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丽君

作品数:106 被引量:417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1篇胚胎
  • 36篇胚胎移植
  • 32篇体外
  • 31篇卵巢
  • 30篇受精
  • 28篇体外受精
  • 22篇体外受精-胚...
  • 20篇妊娠
  • 20篇促排
  • 19篇排卵
  • 19篇促排卵
  • 16篇细胞
  • 13篇低反应
  • 13篇IVF/IC...
  • 11篇低反应患者
  • 11篇微刺激
  • 11篇卵巢低反应
  • 11篇激素
  • 10篇卵泡
  • 9篇长方案

机构

  • 105篇郑州大学第三...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作者

  • 105篇孙丽君
  • 63篇管一春
  • 59篇王兴玲
  • 30篇娄华
  • 26篇胡继君
  • 21篇李巍巍
  • 17篇郝大勇
  • 13篇王雪梅
  • 12篇刘景
  • 12篇董孝贞
  • 9篇李真
  • 9篇马晓娟
  • 9篇李哲
  • 8篇张建瑞
  • 8篇袁恩武
  • 8篇宋娜
  • 8篇张彩霞
  • 7篇武文斌
  • 7篇于晓娜
  • 7篇岳丽芳

传媒

  • 18篇中华生殖与避...
  • 13篇中国妇幼保健
  • 7篇现代妇产科进...
  • 6篇中国优生与遗...
  • 6篇生殖与避孕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14篇2014
  • 16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3篇2010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失败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表达
201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失败(RI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12例RIF组、15例胚胎移植妊娠组、15例正常未孕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表达。结果:RIF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表达率为(0.80±0.56)%,低于正常未孕组的(4.05±0.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移植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表达率为(11.01±2.09)%,高于RIF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中反复植入失败可能与CD4+CD25+Treg的表达下降有关,这为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娄华王兴玲孙丽君管一春张彩霞于晓娜
关键词:妊娠外周血CD4+CD25+TREG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PCOS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SCF、TGF-βl水平与PCOS发病及IVF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干细胞因子(SCF)、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l)水平与PCOS发病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行IVF的不孕患者79例,PCOS长方案组31例,PCOS微刺激方案组23例,另非PCOS患者长方案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9例患者HCG日血清及取卵日卵泡液内SCF、TGF-βl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定PCOS患者口服避孕药前后月经第3天基础内分泌值,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口服避孕药后基础内分泌的变化;比较PCOS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及卵泡液内SCF、TGF-βl水平的差异及上述患者妊娠组与未妊娠组血清及卵泡液内SCF、TGF-βl水平的差异。结果 1.PCOS组在应用口服避孕药后月经第3天血清LH、LH/FSH、T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OS组卵泡液及血清中的SCF、TGF-β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OS患者血清和卵泡液内的SCF、TGF-βl水平妊娠组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和卵泡液内的SCF、TGF-βl水平妊娠组也明显高于未妊娠组(P<0.05)。结论 1.口服避孕药有利于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环境。2.SCF及TGF-βl可能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3.IVF患者卵泡液内高水平的SCF及TGF-βl可能有利于卵母细胞的成熟、胚胎的发育及胚泡的着床。
孙丽君孙慧霞钱秋然岳丽芳王兴玲管一春李薇薇娄华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液SCF
移植无原核胚胎出生健康子代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无原核(PN)胚胎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移植0PN胚胎周期的临床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 424个IVF-ET周期移植0PN来源胚胎的结局。结果:0PN胚胎的发生率为11.3%。女方的年龄、获卵数及优质胚胎率与0PN的发生率相关。70个周期移植了112个0PN来源的卵裂期胚胎,获得的临床妊娠率为24.3%(17/70),植入率为17.0%(19/112),流产率为11.8%(2/17)。1例死产。13个周期活产13个健康子代,未见畸形的发生。对0PN来源的囊胚进行复苏周期移植,可获得与2PN囊胚相似的临床妊娠率及植入率,但流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VF周期中,含有0PN优质胚胎的周期可能有较好的临床治疗结局。形态正常的0PN胚胎有较好的胚胎发育潜能,在无2PN胚胎的情况下,可考虑移植0PN来源胚胎。
刘景李真郭良慧孙丽君郝大勇张建瑞王兴玲
关键词:异常受精妊娠
