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正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政治
  • 2篇史料
  • 2篇魏晋
  • 2篇魏晋南北朝
  • 2篇小考
  • 2篇南北朝
  • 2篇北朝
  • 1篇虚像
  • 1篇选官
  • 1篇疑古
  • 1篇玉玺
  • 1篇御史
  • 1篇御史大夫
  • 1篇政治史
  • 1篇政治史研究
  • 1篇政治制度
  • 1篇政治制度研究
  • 1篇制度史
  • 1篇治史
  • 1篇中古

机构

  • 1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德岛大学

作者

  • 11篇孙正军

传媒

  • 2篇中国史研究动...
  • 2篇历史研究
  • 1篇史学集刊
  • 1篇文史哲
  • 1篇中国史研究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史料批判研究被引量:50
2016年
史料批判研究是近年来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研究范式。这种研究把以往多视为客观记录的历史文字看成是融入了史家的有意识书写,注重探求历史文献的构造、性格和执笔意图。史料批判研究的兴起除得益于传统史料处理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外,后现代史学的"文本"观念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作为一种潮流的史料批判研究,吸引了一批年轻研究者从事其间,产生了大量颇具启发性的研究成果。但该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推测成分较多,"破"有余而"立"不足,对历史文本的怀疑有时也会有过度之忧,这都是需要反省和警惕的。
孙正军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史历史书写疑古
何为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三种理路被引量:22
2019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先后出现多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理路,邓小南倡导的“活”的制度史、阎步克主张的制度史观以及侯旭东提倡的日常统治研究,即为其中代表。“活”的制度史聚焦政治社会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制度,提出应从过程、关系、行为视角关注制度运作的路径和流程;制度史观立足法定成文制度,致力于挖掘政治体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巨大意义,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日常统治研究瞩目作为国家统治基调的日常活动,强调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进入观察,揭示以往或被忽视的制度现象。三种制度研究理路既存在联系又有不同,其差异核心源自对何为制度的认识,由此在观察视角、研究取向上各有侧重。
孙正军
安田二郎著《六朝政治史研究》评介
2017年
按六朝史史料,其中《晋书》系唐人重新整理既有史书的产物,而《宋书》等南朝正史则在《南史》成书后部分散佚,直到后世才重新编纂。因此,学者在使用上述史料时,进行史料批判无疑是很必要的。此外,诸书记述亦有偏颇,故对其记载内容的可信与否,也必须将撰者意图包括在内重新予以检讨。安田二郎所著《六朝政治史研究》(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3年)就是立足六朝史料的这一特征,并对其进行系统研读的集大成之作。
葭森健介孙正军
关键词:六朝史政治史《晋书》《南史》《宋书》
禅让行事官小考被引量:4
2015年
禅让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基本模式之一,禅让仪式也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众多官僚参与其中。这之中,以奉送玺绶的行事官最为重要。汉魏禅让以御史大夫奉送玺绶,源自此前曹氏父子受封魏公、魏王时以御史大夫行事,目的除崇重禅让仪式外,亦象征着旧汉官僚向魏朝皇帝臣服。魏晋禅让以"太保+太尉"组合奉送玺绶,渊源有二:太尉源于东汉皇帝即位礼仪,太保出自《尚书·顾命》。两次禅让以不同官职奉送玺绶,显示出新王朝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曹魏重法务实,西晋则较重视儒家理想政治。魏晋以下,东晋南朝禅让行事官多沿袭"太保+太尉"组合,北朝则在继承的同时出现一些新变化。和此前禅让一样,南北双方仍多以兼职行事,显示出王朝对禅让仪式表演功能的重视。
孙正军
关键词:禅让御史大夫
汉代九卿制度的形成被引量:8
2019年
九卿在汉代经历了由最初泛指同一秩级的若干官职到逐渐特指太常、光禄勋等九个官职的演变历程。西汉前期,九卿泛指二千石中职掌实际事务的中央机构长官;及武帝前期中二千石秩级形成,改指中二千石中的同类官职。迄至西汉灭亡,九卿仍未特指九职,不过西汉后期太常九职渐居同称“九卿”的其他中二千石之上。王莽基于汉制传统及模仿尧舜禅让,缘饰以经说,创造了以三孤卿+六卿的另类九卿形式。东汉承袭王莽九卿诸多设计的同时又接续西汉传统,确立以太常九职为九卿,并通过整饬机构,最终建立成熟的九卿制度。九卿这一演变,显示其制度形成乃是经典古制、传统故事、理性行政及政治意图合力推动的结果,复古改制并非唯一动力。
孙正军
关键词:九卿二千石
中古良吏书写的两种模式被引量:61
2014年
"猛虎渡河"和"飞蝗出境"是中古史籍中常见的用以构建、形塑地方良吏形象的书写模式。两种模式均出现于东汉,在随后的史籍中被广泛应用,并演绎出多种变体。两种模式的出现,除得益于灾异祥瑞思想的盛行及汉王朝对地方循吏的褒崇外,此前已见的"盗贼止息"模式也提供了文本基础。及至宋代,尽管作为其理论背景的灾异祥瑞论发生变化,但两种书写模式仍在宋代以降的史籍中长期存在,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包括两种模式在内的众多书写模式渗入史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史书的真实性,并使得史事记载类型化、程式化,缺乏个性描述。
孙正军
关键词:变体
二王三恪所见周唐革命被引量:16
2012年
周唐革命前后,王朝曾三次调整二王三恪制度。这三次调整,背后均有切实的政治意识在驱动。具体而言,载初改制反映了武则天在"革命"前夕面对如何处置睿宗李旦和定位李唐王朝的历史困境;圣历改制表明,武则天直到圣历年间,仍未放弃寻求建立完全武周王朝的努力;而神龙改制,则显示出复兴后的李唐君臣对于武周王朝的历史定位。概言之,三次改制展现了周唐革命暧昧模糊、曲折反复的王朝更替进程,以及武周王朝在李唐历史中的独特位置。
孙正军
关键词:武则天
《通典》“晋太尉进贤三梁冠”小札被引量:2
2014年
《通典》记载晋世太尉著进贤三梁冠,与《晋书·职官志》《晋百官表注》《晋公卿礼秩》等不合。《通典》这一错误记载本自《晋书·舆服志》,后者则因糅合《续汉书·舆服志》和晋令而成,故保留了一些与晋制不符的记载。汉魏时期,太尉著进贤冠,至西晋初年改著武冠,并为南朝所尊承。太尉首服的这一变化,除以八公制的设立及公分文、武为契机外,还得益于复古改制思潮对秦汉旧制典范意义的消解。
孙正军
关键词:通典八公
魏晋南北朝皇帝玺管窥:玉玺、金玺与“传统”的虚像
一序言汉代授官、封爵礼仪中,公印(及系印之绶)的授予往往构成仪式之核心。依据被授予者的地位,公印的材质、钮式等物质形态也呈现差异。其结果,公印具有了标识身份、位阶的功能。关于汉代公印的形态特征与当时位阶制度的关系,王献唐...
阿部幸信孙正军
文献传递
通往史料批判研究之途被引量:27
2016年
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史料批判研究已然成为当下中古史研究的热点,这一点已无可置疑。围绕此主题的著述陆续刊出,以此为议题组织的学术会议受到关注,甚至年度学术热点的评选,史料批判也赫然在列。不过,与风生水起的个案式考察相比,相关理论思考却略显迟滞。管见所及,仅安部聪一郎曾对史料批判研究的定义和渊源有所陈述(《三国西晋史研究的新动向》,《中国中古史研究》第1卷,
孙正军
关键词:史料古史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