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经济管理
  • 27篇社会学
  • 23篇文化科学
  • 12篇历史地理
  • 6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9篇农业
  • 14篇人类学
  • 14篇农业文化
  • 13篇社会
  • 13篇农业文化遗产
  • 11篇乡村
  • 10篇文化
  • 9篇全球重要农业...
  • 8篇文化遗产保护
  • 8篇访谈
  • 8篇访谈录
  • 7篇联合国粮农组...
  • 7篇粮农
  • 7篇粮农组织
  • 6篇学术
  • 6篇社会学
  • 6篇村落
  • 5篇生命
  • 5篇田野调查
  • 5篇教育

机构

  • 58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中国人民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艺术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博物...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红河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际欧亚科学...
  • 1篇天津港务局

作者

  • 72篇孙庆忠
  • 3篇骆世明
  • 2篇李文华
  • 2篇曹幸穗
  • 2篇苑利
  • 2篇李先德
  • 2篇闵庆文
  • 2篇关瑶
  • 1篇成升魁
  • 1篇吴文良
  • 1篇周秀平
  • 1篇胡鸿保
  • 1篇黄淑娉
  • 1篇庄孔韶
  • 1篇沙莲香
  • 1篇孙业红
  • 1篇杨庆文
  • 1篇丁若沙
  • 1篇王克林
  • 1篇方志权

传媒

  • 17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金融博览
  • 3篇民族研究
  • 3篇民俗研究
  • 3篇世界遗产
  • 2篇广西民族学院...
  • 2篇思想战线
  • 2篇当代中国史研...
  • 2篇中国乡村发现
  • 1篇世界民族
  • 1篇调研世界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文史知识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学术界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中州学刊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妙峰山:田野追踪与研究拓展被引量:1
2013年
妙峰山位于北京城西北35千米处,主峰大云坨海拔1291米,雄居于“小西山”诸峰之上。这里不仅有奇松怪石、清泉飞瀑等自然景观,更因香火不绝的碧霞元君信仰而素有“北京第一仙山”的美誉。闻名遐迩的“娘娘庙”始建于明代,灵感官、回香阁、玉皇顶三座庙宇群,依山取势,参差错落,14座殿堂中分别供奉着儒、佛、道和民间崇信的各种神祗。从清康熙帝敕封“金顶”庙会开始,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有数十万香客朝顶,数百档香会进香献艺。这里也因此成为京津冀地区民间宗教的圣地。除了作为民众的信仰中心,这里还因1925年顾颉刚等5位学者的妙峰山进香调查,而被视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发祥地”。2008年,妙峰山庙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其承载了民众生活的历史与记忆,这里又成为了传承民间文化的“风水宝地”。
孙庆忠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碧霞元君信仰民间宗教民众生活民俗学研究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封闭的中国大陆使海外学者无法到内地来研究中国,而只能通过对台湾和香港的田野调查来研究汉人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人类学对大陆乡村社区的研究蓬勃展开。这些立足于村落的田野实践,阐释了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解析了乡村发展的道路与方向,也浸透了学者们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和对民生民情的深切关怀。
孙庆忠
关键词:乡土中国社会文化变迁
见证与诠释:中国民族性变迁30年——沙莲香教授访谈录被引量:4
2013年
题记:20世纪是中国人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历史时期,在“人看我”、“我看人”、“人我相看”中,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得以清晰呈现。沙莲香教授自1980年代起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研究,记录了痛苦与智慧相伴的中国民族性成长的历程。2012年4月,继《中国民族性》(一)(二)之后,《中国民族性》(三)出版。这部著作通过比较民族性格的稳定因素和社会变迁形塑下的人格特质,意在发掘和培植中国民族性中的优秀品格,是中国人自我认知的典范之作。为了呈现这位社会心理学家从事中国民族性研究的探索路径与深邃思考,2012年12月23日,沙先生接受了我们的专访,畅谈了她对民族性问题的所思所想。现辑录成篇以飨读者。
沙莲香孙庆忠
关键词:民族性格社会变迁中国人访谈录民族性问题
田野工作的信念与真情被引量:5
2017年
田野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从业者背起行囊赶赴乡村,是对本土知识和民间智慧的问询,也是对自我生活世界的追问。因此,跨越了技术层面的田野工作,不仅是一门有关学术研究的艺术,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在这个由经验和情感累积的过程中,行动者既有仰望星空时人与自然之间的会心交流,也有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温暖与力量。
孙庆忠
关键词:田野工作信念真情乡村建设
农业文化的生态属性与乡土社会的文化格局被引量:14
2009年
孙庆忠
关键词:农业文化乡土社会生态属性农业生产村落农业社会
中顶庙会的历史叙事与都市村民的文化乡愁被引量:2
2013年
中顶庙是明清时期京师最为著名的碧霞元君庙之一。作为公共记忆的特殊空间,它承载了北京民间社会变迁的经验与脉动,也记录了乡民社会向都市街区转型的历史过程。自2006年以来,中顶庙会以"中顶庙民俗文化节"的名义举办了七届,其仪式过程沿袭了传统的规矩礼法,创造了一个历史与现实、心灵与身体相互融合的文化氛围。这种不断被激活的集体记忆,表面上看是在重温村落历史与追念过往生活,但其实质则是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是都市村民以文化记忆应对现实处境的生存智慧。
孙庆忠关瑶
关键词:香会文化记忆
都市村庄研究的实践与反思被引量:2
2002年
孙庆忠
关键词:都市村庄人类学田野调查
反映科学发展观的一本论著——读《现代消费文化批判》有感
2004年
读过徐长山、杨继学、刘素萍、吕丽卿等人所著,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消费文化批判》一书,深感这是一本具有挑战性新思维的论著,与我们当前热论的科学发展观正好吻合。它从消费文化的角度论证了科学发展观,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荐的著作。
孙庆忠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书评社会责任感
本科生研究性教学的教育关怀被引量:2
2008年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缘起于国内外研究型大学"重建本科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现实要求。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意在全面而系统地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之举,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经验获得了总结和提升,也丰富了教师对教育教学内涵的理解。因此,熔铸了师生生命体验的实践教学在为学生营造高峰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教育生活的境界。
孙庆忠
关键词:本科生研究性教学教育关怀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研究——杨庆堃先生的学术人生被引量:1
2012年
华裔美国社会学家杨庆堃(C.K.Yang)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研究,其学术洞察与思想创见不仅给后续性的研究带来了理论滋养和灵感,也彰显了中国社会研究对世界社会学理论的独特价值。本文以杨先生从求学到治学的人生历程为线索,在历史钩沉中重温了他对中国社会学重建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孙庆忠
关键词:社会学中国社会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