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官泳松

作品数:145 被引量:556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3篇介入
  • 39篇肝癌
  • 30篇栓塞
  • 26篇动脉
  • 25篇肿瘤
  • 24篇介入治疗
  • 22篇血管
  • 19篇化疗
  • 18篇灌注
  • 16篇细胞
  • 15篇原发性
  • 15篇肝动脉
  • 14篇原发性肝癌
  • 13篇造影
  • 11篇动脉灌注
  • 11篇疗效
  • 9篇影像
  • 9篇晚期
  • 9篇疗法
  • 8篇血管造影

机构

  • 109篇四川大学华西...
  • 19篇四川大学
  • 10篇华西医科大学...
  • 10篇华西医科大学
  • 5篇射洪县人民医...
  • 5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川北医学院附...
  • 3篇成都军区总医...
  • 2篇都江堰市人民...
  • 2篇德阳市人民医...
  • 2篇华西医大附一...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43篇官泳松
  • 33篇贺庆
  • 32篇周翔平
  • 21篇刘源
  • 17篇杨林
  • 17篇孙龙
  • 17篇李肖
  • 12篇卢武胜
  • 8篇胡颖
  • 8篇拉孜
  • 7篇王明全
  • 7篇焦河
  • 5篇何发清
  • 5篇王小林
  • 5篇费泽军
  • 4篇李瑞祥
  • 4篇谢晓东
  • 4篇陈宏汉
  • 4篇翟昭华
  • 4篇严律南

传媒

  • 11篇华西医学
  • 11篇西部医学
  • 9篇世界华人消化...
  • 9篇中华肝脏病杂...
  • 8篇中国介入影像...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4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四川医学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5篇2008
  • 17篇2007
  • 19篇2006
  • 20篇2005
  • 12篇2004
  • 7篇2003
  • 9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6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血液供应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介入治疗在肝癌非手术疗法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对肝癌血液供应的研究不仅是肝癌介入治疗的基础,而且对选择介入治疗方法和提高疗效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肝癌血液供应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杨林官泳松周翔平
关键词:肝瘤肝脏血液供应介入
肝癌介入影像学表现的血液动力学基础被引量:7
2003年
肝癌结节主要由肝动脉供血,门静脉及肝静脉引流,但几乎所有的肝癌结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情形的门静脉供血或引流,且其与肿瘤发展阶段、分化程度及病灶大小相关。肝癌TAE术后肝动脉血供减少,侧支循环形成,门静脉血供增加。
张刚官泳松周翔平
关键词:肝癌介入性放射学血液动力学
兔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实验模型制作被引量:1
2003年
李肖官泳松周翔平李瑞祥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再狭窄动物模型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术后肿瘤存活区的血液供应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经肝动脉灌注碘化油栓塞术(LPTACE)后肿瘤存活区(VTA)的血液供应,以期对再治疗方案和途径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38例HCC患者共55个病灶,经57次LPTACE后行MS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根据增强扫描不同时期的强化表现,将VTA的血液供应分为四种类型:肝动脉供血型、门静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及少血供型;统计各种血供类型的比例,并与术前肿瘤血供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行57次LPTACE后的肿瘤存活区在平扫表现为肿瘤内栓塞碘化油之间及周围非坏死低密度影,其CT值为(37.71±7.78)Hu。低密度肿瘤存活区有四种类型的血液供应,分别为:肝动脉供血型(29例)、门静脉供血型(2例)、双重供血型(22例)、少血供型(4例)。与术前肿瘤血供比较,门静脉参与供血有增加。结论HCC经LPTACE术后肿瘤存活区血供以肝动脉供血和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为主,单纯门静脉供血及少血供较少。与LPTACE术前相比,门静脉对肿瘤存活区的供血有增加。
郑小华官泳松周翔平黄娟刘军
关键词:血液供给碘化油
覆膜支架在中晚期食管癌的应用53例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覆膜支架应用于中晚期不能切除的食管癌性狭窄的姑息治疗效果。方法进食困难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53例(其中8例为食管气管瘘),在X线透视下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并随访6个月~1年。结果53例全部成功置入了被覆金属支架,术后病人的进食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置入食管被覆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性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徐城林官泳松刘源高伟
关键词:食管肿瘤疗效
兔VX2肝癌MSCT评价及病理特征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别于接种后2周和3周,应用Philips64层螺旋CT对实验兔进行CT平扫和增强双期扫描,CT检查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6只兔均接种成功,在CT平扫,瘤灶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瘤灶在肝动脉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环形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病理学检查见肿瘤呈结节状,突出于肝表面,部分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血窦多,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结论兔VX2肝癌病理表现呈结节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异型性明显;MSCT可以准确地监测其生长情况。
杨林周翔平官泳松李祖茂郭兴李肖孙家瑜
关键词:VX2肿瘤动物
肺癌CT征象与核因子-kappa B表达
目的:观察肺癌的核因子-kappa B(NF-κB)表达水平与CT影像的几个特点,探讨二者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收集未经任何治疗的80例周围型肺癌及19例炎症占位组织学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avidin pe...
王明全官泳松贺庆
关键词:肺肿瘤病理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文献传递
中医中药在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杨林孟茂斌官泳松张瑞明周翔平
关键词:肿瘤介入治疗中医中药临床学科抗癌机理肿瘤供血瘤内注射
DSA技术在消化道出血诊疗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DSA技术在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 7月~ 2 0 0 1年 5月消化道出血行DSA病例 49例。结果 :DSA检查阳性发现 34例 ,明确了出血动脉、出血原因 ,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明胶海绵或加钢圈 ,垂体后叶素灌注等。结论 :DSA对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焦河卢武胜官泳松费泽军陈宏汉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接受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双对比法)检查患者585例的检查结果,与同期于我院接受传统食道造影法(传统法)检查的115例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数字化食道双对比造影的585例中,发现病变468例,其中食道癌246例(早期食道癌51例,中晚期癌195例),食管炎症、静脉曲张等良性病变222例,正常117例;传统法115例中,发现病变76例,其中食道癌65例(早期食道癌3例,中晚期癌62例),良性病变11例,正常39例。结论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检查与传统法食道造影检查相比,显示更清楚,病变检出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何发清官泳松王小林郭兵文
关键词:食道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