
  • 1篇双价基因
  • 1篇平均法
  • 1篇葡聚糖酶
  • 1篇葡聚糖酶基因
  • 1篇转基因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尹志新
  • 7篇朱荷琴
  • 7篇李志芳
  • 7篇冯自力
  • 6篇赵丽红
  • 6篇师勇强
  • 2篇刘雪英
  • 2篇李彩红
  • 1篇杨家荣

传媒

  • 2篇棉花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及落叶型菌株的分布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年发生面积为4500万亩左右,每年造成10%~30%的减产,是发展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病原菌变异频繁,强致病力类型及落叶型菌株不断出现,导致品种抗性丧失快,是该病防治难度大,暴发...
朱荷琴冯自力赵丽红刘雪英师勇强李志芳尹志新
文献传递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及SSR和ISSR指纹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和落叶型菌株在各地的报道纷纷出现,加之转基因抗虫棉在已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十余年,为研究我国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程度、病原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化,本研究...
朱荷琴冯自力尹志新李志芳赵丽红师勇强李彩红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SSRISSR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本研究以来自全国12个省(自治区)96个县的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为研究对象,从培养性状、SSR和ISSR指纹图谱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并结合致病力测定结果及地理来源进行...
尹志新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分子标记致病机理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变异分析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和落叶型菌株在各地出现的报道纷纷出现,加之转基因抗虫棉已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10余年,为澄清我国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程度、病原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变...
朱荷琴冯自力李志芳尹志新赵丽红师勇强李彩红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SSRISSR
文献传递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为了对棉花黄萎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棉花黄萎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双因素和单因素水平优化的方法对SSR反应体系的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了最适反应体系。从300对引物中筛选出13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并对来自我国12个省96个县(市)的170个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SSR分析。SSR图谱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菌株划分为2个群体:群体Ⅰ有26个菌株,其中18个为新疆菌株,占69.23%;群体Ⅱ有144个菌株,其中138个为内地菌株,占95.83%。新疆菌株与其它省份的菌株存在明显差异,SSR指纹图谱与菌株地理来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与菌株致病力强弱没有表现出相关性,但弱致病力菌株可能更容易发生遗传变异。
尹志新朱荷琴李志芳冯自力
关键词:棉花大丽轮枝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株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人工病圃、重病田及苗期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双价(Chi+Glu)基因的棉花株系61217-1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株系61217-1在人工病圃连续3年达抗病水平,病指极显著低于其受体中棉所24。2009年该转基因株系在河南安阳、江苏大丰及新疆石河子棉花黄萎病重病田的病指分别为18.7、18.1和16.7,均极显著低于受体中棉所24的病指。该转基因株系对来自河北、湖北、新疆的3个强致病力落叶型菌株均达抗病水平,病指分别为16.4、16.8和15.6,也极显著低于受体中棉所24的病指。表明转双价(Chi+Glu)基因的棉花株系61217-1具有优异稳定的抗黄萎病性。
朱荷琴冯自力李志芳赵丽红师勇强尹志新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黄萎病几丁质酶基因葡聚糖酶基因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ISSR指纹分析被引量:50
2012年
来自我国12个省84个县(市)的棉花黄萎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存在5种不同的培养类型,其中,产生微菌核较多的B型菌株为优势类群,占72.9%。长江流域的菌株培养性状变异最大,新疆棉区的变异最小。致病力测定结果和ISSR指纹图谱均将167个单孢菌株划分为强、弱、中3个致病力类型,供试菌株的ISSR指纹图谱与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中等致病力类型菌株在我国占主导地位;强致病力类型的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弱致病力类型菌株主要分布在新疆和江苏。
朱荷琴冯自力尹志新李志芳赵丽红师勇强杨家荣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ISSR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及落叶型菌株的分布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年发生面积为4500万亩左右,每年造成10%~30%的减产,是发展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 2007-2009年,于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
朱荷琴冯自力赵丽红刘雪英师勇强李志芳尹志新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