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茂发

作品数:422 被引量:1,89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1篇期刊文章
  • 7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0篇冶金工程
  • 72篇金属学及工艺
  • 5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1篇化学工程
  • 19篇文化科学
  • 12篇理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4篇矿业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6篇连铸
  • 49篇保护渣
  • 45篇稀土
  • 33篇连铸保护渣
  • 29篇热力学
  • 25篇不锈
  • 25篇不锈钢
  • 24篇微晶
  • 24篇微晶玻璃
  • 24篇炼钢
  • 23篇转炉
  • 23篇结晶器
  • 23篇板坯
  • 23篇CAO
  • 19篇中间包
  • 19篇精炼
  • 17篇夹杂
  • 16篇冶金
  • 11篇碳化铁
  • 10篇氧化物

机构

  • 379篇东北大学
  • 27篇东北师范大学
  • 19篇包头钢铁(集...
  • 12篇本溪钢铁(集...
  • 7篇辽宁科技大学
  • 7篇宝钢集团中央...
  • 6篇东北工学院
  • 6篇教育部
  • 5篇鞍山钢铁集团...
  • 5篇北满特殊钢股...
  • 4篇鞍钢股份有限...
  • 3篇宝山钢铁股份...
  • 3篇钢铁研究总院
  • 3篇宝钢集团有限...
  • 3篇郑州大学
  • 3篇济南钢铁集团...
  • 3篇武汉钢铁股份...
  • 3篇莱芜钢铁集团...
  • 3篇南京钢铁集团...
  • 3篇山西太钢不锈...

作者

  • 419篇姜茂发
  • 162篇刘承军
  • 71篇王德永
  • 60篇史培阳
  • 27篇闵义
  • 27篇孙丽枫
  • 21篇邹宗树
  • 18篇李春龙
  • 17篇张大勇
  • 16篇朱传运
  • 15篇罗志国
  • 14篇王云盛
  • 13篇朱英雄
  • 12篇姜周华
  • 12篇于景坤
  • 12篇张波
  • 11篇李连福
  • 11篇刘宏亮
  • 10篇陈建军
  • 10篇厉英

