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爱群

作品数:165 被引量:802H指数:19
供职机构: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9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8篇成矿
  • 80篇幔枝构造
  • 58篇控矿
  • 56篇成矿作用
  • 48篇地幔
  • 46篇金矿
  • 45篇热柱
  • 42篇地幔热柱
  • 37篇地质
  • 33篇找矿
  • 30篇矿床
  • 23篇控矿构造
  • 19篇深部
  • 18篇矿物
  • 17篇构造控矿
  • 15篇成矿物质
  • 14篇金矿床
  • 13篇深部找矿
  • 12篇金属矿
  • 11篇多金属

机构

  • 151篇石家庄经济学...
  • 2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6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河北地质大学
  • 8篇河北省地质矿...
  • 6篇黄金集团
  • 6篇天津华北地质...
  • 5篇国土资源部
  • 5篇河南省地质矿...
  • 4篇石家庄综合地...
  • 4篇河北地质学院
  • 4篇河南省地质矿...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青岛海洋地质...
  • 3篇河北省国土资...
  • 3篇保定地质工程...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核工业208...

作者

  • 165篇孙爱群
  • 158篇牛树银
  • 78篇王宝德
  • 41篇陈超
  • 40篇张建珍
  • 35篇马宝军
  • 24篇张福祥
  • 20篇李红阳
  • 18篇胡华斌
  • 12篇许传诗
  • 11篇王铮
  • 11篇张晓飞
  • 10篇刘成
  • 8篇侯泉林
  • 8篇毛景文
  • 7篇王杏村
  • 6篇崔燮祥
  • 5篇燕建设
  • 5篇王自力
  • 5篇孙卫志

