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韶芳
- 作品数:37 被引量:284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2009年报告发病的鼻咽癌患者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状况,为预后评价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广州市肿瘤登记处的1 291例鼻咽癌的生存情况随访截止日期为2014-12-31,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肿瘤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广州市鼻咽癌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80%、68.80%、57.8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治疗方法对鼻咽癌预后有影响,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0.804)、分期(OR=1.458)、年龄分组(OR=1.338)、治疗方式(OR=1.466)是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中国香港,鼻咽癌防治应提高早诊率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李科林国桢李燕董航宋韶芳
- 关键词:鼻咽癌生存率影响因素
- 广州市2006—2010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6—2010年登革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16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850例,输入病例66例。本地感染病例年发病率在0.06/10万~10.19/10万之间,疫情涉及10个区(市);850例本地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荔湾区(占38.24%)、番禺区(占22.35%)、白云区(占11.41%)、越秀区(占9.41%);4—12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8—10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9.41%(760/850);男性441例,女性409例,男女性别比为1.08∶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率以20~39和50~69岁人群居高;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148例)、工人(122例)和离退人员(85例)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7.41%、14.35%和10.00%。66例输入病例中,89.4%(59例)来自亚洲地区,其中东南亚国家占74.2%(49例)。结论广州市登革热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传染病,加强对可疑发热患者的监测和蚊媒控制是广州市预防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
- 宋韶芳肖新才罗雷景钦隆杨智聪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 大气污染与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6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市的大气污染与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关系,为肺癌防制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上海和广州市大气污染资料及居民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并对大气污染致肺癌的潜伏期作灰色定量分析。结果 NO2和PM2.5对北京市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影响最大,致肺癌的潜伏期分别为4和8年;降尘与PM2.5与上海市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关系最密切,致肺癌的潜伏期分别为2和4年;降尘与NO2对广州市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影响最大,致肺癌的潜伏期均为5年。结论北京、上海和广州市大气污染指标对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影响各有不同,其致肺癌的潜伏期各不相同,需针对性整治大气污染并提出相关肺癌防治措施。
- 张晓杨琼英林国桢沈纪川周琴李科董航宋韶芳刘北燕陈清
- 关键词:肺癌大气污染物灰色关联分析
- 广州市膳食中主要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水平及其风险评估
- 2022年
- 目的 通过检测广州市5类日常消费食品中主要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 PAEs)的含量,评估居民膳食中该类物质的暴露水平并进行初步风险评估。方法 在全市采集5类日常消费食品共150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中PAEs的含量,结合居民膳食消费量,计算PAEs暴露水平,采用危险商(HQ)和危险指数(HI)评价累积风险。结果 PAEs在这5类日常消费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油类食品中污染较严重,其次为水产类食品,奶类食品相对较轻。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 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 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 BBP)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bis (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的检测值较高,最高含量分别为4.02×10~4、3.49×10~4、1.51×10~4、8.88×10~3 ng/g,日暴露量分别为4.767、3.697、4.767、2.937 ng/(g·d);DIBP、DBP及DEHP的危险商分别为0.024、0.370、0.059,累积暴露HI为0.453。结论 广州市居民经5类日常消费食品摄入PAEs的暴露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内,但油类、水产类、肉类及其制品等食品中PAEs的普遍污染值得关注。
- 宋韶芳刘于飞陈坤才张维蔚王燕燕曾锦衡
- 关键词:食品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水平风险评估
- 广州市恶性肿瘤病理诊断率网络报告现况研究
- 2015年
- 目的 :调查广州市各级肿瘤医院网络报告肿瘤病例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现状和登记情况,分析广州市肿瘤登记资料病理组织学诊断率(morphological verification percentage,MV%)较低的原因。方法:分析广州市131家肿瘤报告单位2008年至2013年网络报告的所有恶性肿瘤病例,调查其病理组织学诊断率和肿瘤登记报告情况,并与全国登记资料及发达国家登记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广州市131家肿瘤报告医院2008年至2013年共报告恶性肿瘤154 623例,MV%为64.41%。所有部位肿瘤的总体MV%上升了15.29%(绝对值上升了8.88%),其中三级医院报告病例的MV%为69.87%,二级医院报告病例的MV%为49.50%,一级医院报告病例的MV%为20.50%。尽管广州市各级别医院、各瘤别的MV%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全国及世界主要登记处资料相比,广州市的恶性肿瘤MV%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2008年至2013年,广州市各级医院恶性肿瘤网络报告MV%逐年上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肿瘤诊断水平的持续提高,但MV%低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医院的肿瘤诊断水平不高所致,三级医院MV%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而一、二级医院差距较大。广州市恶性肿瘤网络报告工作刚起步,加强和完善肿瘤登记工作管理能提高MV%。
- 宋韶芳李科沈纪川林国桢
- 关键词:恶性肿瘤肿瘤登记
- 2009年广州市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2009年广州市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查特点。方法对患者及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层析法、ELISA法对患者血清样本进行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并采用PCR对病毒进行分型。结果两名患者均来自登革热疫区,出现乏力、发热、头痛等症状。患者的DEV-IgM均呈阳性,DEV-IgG呈阴性,病毒型别均为登革Ⅰ型。结论两名患者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由于发现及时,患者救治方案正确,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二代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宋韶芳王大虎董志强王玉林