传媒

  • 55篇东北大学学报...
  • 38篇钢铁研究学报
  • 23篇工业加热
  • 20篇炼钢
  • 17篇钢铁
  • 16篇中国冶金
  • 16篇特殊钢
  • 15篇稀土
  • 13篇材料与冶金学...
  • 10篇第十四届全国...
  • 8篇钢铁钒钛
  • 6篇钢铁研究
  • 6篇过程工程学报
  • 6篇连铸
  • 6篇2007年中...
  • 5篇硅酸盐学报
  • 5篇包头钢铁学院...
  • 5篇东北工学院学...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4篇现代教育管理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17篇2015
  • 26篇2014
  • 20篇2013
  • 10篇2012
  • 24篇2011
  • 16篇2010
  • 21篇2009
  • 24篇2008
  • 43篇2007
  • 32篇2006
  • 27篇2005
  • 24篇2004
4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技术与社会视野中的元代冶金技术发展
2010年
宋元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的高潮时期,而元代实堪称为其顶峰。在元代,冶金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鼓风、燃料、冶炼技术都在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从而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对于元代社会技术发展研究已有成果,但仍须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本文以元代冶金技术创新为基点,从元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战争等诸多因素入手,深入剖析了技术创新与相关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元代社会技术进步的客观规律,并揭示了元代技术创新的社会原因。
吴伟李兆友姜茂发
关键词:冶金技术元代
电弧炉底吹搅拌技术开发的现状被引量:5
1994年
介绍了国外电炉底吹技术发展的背景、现状及底吹设备的选择,分析了底吹对能耗及原材料消耗,金属收得率、搅拌特性的影响。
姜茂发李连福
关键词:电弧炉搅拌底吹炼钢
稀土对B450NbRE钢热模拟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工业生产中B450NbRE钢冲击韧性不稳定,分析原因在于轧制组织异常,而冶炼时存在稀土收得率不稳定现象,为了研究微量稀土对B450NbRE钢组织和相变的影响,使用真空感应炉冶炼了不同稀土质量分数(0.0010%,0.0046%和0.0160%)的B450NbRE钢,并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在950℃进行20%和40%的应变,通过对连续冷却过程膨胀数据的测量绘制CCT曲线,结合金相分析研究了稀土对B450NbRE钢组织和相变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小于1℃.s-1时,B450NbRE钢组织以多边形铁素体和贝氏体为主,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铁素体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稀土具有促进多边形铁素体向针状铁素体转变的作用。
刘宏亮刘承军姜茂发
关键词:钢铁冶金热模拟稀土
稀土氧化物对连铸保护渣结晶温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为了解决稀土钢浇注时因稀土氧化物进入保护渣导致保护渣性能改变的问题,用热重-差热分析仪系统地观测了稀土氧化物对不同碱度及BaO、B2O3和Li2O含量的保护渣结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对保护渣结晶温度影响显著,特别是稀土氧化物从零增至5%时最为明显。随着稀土氧化物含量的继续增加,保护渣结晶温度缓慢升高。低碱度可以抑制保护渣中稀土矿物初生晶核的析出;BaO有利于稀土氧化物在保护渣中的溶解和扩散;B2O3基本上可消除稀土氧化物引起的保护渣结晶温度升高的不良影响;Li2O可阻止高熔点结晶相的析出,降低含稀土氧化物保护渣的结晶温度。
王德永刘承军史培阳姜茂发
关键词: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稀土氧化物结晶温度
CaO-Mg-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晶化和性能被引量:20
2004年
CaO MgO Al2O3 SiO2系微晶玻璃主要用于生产高档装饰材料,而影响微晶玻璃性能最主要因素是主晶相的种类及晶粒粒度·通过XRD,SEM等分析方法,探讨氧化镁在微晶玻璃中的作用以及氧化镁加入量对微晶玻璃密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镁含量的增加,一方面析晶温度有所升高,不利于微晶玻璃的晶化,但有利于烧结的进行;另一方面试样的显微形貌由放射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向粒状块体转变,使密度和显微硬度增大,提高了它的性能·
史培阳姜茂发刘承军王德永
关键词:微晶玻璃烧结法晶化
含B_(2)O_(3)钙铝基连铸保护渣剪切变稀特性被引量:2
2021年
为兼顾钙铝基连铸保护渣在结晶器弯月面上下方不同剪切速率区域的冶金功能,从非牛顿流体特性角度出发,研究了CaO-Al_(2)O_(3)-Li_(2)O-B_(2)O_(3)保护渣的剪切变稀特性。结果表明,在剪切稀化温度区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保护渣剪切变稀特性逐渐增强。在钙铝基保护渣中,B_(2)O_(3)对剪切变稀特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与其在硅酸系保护渣中的作用明显相反。在1300℃下,B_(2)O_(3)质量分数由4%提高至6%时,保护渣剪切变稀特性逐渐减弱。当B_(2)O_(3)质量分数提高至8%时,保护渣转变为牛顿流体,剪切变稀特性消失。
刘昊亓捷亓捷姜茂发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被引量:4
2015年
解决中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占比过大、高性能高品质特钢依赖进口等长期矛盾,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分析钢铁工业在德国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中拥有重要地位,也是德国的优势产业之一。钢铁工业不仅构筑了德国汽车及配件工业、机械工业和农业的基础,而且是德国外贸出口比重较大的优势产业。
马汉成姜茂发
关键词:钢铁工业特种钢国民经济体系集中度
顶底复吹转炉高效脱磷研究被引量:28
2009年
在无铁水炉外预处理脱磷工艺条件下,于一座转炉内冶炼优质高碳钢,通过实验室研究及生产工艺优化,成功开发了复吹转炉采用单渣法高拉碳工艺冶炼优质低磷高碳钢新技术,解决了低磷、高碳出钢的工艺技术难题。采用新工艺后,优质高碳钢出钢平均磷的质量分数由0.015%下降为0.011%。出钢平均碳的质量分数由0.097%提高到0.44%。
高文芳陈钢王金平姜茂发钟良才
关键词:复吹转炉单渣法高拉碳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加强结业环节的改革
1994年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加强结业环节的改革东北大学姜茂发,高文兴结业是大学生教学的最后阶段,是通过专业技术和科研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综合性能力。因此,结业工作的性质是以学生就业前的综合训练为基...
姜茂发高文兴
关键词:就业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电冶金
IF钢中细小夹杂物的控制被引量:6
2011年
高纯净度钢的生产是21世纪钢铁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对钢中全氧含量和夹杂物含量的控制是生产高纯净IF钢的关键技术。为此笔者提出一种全新的夹杂物控制技术——反应诱发微小异相去除钢液中细小夹杂物的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该种功能的复合球体,并开展了工业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反应诱发微小异相去除细小夹杂物工艺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简便易行的夹杂物控制技术,它可以显著降低IF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该技术对钢液进行处理后,铸坯中氧化物夹杂的数量明显减少,尺寸变小,铸坯的平均w([TO])最低可达7×10-6,吨钢成本可降低5~10元。
李镇王晓峰林洋费鹏姜茂发
关键词:IF钢夹杂物去除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