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振旭

作品数:37 被引量:16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8篇机械工程
  • 8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列车
  • 25篇高速列车
  • 17篇气动
  • 5篇湍流
  • 5篇湍流模式
  • 5篇气动噪声
  • 4篇优化设计
  • 4篇气动力
  • 4篇侧向
  • 4篇侧向力
  • 3篇受电弓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数值模拟研究
  • 3篇隧道
  • 3篇气动外形
  • 3篇气动性能
  • 3篇空气动力
  • 3篇空气动力学
  • 3篇会车
  • 3篇值模拟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力...
  • 8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车青岛四方...
  • 3篇清华大学
  • 2篇航天空气动力...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北京市建筑设...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北京市轨道交...
  • 1篇北京纵横机电...

作者

  • 37篇孙振旭
  • 19篇杨国伟
  • 14篇郭迪龙
  • 8篇姚拴宝
  • 5篇安亦然
  • 4篇宋婧婧
  • 3篇赵晓利
  • 3篇王一伟
  • 3篇杜特专
  • 3篇张业
  • 2篇郑钢铁
  • 2篇曾晓辉
  • 2篇黄晨光
  • 2篇吴晗
  • 1篇王健平
  • 1篇刘玉标
  • 1篇陈大伟
  • 1篇贾玲
  • 1篇李桂波
  • 1篇杨焱