拮抗剂灵活方案添加拮抗剂后平均LH水平对IVF/ICSI鲜胚移植临床结局及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GnRH-A)灵活方案促排卵添加GnRH-A后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鲜胚移植临床结局及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拮抗剂灵活方案促排卵后行IVF/ICSI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685例患者资料。采用四分位数法以添加拮抗剂后患者每次监测血清LH水平(根据卵泡生长速度及患者需要,通常为2次)直至扳机日血清LH水平的平均值进行分组,分为A组(小于纳入人群平均LH水平的第25百分位数,LH<1.25 U/L,n=166)、B组(处于纳入人群平均LH水平的第25~50百分位数,1.25 U/L≤LH<1.91 U/L,n=174)、C组(处于纳入人群平均LH水平的第50~75百分位数,1.91 U/L≤LH<2.85 U/L,n=171)和D组(大于纳入人群平均LH水平的第75百分位数,2.85 U/L≤LH≤7.55 U/L,n=174)。比较4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胚胎实验室指标、鲜胚移植周期临床结局指标及累积活产率。结果经多因素线性回归矫正混杂因素后,C组患者的优质胚胎数、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0.600,95%CI:0.086~1.114,P=0.022;B=0.134,95%CI:0.052~0.216,P=0.001)。D组患者的优质胚胎数、可利用胚胎数、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0.771,95%CI:0.259~1.284,P=0.003;B=0.730,95%CI:0.205~1.255,P=0.007;B=0.085,95%CI:0.003~0.167,P=0.04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后,A组患者与B、C、D组患者的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累积活产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OR=2.439,95%CI:1.169~4.974,P=0.014)。结论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应用GnRH-A灵活方案促排卵,添加GnRH-A后平均LH水平对鲜胚移�
黄江笛张彩华董孝贞杨如雪张贺博胡继君张俊韦刘端管一春孙丽君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黄体生成素
三种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来曲唑(LE)微刺激、安宫黄体酮(MPA)微刺激与拮抗剂方案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IVF/ICSI助孕的POR患者共1 42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C+LE+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方案(A组,674个周期)、MPA+hMG方案(B组,496个周期)和拮抗剂方案(C组,257个周期)促排卵,常规行IVF/ICSI。观察上述3组患者临床、实验室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Gn用量[(2 590.88±742.85)IU]、Gn使用时间[(9.3±2.3)d]低于B组[(2 739.11±862.84)IU,(9.8±2.9)d](P=0.006,P=0.002)和C组[(2 765.22±714.43)IU,(9.9±2.8)d](P=0.003,P=0.007),获卵数(3.6±2.7)、2PN数[2(1,3)]高于B组[(3.0±2.6),1(1,3)](P=0.002,P=0.015);C组的获卵数(4.4±2.7)、2PN数[2(1,4)]、可利用胚胎数[2(1,3)]、优质胚胎数[1(0,2)]均高于A组[3.6±2.7,2(1,3),1(1,2.25),0(0,1)](P<0.001)和B组[3.0±2.6,1(1,3),1(0,2),0(0,1)](P<0.001);A组扳机日LH值[(7.96±5.76)mIU/L]高于B组[(3.74±3.54)mIU/L](P<0.001)和C组[(2.76±3.88)m IU/L](P<0.001),但A组的提前排卵率与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未获卵率(4.5%)低于B组(8.2%)(P=0.008)和C组(9.7%)(P=0.002);A、B、C 3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7.3%、24.5%、29.7%,累积妊娠率分别为34.6%、29.6%、35.2%,活产率分别为22.7%、20.2%、2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刺激方案中CC、MPA与拮抗剂方案相似,均已起到明显的降调节作用。对POR患者而言,拮抗剂方案较微刺激方案临床效果好,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较多。微刺激方案中CC+LE方案与MPA方案比较,Gn用量及使用时间少,获卵数及可利用胚胎数多。3种方案的临床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孙丽君赵贝胡继君冯营营张俊韦李哲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
重组人黄体生成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超促排卵周期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周期中卵泡晚期增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用量,同时补充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对主要实验室指标和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助孕治疗的患者212例,采用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根据超促排卵的卵泡晚期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血清LH水平持续较低补充r-hLH者72例设为实验组(r-hLH组),血清LH水平持续正常未补充r-hLH者140例设为对照组(非r-hL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内分泌状态、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及使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各项内分泌激素值、获卵数、两组不同助孕方式的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周期的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L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雌二醇(E2)水平、超促排卵天数、Gn总量、IVF/ICSI助孕的2PN受精率、移植周期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超促排卵FSH总量低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HMG总量高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注射日r-hLH组血清LH水平低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的优质胚胎率高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动剂标准长方案超促排卵周期卵泡晚期血清LH水平持续较低者增加HMG的用量,适量补充r-hLH可提升卵子成熟度,显著提高优质胚胎率,一定程度改善IVF/ICSI的助孕结局。