传媒

  • 13篇黄金科学技术
  • 11篇地学前缘
  • 9篇矿床地质
  • 8篇中国地质
  • 7篇大地构造与成...
  • 7篇河北地质
  • 6篇地质找矿论丛
  • 5篇地质与勘探
  • 5篇河北地质矿产...
  • 4篇河北地质学院...
  • 4篇华北地质矿产...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质调查与研...
  • 3篇中国东部和海...
  • 2篇地球学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矿物学报
  • 2篇前寒武纪研究...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7
  • 7篇2015
  • 11篇2014
  • 14篇2013
  • 18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10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 8篇2001
  • 7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5篇1996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西北大规模金矿集中区控矿构造分析
胶西北地区黄金储量巨大,成矿时间集中(115±5Ma),并且主要展布在三山岛、焦家和招平等三条主干断裂带上,但是对该区金矿的成矿作用和控矿构造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通过对其幔枝构造的展布特征以及控矿作用的分析,...
牛树银孙爱群张建珍王宝德马宝军张福祥陈超
关键词:矿物学金矿集中区控矿构造
玉门红柳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2009年
红柳金矿床处于天山一阴山纬向构造带西部,属石英脉型金矿床。本文通过对红柳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出了该矿矿化富集规律:金矿(化)体总体分布在中一高级变质带内及中一高级变质接触带;高级变质岩(混合岩)中的金矿(化)体与地层走向近垂直,矿脉延伸长度较小,但Au品位相对较高,常形成小而富的金矿脉;分布在中级变质岩(片岩)中的金矿(化)体,矿脉延伸长度大,Au品位相对较低,常形成规模较大的低品位金矿体;当矿带中出现NW与NE两组矿脉交叉时,常形成小而富的矿体即富矿包。
杨丽娟王永全孙爱群谢新梅刘洪微
关键词:地质特征含金石英脉控矿因素
赤城县万全寺银金矿深部找矿预测
2006年
冀北地区发现和勘查了大量的银金矿、银铅锌矿、铅锌银矿,其深部是否存在金矿,是一个重大的深部找矿问题。基于幔枝构造成矿物质深部来源的认识,通过稳定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主要载体矿物微量元素及主矿体V-1脉6个中段和V-2脉3个中段1412件基本分析样品银、金的品位变化规律研究,认为万全寺矿区深部很可能演变成金银矿化。此结论可能对张宣幔枝构造外围深部找矿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王宝德牛树银孙爱群
关键词:幔枝构造深部找矿
张宣幔枝演化与遥感图像特征
2006年
强烈的构造地质活动不仅可使地壳发生沧桑之变,形成人类所需要的大量矿产资源,同时,还会在遥感图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尤其是线、环状构造在遥感图像上往往有很高的清晰度,特别是遥感图像的大视域、直观性特征对野外地质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张宣幔枝构造演化的研究便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牛树银吴新国付方建孙爱群韩玉丑
关键词:幔枝构造地质演化遥感图像
太行山北段金矿成矿规律研究被引量:13
1998年
研究表明,位于阜平幔枝构造北东倾伏端的紫荆关—大河南地区是有利的成矿部位,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住→幔枝构造多级演化向上运移,并沿途萃取围岩中部分矿质,在幔枝核部裂隙带、外围主拆离滑脱带及其上盘盖层裂隙带等有利构造扩容带聚集成矿。据此,总结了金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归纳了不同层次的成矿模式,指出了新的找矿靶区。
牛树银孙爱群许传诗袁万明李瑞罗殿文
关键词:成矿规律找矿方向金矿床
华北古陆的形成与构造演化史被引量:11
1997年
以华北古陆为例,论述了地球演化史中经历的三大阶段:(1)古陆的形成阶段(4600~1800Ma):地球形成早期,以地幔对流为主导作用,到早太古宙出现初始古陆核,地幔对流驱动的地体拼贴和板底垫托是陆壳形成的主要方式;中太古宙开始出现一定规模的坳陷盆地,发育了基性火山岩碎屑岩镁质碳酸盐岩等表壳岩,同时伴随着大量中基性、花岗质岩浆活动;晚太古宙和早元古宙是陆壳形成的主要时期,并已具现今板块活动特征。地幔热柱与板块构造共同控制着地壳运动。(2)古陆稳定发展阶段(1800~250Ma):地幔热柱活动较弱,古陆主要表现为缓慢的升降运动(造陆运动)。(3)地球新活动时期(250Ma至今):地幔热柱活动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岩石圈发生明显的热减薄,地幔热柱表现为多级演化,并导致盆岭系的形成。
牛树银孙爱群张建珍
关键词:地幔热柱古陆
胶西北郭家岭幔枝构造控矿作用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控矿作用与深部过程密切相关。华北东部地区在经历了古生代漫长的稳定地台演化阶段后,于燕山运动时期进入了地幔热柱演化阶段,而胶西北成矿集中区则进入了以莱阳地幔亚热柱与其外围郭家店幔枝构造的发展演化阶段。核幔源Au元素以气—液的形式,经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有利构造扩容带,迁移到幔枝构造的有利部位集聚成矿,从而构成了环绕郭家岭幔枝构造的一系列大、中型金矿床。同时,提出了焦家断裂为幔枝构造北西缘的主拆离(断裂蚀变岩)带,三山岛断裂是拆离带上盘铲状断裂的基本认识,并据此指出了该区进一步找矿方向。
孙爱群牛树银张建珍陈超马宝军王宝德张晓飞张福祥刘成
关键词:幔枝构造成矿作用控矿构造找矿方向
冀西石湖金矿田构造控矿分析及成矿远景被引量:10
2012年
石湖金矿田位于太行山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阜平幔枝构造的核心位置。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决定了矿脉的分布特点及成矿模式。通过对矿区构造应力场及成矿作用要素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认识:①NNE向的边界断裂活动使矿区受左行扭压变形,形成了NW、近SN向2组共轭剪节理系,其产状稳定,规模较大,叠加于阜平期形成的复式褶皱之上;②沿深断裂活动的侵入岩株形成局部应力场,邻近岩体形成拱张性应力场,在较远处(石湖和西石门)形成了近NW向的挤压应力场;③岩浆活动晚期成矿热液以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为通道由深向浅、由SE向NW运移,矿区内石湖、西石门地区NW向节理处于张性环境,成为首要的容矿空间及富集成矿区,而SN向节理则处于挤压闭合状态,成矿不佳;土岭地区处于拱张性环境,不同产状的裂隙均遭受了热液矿化作用,但成矿规模有限。
马宝军高风刚牛树银张祥信孙爱群陈超
关键词:构造控矿共轭节理构造应力场成矿模式
冀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的重要启示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所必须依赖矿产资源的支撑度却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充分调研的摹础上,适时提出了开展深部地质找矿工作的意见。所谓深部找矿,对金属矿产来讲是指地表以下500—15...
孙爱群牛树银王宝德张建珍马宝军陈超
关键词:深部找矿矿产勘查
冀东金矿成矿物质深部来源及其找矿方向被引量:20
2002年
冀东是华北主要产金区之一 ,也是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前人的研究将该区金矿分为多种成矿模式 ,矿质来自不同渊源。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资料的不断积累 ,有必要对该区的成矿作用和金的物质来源进行再认识。总结 13个金矿床 (点 )的各种资料 ,认为该区金矿的矿质应来自深源流体。原定的各种成矿模式只是矿液在不同空间滞留成矿的结果 ,而非本质问题。找矿方向应是研究其矿液通道及其富集成矿的部位。
王宝德牛树银孙爱群李红阳
关键词:成矿物质找矿方向金矿床成矿作用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