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林

作品数:13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冶金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化物
  • 9篇模具钢
  • 7篇偏析
  • 6篇H13钢
  • 4篇氮化
  • 4篇氮化物
  • 4篇电渣
  • 4篇电渣重熔
  • 4篇碳化物
  • 4篇热作模具
  • 4篇热作模具钢
  • 4篇初生
  • 3篇碳氮化物
  • 3篇H13模具钢
  • 2篇热力学
  • 2篇热力学分析
  • 2篇中碳
  • 2篇回火
  • 2篇高温分解
  • 2篇H13热作模...

机构

  • 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9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北京钢铁研究...
  • 1篇北京中冶设备...
  • 1篇天津钢研海德...

作者

  • 13篇孙晓林
  • 11篇郭汉杰
  • 8篇陈希春
  • 6篇王飞
  • 6篇毛明涛
  • 2篇宁安刚
  • 1篇黄超
  • 1篇史成斌
  • 1篇杜广巍
  • 1篇傅杰
  • 1篇郭靖
  • 1篇张富信
  • 1篇梁文玉

传媒

  • 4篇工程科学学报
  • 3篇钢铁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特殊钢
  • 1篇轻金属
  • 1篇炼钢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13钢中碳氮化物生成机理及高温演变规律
H13热作模具钢在凝固时由两相区生成微米级的初生碳氮化物,在固相区析出纳米碳化物,对材料的塑韧性、强度、硬度等和模具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大尺寸的微米级初生碳氮化物即使经过热变形和热处理后也很难完全去除,作为有害的硬质点和...
孙晓林
关键词:H13钢高温分解偏析
文献传递
电渣重熔H13钢中一次碳化物形成机制被引量:20
2014年
H13热作模具钢在电渣重熔过程中会在凝固末端形成粗大的碳化物及氮化物,由于生成温度高,热稳定性好,会保留到最终热处理状态,对钢材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应用偏析模型计算并说明了凝固过程生成粗大的共晶碳化物和氮化物的可能,当固相率达到0.82时由残余液相生成TiN,随着温度进一步下降在接近凝固终点时生成VC0.88,由于碳化物中固溶了其他合金元素,认为生成的VC0.88的活度不为1,试验检测的碳化物合金元素含量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对粗大的碳氮化物的特点及细化减少碳化物进行简单讨论。
孙晓林郭汉杰陈希春宁安刚杜广巍史成斌
关键词:H13热作模具钢偏析电渣重熔
H13模具钢中氧化物和氮化物生成的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对H13模具钢中的氧化物和氮化物进行分析,发现钢中氧化物主要为5μm左右的球状Al_2O_3和少量MgO·Al_2O_3,此外还存在(Tix,V1-x)N复合氮化物,部分以2~3μm的MgO·Al_2O_3和Al_2O_3氧化物作为核心。根据热力学计算了Al_2O_3、Ti_3O_5和SiO_2生成的可能性,当温度降至1 829 K时Al_2O_3可以由液相中生成,而Ti3 O5和SiO2均不能生成。平衡态下H13钢中TiN、VN、AlN均不能在液相和两相区中生成,非平衡凝固时合金元素尤其是Ti发生明显偏析,理论计算二元氮化物TiN和VN在临界固相率为0.699和0.987时由凝固前沿生成。而试验发现氮化物中Ti、V等合金元素变化趋势一致,说明(Ti_x,V_(1-x))N复合氮化物直接以复合析出的方式形成氮化物固溶体。复合氮化物中Ti元素的摩尔分数为0.5~0.6,理论计算其在固相率达到0.7时可在固液两相区生成。从形成条件、错配度等因素分析了氧化物作为氮化物核心的作用,而氧化物对氮化物形核的影响将作进一步的研究。
孙晓林王飞毛明涛陈希春郭汉杰
关键词:氮化物偏析H13模具钢
基于原位观察的H13钢中液析碳化物高温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使用原位观察方法研究了不同凝固条件H13钢铸锭样品中液析碳化物的高温行为.实验发现连铸锭及电渣锭两种样品在所研究的枝晶间存在明显的合金元素偏析,其中Cr、Mo、V、C的偏析较为明显,液析碳化物存在于凝固枝晶间偏析最严重的区域,成分为V、Mo、Cr、Ti的液析碳化物.连铸锭及电渣锭两种样品分别在1200℃及1250℃围绕液析碳化物周围出现局部液相,理论计算的局部液相出现温度与实验观察到的接近;随着温度的升高,局部液相范围扩大,与电渣锭相比,加热至相同温度时,连铸锭液析碳化物周围的局部液相范围更大.液析碳化物周围局部液相的出现加快了枝晶间合金元素的扩散,对液析碳化物的高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毛明涛郭汉杰孙晓林王飞陈希春郭靖
关键词:显微偏析原位观察
H13钢电渣锭、锻造及淬回火过程中碳化物析出行为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了H13钢在电渣锭退火、锻后退火和淬回火三种状态下的析出物特征.利用碳膜萃取复型,通过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和能谱分析发现方形、圆形及尺寸在200 nm以下的不规则碳化析出物,并确定它们分别为V8C7、Cr23C6和Cr3C2(Cr2VC2).研究了这些析出物的演变规律,并对其在液相区、固--液两相区和固相区的析出规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根据热力学计算及电子衍射标定结果发现,Cr23C6和V8C7在液相区及固--液两相区均不能析出,当冷却到固相区时它们才开始析出.