传媒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空气动力学学...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中国科学:技...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计算物理
  • 1篇铁道学报
  • 1篇都市快轨交通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力学研究
  • 1篇第21届全国...
  • 1篇第八届全国流...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噪声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以某高速列车受电弓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350km/h速度下的气动噪声特性。采用延迟脱体涡模拟(DDES)和声学有限元(FEM)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带导流罩受电弓在升起和下降状态下,近场和远场气动噪声空间分布规律和频谱特性,研究流场计算时不同建模方式对诱发噪声幅值和指向性的影响以及壁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对噪声频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本文选取的受电弓外形和开口方向下,降弓和导流罩诱发噪声略大于升弓和导流罩诱发噪声;2)导流罩在低于300Hz的低频区诱发噪声比例较大,而受电弓在300Hz后诱发噪声影响较大;导流罩诱发噪声在升弓情形时所占比例相对较大;3)在指向性上,导流罩诱发噪声在受电弓前部贡献较大,受电弓诱发噪声在后部区域贡献较大;在列车正上方区域,弓体诱发噪声大于导流罩诱发噪声,是主要的气动噪声源。
姚永芳孙振旭刘文杨国伟
关键词: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噪声
高速列车地面效应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采用定常RANS方法对高速列车的地面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地面效应影响下高速列车气动力的变化规律.研究地面效应对不同侧偏角下高速列车气动力的影响,发现地面效应对0°侧偏角下的气动力影响最大,并随着侧偏角的增大地面效应的影响逐渐变小;研究当列车与地面相对高度发生变化时高速列车气动力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高速列车气动升力存在的升力翻转效应,并对不同高度下列车底面的压力脉冲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孙振旭郭迪龙姚远杨国伟
关键词:湍流模式侧偏角
高超声速气动热的耦合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为了准确预测高超声速飞行器承受的气动热载荷,需要进行流动-传热耦合分析。采用耦合传热方法,考虑流体流动和结构传热之间的实时相互影响,对圆柱壳高超声速气动加热风洞实验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全面对比,得到的表面压力、冷壁热流、热壁热流和温度分布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验证了耦合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提高了气动热模拟精度,实现了气动加热的准确计算。
赵晓利孙振旭安亦然郑钢铁
关键词:气动热高超声速
风挡缝宽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以3节车厢组成的EMU列车1∶8缩比简化外形为基础,在速度为65m/s条件下,对全封闭原始外风挡,平整外风挡缩比后间距缝隙分别为5、7、9mm,半包外风挡,以及5 mm缝隙前移27 mm工况下的6种外风挡形式对列车各车厢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列车各组成部分的气动力特性进行了统计和归类,给出不同外风挡缝宽条件下各部件对列车总气动力的贡献,详细分析风挡内部的压力和速度特性随缝宽的变化规律,为高速列车局部减阻优化设计提供了决策依据。
张业孙振旭郭迪龙杨国伟尚克明
关键词:高速列车风挡空气动力学
国内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研究进展概述被引量:20
2018年
随着运行速度的提升,气动噪声逐渐成为高速列车最主要的噪声源,并极有可能成为新设计高速列车的一个技术瓶颈。开展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研究,明晰高速列车气动噪声机理与规律,发展低噪声高速列车外形设计对更高速度级的高速列车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自2010年以来国内进行的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研究进行梳理总结。首先详细介绍了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研究采用的一系列方法,主要从实车试验、风洞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方法三个方面展开。在掌握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了当前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研究的现状,重点就高速列车气动噪声源识别、主要噪声源机理与特性、噪声源优化等方向进行了阐述,并明确了当前研究获得的一些主要结论。最后简要探讨了高速列车气动噪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孙振旭姚永芳杨焱杨国伟郭迪龙
关键词: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噪声源声辐射计算气动声学
高速列车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高速列车技术是一个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气动效应成为影响高速列车的主要因素。如列车阻力特性直接关系到其提速和节能环保的能力;负升力会增加高速列车轮轨摩擦,正升力会减小轮轨接触力,导致列车...
杨国伟姚拴宝郭迪龙孙振旭姚远
关键词:高速列车优化设计代理模型CFD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典型气动荷载作用下磁浮列车动力学特性研究
2023年
研究强气动荷载作用下磁浮列车的动力学特性对磁浮列车的悬浮稳定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简化的TR08型磁浮列车,采用滑移网格方法,研究了明线单车运行和会车场景下作用在列车上的瞬态气动荷载特性、气动荷载振荡的来源及气动荷载作用下列车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TR08型磁浮列车受到的气动荷载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总体呈现尾车>头车>中车的规律。俯仰力矩在气动荷载中占主导地位,是影响列车安全运行最重要的因素。列车气动荷载振荡主要由下部结构引起,与上/下部结构相比,单节列车俯仰力矩的峰值出现了迟滞现象,偏航力矩则无此现象。单车以600 km/h的速度运行时,悬浮磁铁间隙波动的幅值将超过安全极限;以600 km/h的速度交会时,将发生失稳。本文的结论可为磁浮列车的稳定设计提供参考。
南凯威刘梦娟郝占宙吴晗孙振旭
关键词:磁浮列车动力学特性会车
CRH3型高速列车气动头型优化计算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针对CRH3型高速列车的气动外形设计问题,提出了一套高效的头型气动力优化方法.使用NS方程进行流场求解,结合遗传优化算法和任意网格变形技术,避免了流场计算时几何变形和网格剖分的庞大时间开销,提高了优化计算的效率.通过对设计空间中的设计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优化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出了影响优化目标的几个关键变量,并采用Kriging算法对关键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到了关键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后,通过优化头型与原始头型的气动性能比较,对CRH3型高速列车原始头型的气动稳定型进行了评估.
孙振旭宋婧婧安亦然
关键词:气动外形
关于一个新型转捩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了新型的转捩预测模式,将间歇因子耦合到湍流脉动输运方程中去,计及流体转捩的内在因素,因而能够反映转捩的具体发展过程.以二维不可压平板边界层和二维NACA0012翼型为例,研究了该转捩模式在预测不可压转捩流动时的作用,得到与实验值符合良好的计算结果.同时也研究了该转捩模式在不同网格分辨率下的计算能力和对近壁面网格分辨率的要求.
孙振旭赵晓利宋婧婧杜特专
关键词:转捩湍流模式
一种高速列车横风效应控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横风效应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高速列车头车顶部的条带结构组,所述条带结构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条带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条带结构之间具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高...
孙振旭王梦莹姚拴宝郭迪龙杨国伟陈大伟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