管一春王兴玲张彩霞孙丽君娄华李巍巍缑洋李丽刘芳董孝珍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PPOS方案促排卵全胚冷冻患者首次冻融胚胎移植时机对临床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应用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行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 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全胚冷冻患者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时机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PPOS方案促排卵全胚冷冻后首次FE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促排卵周期取卵日与首次FET日的时间间隔分为两组,A组为取卵后首次月经周期进行移植(时间间隔≥24 d且<45 d,n=80),B组为取卵后至少间隔1个月进行移植(时间间隔≥45 d,n=1040)。经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促排卵情况、胚胎实验室指标、首次FET周期相关指标、临床及围产期结局。结果匹配前A组年龄[38(35,41)岁]明显高于B组[37(32,40)岁,P=0.020]。PSM后A组为80个周期,B组为240个周期。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促排卵周期资料、胚胎实验室指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围产期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取卵后至少间隔1个月行FET,PPOS方案取卵后首次月经来潮周期行FET并不会影响临床及围产期结局。可根据患者情况考虑在取卵后尽早行FET,以缩短患者到达首次活产的时间。
杨如雪黄江笛张彩华徐影张亚李丹阳张俊韦任炳楠胡继君管一春孙丽君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三胎妊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后三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危害,为临床预防多胎妊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妊娠的36例三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平均年龄(29.61±4.74)岁,≤37岁的患者占97.2%。(2)7例双卵三胎患者,年龄均≤35岁,其中6例为第一次胚胎移植,移植2枚胚胎;1例为重复周期移植,移植3枚胚胎。29例3卵三胎患者,均移植3枚胚胎。28例年龄≤37岁,22例为重复周期移植,6例为第一周期移植;仅1例3卵三胎患者,年龄为40岁,第一周期移植。(3)29例三胎患者孕早期因多胎妊娠行减胎术,无流产、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4)已分娩的26例患者,6例为单胎,17例为双胎,3例为三胎。3例双胎孕中期早破水,发生死产。多胎妊娠早产率高达53%。三胎分娩新生儿平均体重(2 175±278)g,明显低于双胎及单胎妊娠。结论 (1)IVF中,若患者年轻,年龄≤35岁,虽移植2枚胚胎,但仍有发生双卵三胎的较高风险,故以选择单胚胎移植为好。(2)患者较年轻,年龄≤37岁,移植3枚胚胎时,发生三卵三胎的风险较大,以两枚胚胎移植为好。(3)三胎妊娠早期行选择性减胎术可降低三胎分娩的发生,且是相对安全可靠的。(4)三胎妊娠易导致早产及新生儿低体重,应采取措施,杜绝三胎分娩的发生。
孙丽君杨恒秦伟刘景于晓娜孙革青胡继君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三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术新生儿体重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EMs行IVF—ET共108个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促排方案不同,分为长方案组(33个周期)和超长方案组(75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助孕结局。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on homone,FSH)、基础黄体生成素(1uteinizing hormone,LH)、基础雌二醇(estradion,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长方案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总量、Gn总天数均高于长方案组,但获卵数、卵裂数、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均低于长方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长方案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均高于长方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期EMs患者使用超长方案促排卵可以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植入率。
宋娜孙丽君孙革青董孝贞马晓娟胡继君岳丽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人工周期冻融单囊胚移植前口服雌激素时间不影响单胎子代出生结局
2023年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中,孕酮应用前口服雌激素时间对单胎子代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全胚冷冻第一次行FET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人工周期准备子宫内膜,分析单囊胚移植且分娩单胎子代周期。根据孕酮转化子宫内膜前口服雌激素时间,将所有FET周期分为四组:≤12 d(n=306)、13~15 d(n=620)、16~18 d(n=471)和≥19 d(n=275)。主要观察指标为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巨大儿和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672个单囊胚移植且单胎分娩FET周期。四组间SGA的发生率分别为7.8%(24/306)、4.8%(30/620)、5.7%(27/471)和7.6%(21/2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酮应用前雌激素使用时间不影响单胎子代SGA的发生率(以≤12 d为参照,13~15 d:a OR=1.37,95%CI:0.70~2.70,P=0.361;16~18 d:a OR=0.74,95%CI:0.40~1.36,P=0.336;≥19 d:a OR=0.81,95%CI:0.44~1.49,P=0.501)。四组间新生儿早产率(P=0.204)、低出生体质量(P=0.582)、巨大儿(P=0.201)和LGA(P=0.335)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周期FET中,孕酮应用前口服雌激素时间不影响单囊胚移植单胎子代出生结局。
张俊韦杜明泽李静孔平平张文娟孙丽君管一春
关键词:小于胎龄冻融胚胎移植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