- 关键词:输入性登革热
- 2001-2010年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通过分析2001-2010年监测资料,研究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间疫情监测、宿主动物监测资料,实验室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HFRS743例,死亡4例,发病率为0.81/10万,病死率为0.54%。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在10月至次年6月,病例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和白云区,职业分布以工人、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为主,其次是民工和农民。男女比例为3.10∶1,年龄集中在20~50岁。鼠密度为9.64%,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4.94%,鼠肺HV抗原阳性率为5.56%。鼠密度和鼠种构成相对稳定,但2004-2010年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和鼠肺HV抗原阳性率均处于持续上升趋势。鼠种构成主要以褐家鼠(70.01%)为主,其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6.02%)和肺HV抗原阳性率(6.58%)在各鼠种中最高。结论广州市HFRS疫情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发病风险不断增大,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另外,广州市可能已经由家鼠型疫区演变为混合型疫区,应寻找进一步的相关证据。
- 景钦隆罗雷肖新才许杨宋韶芳狄飚王鸣陆家海杨智聪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 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居民主要死因分析及对寿命损失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及潜在寿命损失(PYLL)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死因分类采用ICD-10中的死因分类标准进行编码及分析统计。通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描述疾病死亡变化对期望寿命和潜在寿命损失的影响。结果 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死亡327 769例,平均死亡率为563.67/10万(标化率为327.19/10万),以平均每年0.66%的速度上升。死因顺位前3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04.61/10万、148.43/10万、88.99/10万。损伤中毒(伤害)、肌肉骨骼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死亡率平均每年上升11.54%,10.62%、5.53%。年平均PYLL为443 653人年,PYLL率为53.20‰,呈上升趋势。主要死因造成的PYLL的前3位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中毒(伤害),平均PYLL分别为177 631、88 302和58 678人年。结论 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损伤中毒(伤害)等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逐渐加大。加强对这些慢性病的防治是广州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提高其早诊早治对减少寿命损失有重要意义。
- 宋韶芳刘于飞李美霞潘心红石同幸
-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寿命表
- 广州市成年居民邻苯二甲酸酯内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广州市成年居民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内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在广州市抽取31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其尿样。应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尿液中PAEs的代谢物—7种邻苯二甲酸单酯的含量,包括邻苯二甲酸单甲酯(monomethyl phthalate, mMP)、邻苯二甲酸单乙酯(monoethyl phthalate, mEP)、邻苯二甲酸单正丁酯(monobutyl phthalate, mBP)、邻苯二甲酸单异丁酯(monoisobutyl phthalate, miB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氧己基)酯[mono(2-ethyl-5-oxohexyl) phthalate, mEOHP]、邻苯二甲酸(乙基羟基己基)单酯[mono (2-ethyl-5-hydroxohexyl) phthalate, mEH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ono-ethylhexyl phthalate, mEHP)。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邻苯二甲酸单酯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尿样中7种邻苯二甲酸单酯mMP、mEP、mBP、miBP、mEOHP、mEHHP和mEHP的浓度中位数分别为6.148、9.956、240.121、37.632、12.386、16.985、13.674 ng/ml;计算出对应的PAEs日暴露量分别为0.346、0.603、15.689、2.459、5.493、5.486、11.301 ng/(g·d),其中mBP的日暴露量高于容许参考暴露量,是广州市居民暴露最主要的PAE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尿液中mBP含量呈下降趋势,学历为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OR(95%CI)值分别为0.454(0.219~0.940)、0.449(0.216~0.934);烫/染头发与尿液中mBP含量的增加有关,烫/染头发一年1次、一年2次以上的OR(95%CI)值分别为1.770(1.051~3.233)、2.113(1.156~3.865);24 h内食用水产品会使尿液中mBP的含量增加,OR(95%CI)值为2.751(1.018~4.048);每周进食2次以上油炸类食品会使尿液中mBP的含量增加,OR(95%CI)值为1.255(1.007~2.882)。结论 广州市成年居民普遍暴露于PAEs, mBP的日暴露量存在健康风险,mBP内暴露水平与多种因素存在关联性。
- 宋韶芳周金华李琴黎晓彤石同幸
-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影响因素
- 广州市21种市售蔬菜新烟碱类杀虫剂膳食风险评估
- 2023年
- 目的评估广州市市售蔬菜新烟碱类杀虫剂膳食风险,为保障居民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6—9月,在广州市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21种45份蔬菜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10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含量;通过广州市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素摄入状况资料获取居民蔬菜消费量,计算新烟碱类杀虫剂日暴露量和非致癌风险商值,评估膳食风险。结果45份蔬菜样品中27份检出新烟碱类杀虫剂,检出率为60.00%。10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检出6种,分别为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呋虫胺和烯啶虫胺。其中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检出率较高且个别样品超标,检出率分别为26.67%、11.11%和6.67%,超标率分别为4.44%、2.22%和2.22%。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量IMIRPF为3053.00 ng/g,吡虫啉在块根块茎类蔬菜中的含量和IMIRPF最高。吡虫啉、啶虫脒、呋虫胺、噻虫胺、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的人群日暴露量分别为34.58、3.85、1.20、6.87、7.19和0.86 ng/(kg·d);非致癌风险商值均<1,分别为5.76×10^(-4)、0.55×10^(-4)、0.06×10^(-4)、0.69×10^(-4)、0.90×10^(-4)和0.02×10^(-4);非致癌风险商值总和<1,为7.98×10^(-4)。结论本次调查广州市市售21种蔬菜新烟碱类杀虫剂膳食风险较低,但有个别蔬菜样品存在新烟碱类杀虫剂含量超标,应加强蔬菜市场监管。
- 宋韶芳张维蔚张玉华王燕燕曾锦衡潘心红
- 关键词:蔬菜新烟碱类杀虫剂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