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立秋

作品数:4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玉米
  • 3篇亚洲玉米螟
  • 3篇玉米螟
  • 2篇穗腐病
  • 2篇为害
  • 1篇地理种群
  • 1篇毒素
  • 1篇有效积温
  • 1篇玉米穗
  • 1篇玉米穗腐病
  • 1篇侵染
  • 1篇种群
  • 1篇镰孢
  • 1篇霉菌
  • 1篇霉菌毒素
  • 1篇活率
  • 1篇积温
  • 1篇害虫
  • 1篇害虫为害
  • 1篇复合侵染

机构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保定职业技术...

作者

  • 4篇宋立秋
  • 3篇王振营
  • 3篇丛斌
  • 3篇何康来
  • 1篇白树熊
  • 1篇石洁
  • 1篇魏利民
  • 1篇刘洪敏
  • 1篇夏新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化性亚洲玉米螟的有效积温和存活率的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化性亚洲玉米螟的有效积温和存活率。[方法]采用直线最优法对采自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的亚洲玉米螟一化性、二化性、三化性种群的有效积温和存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一化性种群有效积温最高,二化性种群次之,三化性种群最低;除成虫外,其它虫态(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均为三化性的最高,二化性居中,一化性最低,成虫则刚好相反。在每一个供试温度(152、02、53、03、5℃)下一化性的存活率最高,二化性次之,三化性最低。[结论]在供试的5个温度梯度中,25℃是亚洲玉米螟发育的最适温度,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化性的亚洲玉米螟的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
夏新丛斌宋立秋刘洪敏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有效积温存活率
亚洲玉米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被引量:27
2012年
为了明确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在玉米雌穗不同发育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分别在春播和夏播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以亚洲玉米螟为试虫,以轮枝镰孢菌为供试菌,单独或复合接种侵染。结果表明,无论春播还是夏播玉米,镰孢穗腐病病情指数均以复合处理最高,为31.57~88.80,单独接虫处理为16.27~55.00,单独接菌处理为19.02~59.47;玉米镰孢穗腐病的发生程度受玉米雌穗发育期和亚洲玉米螟为害程度的影响,其玉米螟为害级别为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受螟害的介导作用,春播玉米雌穗被害率、螟害级别和镰孢穗腐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重于夏播玉米,但夏播玉米镰孢穗腐病的病情指数高于春播玉米。螟害的介入明显加重了玉米镰孢穗腐病的发生,严重程度与雌穗发育时期密切相关。
宋立秋石洁王振营何康来丛斌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
玉米上主要害虫为害与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关系及其籽粒中霉菌毒素产毒为害的研究进展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有关玉米穗粒腐病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害虫为害与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关系,并介绍了霉菌毒素的产生与为害,为玉米穗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宋立秋王振营何康来白树熊
关键词:玉米玉米穗腐病害虫为害霉菌毒素
文献传递
亚洲玉米螟与串珠镰孢菌复合侵染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被引量:35
2009年
在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试虫,以串珠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供试菌种,研究玉米雌穗不同发育期亚洲玉米螟与串珠镰孢菌复合侵染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串珠镰孢菌与玉米螟复合侵染危害后玉米雌穗穗长缩短、籽粒数减少、穗粒腐病加重,使得玉米的产量性状发生改变,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接虫处理和复合处理均以玉米吐丝期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吐丝期复合处理单穗损失率为40.84%,在灌浆和乳熟期分别为27.92%和11.10%;在单独接菌条件下以灌浆期危害最重,单穗损失率为6.62%,而在吐丝和乳熟期分别为4.13%和0.65%。
宋立秋魏利民王振营何康来丛斌
关键词:玉米亚洲玉米螟复合侵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