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园园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种植体
  • 4篇学区
  • 3篇骨吸收
  • 2篇延期种植
  • 2篇前牙
  • 2篇前牙美学
  • 2篇ANKYLO...
  • 2篇唇侧
  • 1篇牙种植
  • 1篇牙龈
  • 1篇引导骨再生
  • 1篇愈合
  • 1篇愈合方式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 1篇上颌窦内提升
  • 1篇上颌窦内提升...
  • 1篇生物型
  • 1篇提升术
  • 1篇天然牙

机构

  • 9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孙园园
  • 9篇封伟
  • 5篇耿海霞
  • 3篇薛敏
  • 2篇王树峰
  • 1篇刘贺
  • 1篇郭秀娟
  • 1篇张士剑
  • 1篇王楠

传媒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牙龈厚度对平台转移种植体周围骨改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牙龈厚度对平台转移种植体周围骨改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行下颌磨牙区单颗牙种植患者60例,共植入60颗种植体,根据植入位点牙龈厚度分为薄龈组与厚龈组,收集种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永久冠修复后及术后12个月影像学检查资料,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薄龈组与厚龈组在各测量时间点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12个月,薄龈组70%种植体骨吸收量大于1 mm,厚龈组只有13.3%种植体骨吸收量大于1 mm。结论对于平台转移设计的种植体,厚龈生物型有利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保存,薄龈生物型不能阻止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封伟孙园园王树峰
关键词:骨吸收
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桥修复短期临床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桥修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月接受种植体天然牙联合固定桥修复35例,种植体桥基牙38颗。随访6~66个月,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种植体5年累积存留率。结果:种植体年均骨吸收量为(0.22&#177;0.12)mm,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桥修复5年有效率为94.3%,种植体5年累积存留率94.5%。结论:种植体天然牙联合固定桥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封伟薛敏耿进友孙园园耿海霞
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唇侧骨量比较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评价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术后1年的唇侧骨量改变.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接受上颌前牙区单颗种植者22例,共植入22颗种植体,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各11颗,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进行口腔锥体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检查,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别从垂直向与水平向评价唇侧骨量变化情况.结果 即刻种植术后1年唇侧牙槽嵴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种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唇侧骨厚度变化在种植体冠方与中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种植体根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刻种植并不能阻止牙槽嵴的生理性吸收,可为前牙区美学效果的预测与获取提供参考.
封伟王树峰耿进友孙园园耿海霞
关键词:延期种植骨吸收
锥形束CT辅助美学区种植评价唇侧骨量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比较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术后1年唇侧骨量变化的差异,评价CBCT在美学区种植唇侧骨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上颌前牙区完成单颗种植的患者22例,共22颗种植体,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各11颗。分别在种植术前1周、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进行CBCT影像学检查,根据设计的测量位点评价唇侧骨高度与骨厚度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所有病例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唇侧骨高度与骨厚度的变化。结果即刻种植术后1年唇侧牙槽嵴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6,P=0.009),延期种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3,P=0.068);两组术后1年唇侧骨厚度在距离种植体基台连接处1 mm处(t=2.369,P=0.042)与种植体中点处(t=3.474,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距离种植体底1 mm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96,P=0.145)。结论 CBCT可用于美学区种植唇侧骨量的价值诊断,可以准确评价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术后1年唇侧骨量变化。
封伟薛敏耿进友孙园园耿海霞
关键词:锥形束CT延期种植
不同种植深度Ankylos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后牙区不同种植深度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月一2014年1月间后牙区接受Ankylos系统种植修复患者72例,共植入113颗种植体,根据种植深度分为3组:0mm组(平齐骨缘),1mill组(骨缘下1mm),2mm组(骨缘下2mill)。随访24-66个月,测量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并评估种植体功能负载2年后颈部边缘骨水平的变化及3组之间的差异。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不同种植深度的种植体周围骨质年均骨吸收量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负载2年后,0mm组边缘骨水平稳定于种植体平台水平或以上的位点占28.6%,1mm为52.3%,2mm为70.4%,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平台转移设计的Ankylos系统,种植深度低于牙槽嵴水平有利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
封伟耿进友孙园园耿海霞
关键词:骨吸收
美学区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采用不同愈合方式的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美学区种植同期行引导骨再生(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技术,探讨埋入式与穿龈式两种愈合方式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5年6月上颌前牙种植体周骨缺损行GBR技术的种植修复患者42例,其中埋入式25例,穿龈式17例,测量两组种植义齿邻牙探诊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PD)、附着水平(CAL)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结果:种植术后24个月,埋入式与穿龈式BOP阳性百分比为5.0%与8.8%,PPD为(2.6±0.6)mm与(2.4±0.6)mm,CAL为(2.6±0.9)mm与(2.6±1.0)mm,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0.51±0.65)mm与(0.58±0.67)mm,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熟练掌握骨增量技术的前提下,埋入式与穿龈式两种愈合方式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无差异,几乎可以获得相同的临床效果。
封伟王楠耿进友孙园园
关键词:埋入式引导骨再生种植体
前牙美学区不翻瓣种植与翻瓣种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评价在前牙美学区不翻瓣种植与翻瓣种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将上颌前牙区接受单颗种植修复患者20例分为不翻瓣种植组与翻瓣种植组,每组各10例。种植体愈合6个月完成冠修复。术后6个月、12个月锥形束CT影像学检查,评价种植体唇舌侧骨量高度改变。冠修复完成后6个月、12个月,检测种植体牙周探诊深度(PD)、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龈乳头指数(PPI),并应用红色美学评分(PES)标准进行美学评价,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术后6个月、12个月,不翻瓣种植唇舌侧骨吸收均低于翻瓣种植,其中术后6个月唇侧骨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修复完成后6个月、12个月,两组PE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翻瓣种植PES值均高于翻瓣种植,并且不翻瓣种植冠修复后12个月PES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隋况下,采用不翻瓣微创种植,短期临床美学效果较好。
封伟薛敏张士剑耿进友郭秀娟孙园园耿海霞
ANKYLOS种植系统临床应用5年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ANKYLOS系统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ANKYLOS种植体修复的178例患者,共213颗种植体。随访观察3-66个月,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采用Wheeler等提出的存留标准进行评估,并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种植体的累积存留率。结果:年均骨吸收量为(0.19±0.11)mm,种植体松动脱落2颗,5年累计存留率为98.9%。结论:ANKYLOS种植系统平台转移设计有利于种植体周围组织稳定,修复牙列缺失和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修复效果。
耿进友封伟孙园园
关键词:牙种植
不同牙槽嵴剩余骨高度行单纯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修复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上颌窦底不同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特别是RBH <5 mm时采用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上颌后牙区单纯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患者30例,均同期植入4.5 mm×8.0 mm型号Ankylos种植体。根据牙槽嵴RBH分为3 mm≤RBH <5 mm组(15例)与5 mm≤RBH <8 mm组(15例),在术后即刻、4个月(二期)、6个月(修复前)测量种植体稳定性,同时在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测量RBH变化。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术后即刻、4个月、6个月的种植体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RBH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单纯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在3 mm≤RBH <5 mm时仍可获得良好的种植体稳定性,短期观察修复效果较为满意。
封伟刘贺郑海英孙园园耿进友
关键词:种植体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