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寸金芝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3
供职机构: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品管圈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品管圈活动
  • 2篇精神病
  • 2篇精神科
  • 2篇酒依赖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影响
  • 1篇电脑中频
  • 1篇电脑中频治疗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信度
  • 1篇休克
  • 1篇血脂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职业价值观
  • 1篇首发

机构

  • 11篇大理州第二人...
  • 1篇云南省大理州...

作者

  • 12篇寸金芝
  • 3篇董再文
  • 3篇杨林顺
  • 3篇杨丽梅
  • 2篇周雪
  • 2篇杨跃涛
  • 2篇李学智
  • 2篇周锦泉
  • 1篇史锡坤
  • 1篇王月宾
  • 1篇赵丽琴
  • 1篇赵雪梅
  • 1篇杨才仙
  • 1篇王涛
  • 1篇薛丽芬
  • 1篇张勇
  • 1篇张建平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滥用...
  • 3篇临床心身疾病...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原精神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术前准备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术前准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需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术前评估两组患者准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合格率。结果两组体温、血压、体质量测量情况,禁食禁饮情况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项研究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合格率为96.7%,对照组为90.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术前准备的合格率,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寸金芝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准备护理干预
Morisky问卷评价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被引量:43
2016年
目的:评价Morisky问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125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进行Morisky问卷调查,7 d后对其中30例患者进行Morisky问卷重测,计算Cronbach'sα系数及重测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考评量表结构效度。结果:采用条目-总分相关法及决断值法对条目的区分度进行分析,问卷的4个条目皆达显著水平,符合选题标准,可以保留。问卷总Cronbach'sα系数为0.78,7 d后重测信度为0.84。经最大方差旋转法旋转后提取1个因子,累计解释的方差为52.25%,4个条目的因子负荷0.65~0.78之间。结论:Morisky问卷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中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
寸金芝赵丽琴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信度
二甲双胍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白族患者代谢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白族患者代谢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1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白族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84例),在利培酮和心理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合并二甲双胍,对照组合并安慰剂,疗程5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5月测定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等体重指标;治疗前及治疗5月后测定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性、血脂、催乳素及肝功能变化等指标,并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两组治疗5月后INS、IRI、TG、ALT、GGT、BMI、腰围、腰臀比、体质量变化有高度差异(P〈0.01),FBG、TC有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3~4月及4~5月期间体重变化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5月SBP、FBG、INS、IRI、TC、TG、LDL-C、ALT、GGT有高度差异(P〈0.01);而对照组仅有SBP、INS、ALT、GGT有高度差异(P〈0.01),FBG、IRI有差异(P〈0.05)。两组PANSS减分率、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二甲双胍有益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白族患者的糖脂等代谢,且不影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及耐受性。
周锦泉董再文周雪李学智寸金芝
关键词:利培酮二甲双胍血脂精神分裂症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精神科门诊就诊等待时间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精神科门诊就诊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缩短精神科门诊就诊时间为活动主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对就诊流程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就诊等候时间由开展前的(56.8±2.46)分钟,降到开展后的(34.0±8.91)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6.6%,提高到开展后的96.8%,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缩短精神科门诊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杨林顺杨跃涛杨丽梅寸金芝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精神科门诊就诊时间
初中生流行性癔症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初中生流行性癔症的原因与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调查、卫生学监测、流行性癔症诊断和处理方法,分析34例流行性癔症的临床资料及发病原因。结果本次初中生癔症发病率为6.3%,男女比例为1:4.67;男生发病率为2.45%,女生发病率为9.56%,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P<0.01);≥14岁学生发病率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的学生,≥14岁女生发病率显著高于同龄男生(P<0.01)。癔症患者均为在校发病,发作地点多为教室和操场,发作时周围均有人,临床表现大致相同,急性反复发作,无夜间发作病例。结论流行性癔症的发病与特定的环境、心理暗示和个体认知能力有关,临床表现特殊,应早诊断早干预,特别应加强青春期女生的心理辅导。
周锦泉董再文周雪李学智寸金芝曾学娟
关键词:流行性癔症初中生女生周围环境暗示性
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患者患病行为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患者患病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应用患病行为问卷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中心住院治疗的11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患者患病行为总分为(32.12±8.58)分,饮酒时间、住院次数是患病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患者患病行为,处于中等水平。饮酒时间越长、住院次数越多,心理取向越大,疾病感越低,疾病确信越低,疑病指数越低。
寸金芝
关键词:酒精酒依赖患病行为
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职业价值观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其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方法对180名精神科护士应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精神科护士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总均分为(2.34±0.45)分,各维度分均≤3.79分;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和人事关系是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精神科护士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总均分及各维度分与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较低,工作满意度与职业价值观密切相关。
寸金芝杨丽梅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价值观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在我院住院随访的120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总平均分为(2.51±0.53)分,处于中度水平;病程、住院次数、有无家属照顾是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现状并不容乐观,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支持和照顾,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帮助患者提高应对病耻感的能力。
杨林顺杨跃涛杨丽梅寸金芝
关键词:老年精神分裂症病耻感
电脑中频治疗在酒依赖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电脑中频治疗对酒依赖病人恢复过程中肌肉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酒依赖急性戒断期治疗后出现主诉肌肉关节疼痛病例进行治疗,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得出结论。结果:电脑中频治疗酒依赖者肌肉酸疼有效率89.66%,86.21%的病例无任何不良反应,12.07%病例局部起水疱现象。结论:电脑中频治疗对酒依赖戒断后肌肉关节酸疼有效,但治疗时需注意透热强度的调控以免局部烫伤。
史锡坤寸金芝董再文张勇赵雪梅薛丽芬张建平王涛杨才仙
关键词:电脑中频治疗酒依赖疗效
品管圈模式对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品管圈模式对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以品管圈模式实施时间2014年7月为界限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结果:对照组非计划拔针率为48%,观察组非计划拔针率为13%,观察组非计划拔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以回血堵塞不畅、患者自行拔脱、静脉炎、留置局部肿胀、局部红肿疼痛及其他等为非计划拔针原因。结论:品管圈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的非计划拔针率,减轻患者的机体痛苦,对患者的血管进行保护。
寸金芝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