宁安刚郭汉杰陈希春孙晓林
关键词:模具钢电渣重熔回火热力学分析
热法还原镁的研究及液相Si-X体系还原镁的热力学分析
2021年
我国是金属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皮江法热还原炼镁在我国金属镁生产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其能耗高、污染大且效率低,成为影响镁行业持续绿色发展的限制因素。鉴于此,国内外针对皮江法进行了不断改进,并开发出新型炼镁工艺。液-液还原和固-液还原炼镁因其效率较高、周期短、能耗小等优点,成为热还原炼镁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基于固-液还原反应提出一种炼镁工艺,并从热力学角度对多种Si-X合金还原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保证反应持续进行,低熔点组成的熔渣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孙晓林孙晓林梁文玉张富信黄超
关键词:热法炼镁皮江法热力学
基于双亚点阵模型对H13钢中初生碳氮化物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实验证明H13钢中存在三类初生碳氮化物,包括富V和C的(V_x,Mo_(1-x))(C_y,N_(1-y))、富Ti和N的(Ti_x,V_(1-x))(C_y,N_(1-y))及富V和C的(Ti_x,V_(1-x))(C_y,N_(1-y)),部分存在形核核心.基于双亚点阵模型和凝固偏析模型分析计算H13钢凝固过程中元素含量变化,考虑初生碳氮化物中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三类碳氮化物中合金元素含量和C/N比值不同,对各碳氮化物的生成自由能进行分析.理论研究指出富Ti和N的(Ti_x,V_(1-x))(C_y,N_(1-y))在固相率为0.90时即可生成,而富V和C的(Ti_x,V_(1-x))(C_y,N_(1-y))在固相率大于0.96才可生成,两类碳氮化物的临界生成固相率fP均随固溶Ti和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V_x,Mo_(1-x))(C_y,N_(1-y))的临界生成固相率与x值密切相关,x减小时fP降低,粒子尺寸增加,实验与理论分析吻合良好.根据错配度分析氧化物和碳氮化物对H13钢中初生碳氮化物异质形核的作用.
孙晓林王飞陈希春郭汉杰毛明涛
关键词:热作模具钢偏析亚点阵
高温时H13钢中初生碳氮化物的分解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研究了H13钢中初生碳氮化物高温分解时的形貌、尺寸、成分变化规律.原始初生碳氮化物主要为10~30μm的长条状(V_x,Mo_(1-x))(C_y,N_(1-y))及少量方形的(Ti_x,V_(1-x))(C_y,N_(1-y)).在1200℃保温2.5 h后碳氮化物边缘变为凹凸不平的锯齿状,然后形成细小的分解颗粒,10 h后碳氮化物平均长度减小为12.9μm,主要为(Ti_x,V_(1-x))(C_y,N_(1-y)).当经过1250℃×5 h保温后87%的碳氮化物发生分解,(V_x,Mo_(1-x))(C_y,N_(1-y))溶解消失,碳氮化物长度在20μm以下,当保温时间延长到10 h后碳氮化物长度均在10μm以下,70%为方形并且93%分解形成细小颗粒,未分解的碳氮化物为(Ti_x,V_(1-x))(C_y,N_(1-y)).电子探针分析(Ti_x,V_(1-x))(C_y,N_(1-y))的分解与Fe元素扩散有关,高温时Fe在(Ti_x,V_(1-x))(C_y,N_(1-y))中含量逐渐增加而Ti、V减少,优先在边部曲率半径较小部位或缺陷处分解,形成0.1~1μm的细小分解颗粒,并由外向内以区域溶解方式使原始碳氮化物逐渐消失.双亚点阵模型分析两种碳氮化物的平衡溶解温度和组成有关,试样中大部分(Ti_x,V_(1-x))(C_y,N_(1-y))平衡溶解温度在1200~1246℃之间,与实验吻合较好.
孙晓林王飞陈希春毛明涛郭汉杰
关键词:H13模具钢高温分解
H13钢中富钒初生碳化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8年
大尺寸初生碳化物是H13钢冲击性能降低的重要原因,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分析碳化物的成分、尺寸分布及形貌。结合热力学和偏析模型分析了H13钢中不同类型的VCx碳化物生成条件以及活度对碳化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线及以上不能生成VCx碳化物,枝晶间钒、碳元素的偏析是凝固过程碳化物生成的直接因素。VC(0.88)是最容易生成的富钒碳化物,在两相区生成,而V2C可通过共晶反应生成。碳化物尺寸与元素偏析程度、析出临界固相率及枝晶尺寸等有关。通过调整初始钒、碳元素质量分数及凝固冷却条件可以控制H13中的VC(0.88)的生成,当初始元素质量分数满足w([V]0)≤0.6%、w([C]0)≤0.37%时,钢中富钒碳化物生成受到抑制,对于开发新型无碳化物热作模具钢有指导意义。
孙晓林孙晓林毛明涛王飞毛明涛郭汉杰
关键词:偏析元素质量分数H13模具钢
H13回火态碳化物析出规律及沉淀强化的研究
本文利用TEM形貌观察+电子衍射+EDS能谱分析,对回火态HI3钢碳化物种类进行分析并做析出热力学计算.对H13不同部位的析出物尺寸和数量进行统计,并计算回火态HI3中不同部位、不同种类碳化物对屈服强度的贡献.结果表明:...
宁安刚孙晓林陈希春郭汉杰
关键词:热作模具钢冶炼工艺碳化物屈服强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